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我们对于全无线耳机,到底有多不满足?

2018-07-16 10:51 来源:爱范儿

  让我们把时间的拨盘调回到 2014 年。

  这年,主流手机还是 iPhone 6、Galaxy S5、Xperia Z3 和 HTC M8;这年,罗永浩刚刚发布了 Smartian T1;这年,刘作虎也第一次打磨出腰线动人的一加手机;这年,3.5 mm 接口还没有被手机厂商们嫌弃。

  拖了两年,第一款全无线耳机才出货

  当时谁也没想到,纵横了行业几十年的 3.5 mm 接口几年后会在手机上遭到驱逐。随着这股风向愈演愈烈,曾经熟悉的东西在我们眼中正在变得陌生,很难说现在去掉这个接口究竟是不是正确的方向,但新设计难免会带来阵痛,毕竟用户对多媒体的需求不会消失,当几年后找不到一条可以用的耳机时,或许嘴里也会忍不住吐出一个脏字。

我们对于全无线耳机,到底有多不满足?

  ▲ Bragi The Dash Pro 图片来自:amazon

  彼时,来自德国的一家团队似乎已经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气息。2014 年 2 月份,Bragi 团队在众筹网站 Kickstarter 上开展了一个新项目,于是第一款真全无线耳机 The Dash 诞生了。两个绝对独立腔体的蓝牙耳机让线材困扰成为了历史。不用再凭感觉去找线控,同时集成触控功能也让操作更直觉化。

  当然同时摆脱掉的还有炎炎夏日下那种线材被汗水浸湿后黏在脖子上的感觉。

  但第一个吃螃蟹总是伴随着极大的风险,原本预定于 2014 年底发货的 The Dash 在产品定义中遇到了层层阻力,出货时间也屡次跳票,一直到 2016 年才终于正式出货,两年的等待,如果不是对这种形态的产品寄予厚望,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但在这之后,全无线耳机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开花。

我们对于全无线耳机,到底有多不满足?

  ▲ 图片来自:Gear Patrol

  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从 Bragi 之后,有了苹果的 AirPods,索尼的「降噪豆」,Bose 的SoundSport Free、B&O 的 Beoplay E8,再到捷波朗、JBL、先锋、新科甚至魅族和出门问问,如今市面上的同类产品已经有了数十款,或许数百款。

  在大量产品上市之后,全无线耳机似乎成了市面上一个爆款,一方面手机品牌在加速消灭 3.5 mm 接口,另一方面音频厂商也再加速收割用户。但同样怀疑接踵而来,人们对全无线耳机最大的担忧就是连接稳定性和延迟怎么样,而这点,也在他们把产品拿到手之后有了亲身感受。


  最大的问题在于连接稳定性和延迟

  对于看不见的东西,人类经常会发自内心的感到怀疑,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有线永远比无线稳定。但秉持的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信任,他们还是对全无线耳机寄予了极高的期待,只是很快冷水就泼到了头上:早期全无线耳机左右耳断连情况严重。

  因为蓝牙 A2DP 协议的点到点方案,无法将一个音频流同时分发到两个耳塞,所以传统的蓝牙耳机左右耳之间都有一条连接线。解决的方法自然就是在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同步左右耳腔体的数据。目前常用的技术分为两种。

我们对于全无线耳机,到底有多不满足?

  ▲ 图片来自:futureelectronics

  第一种是恩智浦(NXP)的 NFMI 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在两个设备间耦合出一个紧密、低功耗的非传播电场进行通讯,NFMI 技术的优点在于短距离传输十分省电,延迟低(30ms)。同时人体对 NFMI 的辐射吸收率非常低,在超过传输距离后信号会急剧下降,也保证了私密性的问题,所以在全无线耳机中得到广泛使用。

  第二种则是已经很成熟的蓝牙技术,除了和手机采用蓝牙连接外,左右耳之间同样也采用蓝牙技术。使用此技术的有索尼「降噪豆」和Gear IconX 等。优点是传输速率较高能达到 3 Mbps,缺点也同样明显,包括高延迟(500 ms- 1 s),容易被干扰和被人体吸收。

  去创意餐厅就要做好吃到黑暗料理的准备,尝鲜永远是甜头伴随着风险,大量的用户反馈使得厂商在之后不得不改进左右耳连接稳定性的问题。

  随后 Bragi 改进了电路板设计推出了稳定性更好的 The Dash Pro,后续加入的厂商也有不少采用了双天线设计,目前市面上的全无线耳机左右耳连接稳定性已经得到显著增强,但因为电线等设备对磁场的影响,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仍然比较容易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

我们对于全无线耳机,到底有多不满足?

  ▲ 延迟问题比较大的索尼降噪豆. 图片来自:RTINGS

  延迟是目前全无线蓝牙耳机常被诟病的另一个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视频和游戏的画面与声音不同步:

  我戴着耳机玩手机吃鸡,咔咔摁了出去三四枪了才听见声音,延迟也太大了。延迟问题几乎让产品可用性打了个对折,毕竟听音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场景,没有任何参照物下,延迟问题几乎是感觉不出来的,但你看不看 B 站?看不看抖音?看不看微博短视频?打不打游戏?在这些场景下,部分产品由于延迟过高可用性几乎为零。


  不过要说明的是延迟高低和设备本身软硬件调试以及协议支持都有关系。从协议这方面来看,因为目前绝大部分全无线耳机只支持 SBC 和 AAC 协议,无论是在音质还是延迟方面都不算好。传统的 SBC 连接在延迟方面普遍在 150ms 以上,而 aptX 的扩展协议 aptx Low Latency 可以将这个数值缩小到 40ms 以下,尽管不是支持 aptX 就能保证低延迟,但的确更容易把延迟降低。

我们对于全无线耳机,到底有多不满足?

  ▲ NUFORCE Be Free 8. 图片来自:YouTube

  但目前市面上的全无线耳机产品中,我只见过 NUFORCE Be Free 8 这款产品支持 aptX Low Latency 协议,官方宣称能够将延迟压低在40ms 以下,而更多的产品连上手机之后只能无奈的显示 SBC。其实通过搜索也能发现,大部分对这款产品感兴趣的人都是冲着低延迟这点去的。

我们对于全无线耳机,到底有多不满足?

  ▲ 高通 QCC5100 芯片. 图片来自:高通中国官方微博

  而这顶锅,恐怕更大的可能要扣到芯片商上面去了,或许不是厂商不想加入新协议,而是主流芯片方面没有相关的支持。好在高通已经在前几天推出了全新低功耗蓝牙系统级芯片(SoC)QCC5100 系列,支持 aptX HD 协议、混合主动降噪技术和语音助手,相信这款芯片的上市会催生出一批新一代的全无线耳机,而如今的高级功能也将在芯片支持下成为标配。

  还有个好消息是,QCC5100 据说能降低 65% 的功耗,单次长时间续航不是梦。

  能打动你的全无线耳机现在出现了吗?

  好的设计会说话,它们天生就有一种能打动人的魅力,但支持人用下去的,却是一点一滴的在用户体验上的努力。有不少人觉得 AirPods 是 2017 年最值得购买的产品,甚至还开玩笑的表示 iPhone 是 AirPods 最好用的配件,但他们也觉得,如果能把充电盒做成无线充电就更好了,这样未来和 iPhone X 一起摆在 AirPower 上会更和谐。

我们对于全无线耳机,到底有多不满足?

  ▲ 魅族 POP 无线充电盒. 图片来自:魅族官网

  越是小巧精致的产品,越应该摆脱线材的束缚,在去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表示将推出第二代 AirPods 充电盒,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加入无线充电功能。魅族也抢在了苹果的前头火速推出了价格更便宜,充电盒还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魅族 POP 全无线蓝牙耳机。而一向喜欢无线充电功能的三星却没有在 Gear IconX 2018 这样的热门产品中加入,Bragi 甚至还在用 Micro USB 接口为充电盒充电。

我们对于全无线耳机,到底有多不满足?

  ▲ Bose 的找回功能. 图片来自:GadgetGuy

  所以尽管市面上的全无线耳机型号不少,但使用体验上却参差不齐,大部分的杂牌军都像圣斗士星矢里普通冥斗士一样根本混不上镜头,而那些能让人记住的人型号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撒手锏。比如索尼的两款豆对主动降噪的支持,AirPods 和 iPhone的无缝连接, Bose 的自带找回功能,以及 B&O Beopaly E8 可调节的「透明模式」也就是环境音功能等等。

我们对于全无线耳机,到底有多不满足?

  ▲ 图片来自:digitaltrends

  但同时,这些产品也都有着各自比较明显的缺陷,AirPods 隔音效果不好,降噪豆稳定性差延迟高续航还短,Bose SoundSport Free 体积大,B&O BeoPlay E8 不防水。这些产品不是不好,而是还不够好,它们能满足基础需求,但很难让你无感安稳的享受音乐,尤其是碰到断连、延迟、下水、噪音这样的基础问题。

  对于现阶段产品的不满足,都会化作下一代产品的动力,像 aptX 协议和主动降噪等功能都已经是蓝牙耳机大品类里常见的技术,却因为全无线耳机自身还不够成熟而无法实现,遗憾的同时对下一代产品也会有着更多的期待。

  所以下一个阶段理想的全无线耳机应当是这样的:

  拥有稳定的连接性能,包括和手机蓝牙连接以及左右耳之间同步

  与手机甚至电脑无缝配对

  至少支持 aptx HD 这样的低延迟高品质协议,音质更上一层楼的同时降低延迟表现

  支持主动降噪和环境声模式

  单次续航达到6-8小时

  充电盒支持无线充电

  IP67 防水

  自带地理定位找回功能

  多个蓝牙设备同时连接

  而噱头功能如头部动作识别、心率检测、血氧检测等精度不高又不实用的功能则应当被移除,让耳机回归多媒体需求。一方面这些功能和 Apple Watch 等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高度重合,另一方面还会急剧缩短耳机的续航时间,在电池技术还无法取得较大突破的现在,抛弃这些花头是最好的选择。

  在智能手机逐渐将 3.5 mm 接口赶紧杀绝的时候,一开始还有些厂商去嘲讽那些先行者,也还有声音去恳求刀下留情,但现在我们已经逐渐习惯了手机只有一个充电接口。毕竟在手机上我们已经看到过太多的设计出现,也见过更多的设计消失,面对着今天同质化严重的手机市场,究竟是市场的选择,还是历史的必然?

  不知不觉,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买了 AirPods。出去看看,公交上,地铁上,共享单车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是能看到几个戴着蓝牙耳机的人,他们和以往一样沉醉在音乐和视频里,尽管失去了 3.5 mm 接口,一切却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或许你还会怀念过去耳机线从两侧垂下与手机紧密相连的感觉,但今后的日子,你还是会更多的拿起轻巧无感的蓝牙耳机去享受那份自由和畅快。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