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象征和符号,了解了地名的来龙去脉,就能够对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国有34个一级行政区,这些地名都是如何来的呢?你知道你所在家乡地名的起源吗?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下。
历史上,以山川地形对北方的地理进行命名,关东指函谷关或者潼关以西的地区,战国时代有关东六国之称。关西或者河西是黄函谷关、黄河以西地区,最早包括关中和河西走廊。关内或者河内是指黄河几之行内部地区,又称为“关中”。周朝建立后,分封大量的诸侯国在关东地区,以控制殷商残余势力。如分封召公到燕国(今北京),封姜尚到齐国(临淄),封周公之子伯琴到鲁国(曲阜)、分封商朝贵族微子启为宋国(商丘)、封虞到唐,后改名为晋(山西南部)、另外将商朝王畿地区分封为郑(郑州)、卫(朝歌)等。至此,黄河中下游的地名格局基本奠定了。
春秋时期的局势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规模扩张。晋国几乎统一了山西高原,因此“晋”成为了今天山西的简称。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河北南部被赵国占据,河北北部和京津一带是燕国占据,于是将河北称为“燕赵大地”。而山东以泰山为界,其北为齐国,其南为鲁国,因此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在关中地区,秦国逐渐强大起源,于是秦就称为该地的简称,被称为“秦川大地”。而今天的河南一带,分布着韩国、魏国、宋国等国,是四战之地,被称为“中原大地”。
战国格局
战国到西汉是中国地名形成的第二个重要阶段。该时期,州的概念逐渐从理论上升为具体的行政区。战国时代,人们将华夏区的范围化为了“九州”,实际上当时出现的州名不只九个,根据《禹贡》《周礼》《吕氏春秋》等记载,综合起来,当时出现在北方的州有青州(山东半岛北部)、兖州(黄河和济水之间)、徐州(淮河到泰山之间)、豫州(今河南)、冀州(河北南部)、并州(山西一带)、幽州(京津冀北部)、雍州(陕西一带)、凉州(河西走廊)。到了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化为十三州刺史,理论上的地名正式转为了行政区划。
东汉十三州
到了魏晋南北朝,州的设置大量增加多,于是变得混乱起来。到了唐朝,州的大小比原来的郡更小了。唐朝前期,在全国设置了10个道,其中位于北方地区的有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关内道、陇右道。河南道,管辖今天的河南山东一带,治所在河南府(洛阳);河北道,意思为“黄河之北”,管辖范围和今天京津冀一带;河东道,意思为“黄河以东”,管辖今山西一带。关内道,管辖关中地区;陇右道,管辖河西走廊。陇右的意思为陇头以西,最早称为“陇西”,秦国设置过陇西郡。
唐朝行政区划
宋朝时期,推行了路制,将全国划分为了20多个路,如今河北地区有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关内道改为了陕西路,陕西的名字来源于“陕右”,周朝时期,周公和召公曾经分陕而治,其中陕就是今天的陕西。陕西就是陕县以西的地区。割据西北的西夏,是宁夏地名的重要起源。夏最早来源于匈奴族在陕北高原建立“大夏国”,唐宋时期称这里为“夏州”。北宋前期,党项族再一次建立“大夏”,史称“西夏”。蒙古灭西夏后,就改为“宁夏”,意思为“西夏安宁”。西夏还将河西走廊的甘州、肃州并称“甘肃”,并设置甘肃军司,是甘肃的地名的来源。
元朝建立后,推行了行省制。中书省直辖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北行省管辖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甘肃行省管辖原西夏地区;陕西行省管辖关中地区,并将汉中划入了陕西行省。明朝时期对行省进行了调整,分行省为布政使司(简称省)、按察使司、都司等,其中位于北方地区的有北平(后来改为北直隶,清朝为直隶省,民国改为河北省)、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几个省,清朝又增加了甘肃省,今天北方行政格局基本奠定。其中山东的意思为“太行山以东”,山西为“太行山以西”。
北京是古代燕国之都,也是幽州地区,因此常常称为“幽燕”“燕京”。金朝称为“中都”、元朝称为“大都”,明朝灭元朝后称为“北平”,朱棣迁都后有了“京师”或者“北京”的称呼。天津在元朝称为“海津”,永乐迁都后改为“天津”,意思为“天之渡口”。
南方地名的起源,大概也是从周朝开始。南方地区在周朝也同样出现了许多国家,他们和中原地区的紧密程度有很大的区别。四川盆地有巴蜀,长江中游一带有荆楚等,长江下游一带有吴越,而云贵高原有夜郎、滇国、哀牢、邛等;东南沿海有百越,有吴越、扬越、东“新疆”。清朝后期,设置新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
汉初初期局势
战国到西汉是对南方的大规模开辟时期。战国中期,秦国灭巴国和蜀国,分别设置了巴郡和蜀郡;楚国灭越国,作为“江南地”。秦朝统一六国后,又南征百越,在百越地区设置会稽郡、闽中郡(闽越、东瓯)、南海郡(南越)、桂林郡(西瓯)、象郡(骆越)。汉武帝又经营西南地区,“西南夷”各国,设置了牂牁郡(夜郎)、益州郡(滇国)、犍为郡等,东汉时期的哀牢国臣服,又设置了永昌郡。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又将原来的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分为了9个郡,将象郡拆分为了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其中交趾就中国古文献中最南部的意思。日南郡即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北向户”,大概位于今天越南中部。在海南岛设置了珠崖、儋耳两个郡。
此后,汉武帝又设置了十三州,其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有荆州(长江中游地区)、益州(西南地区)、扬州(吴越地区)、交州(南越地区)。魏晋时期,州的范围开始缩小,如益州地区开始被分裂为梁州(汉中、重庆一带)、益州(成都平原)、宁州(也就是南中地区,云贵一带)。此后,地名的分化越来越严重,到南北朝时期,州郡制出现了混乱,到隋朝被废除。
西晋时期的行政区划
唐朝时期,实行了道州制。其中位于南方地区的道有剑南道(蜀)、剑南指的是剑阁之南。山南东道(湖北)、山南西道(重庆)、这里的山指的终南山,唐朝将秦岭叫做终南山。黔中道,原来的黔中指的沅江流域或者武陵山区,楚国最早设置黔中郡,汉朝改为武陵郡。唐朝设置黔中道,并扩大其范围,将贵州大部分地区都纳入了黔中道,因此“黔”成为了贵州简称。江南东道,也就是江浙安徽一带,简称为江东。江南西道,扬子江以西,后来简称“江西”,但当时的管辖范围包括江南和湖南。岭南道,也就是南岭之南,管辖原来的交州地区。唐朝后期大规模设置节度使,其中在四川盆地有东川节度使和西川节度使,是“川”的起源。
唐末南方局势
宋朝时期,实行了路府州制,其中位于西南的路有:利州路(汉中、川北)、梓州路(川南、川东)、益州路(成都平原)、夔州路(重庆、贵州),而这四个路都是由西川路和峡西路拆分出来的,所以总称为“川峡四路”,这就是四川名字的来源。位于长江中游的路有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以洞庭湖为界,是今天湖北和湖南的地名起源。位于东南地区的有两浙东路(浙南)和两浙西路(浙北,苏南),淮南东路(苏中)和淮南西路(皖南、皖中)。其中两浙路称为今天浙江的名字起源,浙江就是古代对钱塘江的称呼。位于岭南的路有福建路、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是福建、广东、广东的名字来源。其中福建取名了福州和建州的首字。从唐朝到宋朝,今天的云南地区存在着南诏国和大理国等政权。在名义上接受了中央的册封,为“云南”王等。云南起源于汉朝设置的云南县,意思为“云山之南”。
南宋行政区划图地图
元朝时期,在全国推行了行省制。位于南方的行省有四川行省、湖广形式(荆湖路和广西)、江西行省(江西和广东),江浙行省(江浙,福建),云南行省,行政区划十分不合理。明朝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出现了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广西省、广东省、湖广省(湖南湖北)、江西省、福建省、浙江省、南直隶(江苏、安徽)。清朝时期,对省又进行了一些调整。如开始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后来拆分为了江苏和安徽两个省,将遵义划给贵州等。其中贵州的来源是唐朝在黔中道内部设置的矩州,到宋朝改名为了贵州,明朝初期设置了贵州宣慰司和贵州都司,范围逐渐扩大,在永乐时期设置贵州省。江苏的名字分别取江宁府(南京)和苏州府首字;安徽名字分别取安庆府和徽州府首字。
明朝区划地图
至于台湾,古代称为流求、夷州。明朝时期将琉球国称为“大琉球”,将台湾岛称为“小琉球”。而“台湾”之名是当地土著语言转化而来,到万历时期正式有了台湾的名称。清朝康熙时期设置台湾府,正式上升为了行政区划名称。海南在唐朝称为琼州,唐朝以琼州海峡为界,又将雷州半岛称为海北,将琼州称为海南,这就是海南的来源。上海在战国时期是楚国春申君的封地,称“申”。晋朝时期,称为为“扈渎”,后来改“扈”为“沪”,故上海又简称“沪”。宋朝时期,这里设有“上海浦”、“上海镇”。元朝设立上海县,清朝设立松江府。民国时期设立上海市,延续至今。香港名字来源于明朝,是当时运送香料的地方,所以叫做香港。澳门本名叫做濠镜或濠镜澳,明朝称为澳门。
东北地区的地名起来最早的是辽宁。东北有辽河,燕国曾经在这里设置了辽东郡和辽西郡,秦朝继承其设置。辽东就称为中央王朝羁縻东北地区的据点。宋朝时期,辽河流域兴起了强大的辽国,元朝时期建立了辽阳行省,这是辽宁设省的开端。明朝时期设置辽东都司。清朝时期,设置了盛京将军府,清朝晚期改为奉天省。1929年,改奉天省为辽宁省,意思为“辽河安宁”。
吉林省,最早扶余国之地,唐朝时期兴起了渤海国。辽国时期为东丹国之地,明朝时期是海西女真活动地区。清朝建立后,在此设置了宁古塔将军。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开始建设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1757年,乾隆改宁古塔将军为吉林将军。1907年,建立吉林省。
黑龙江省,名字来源于黑水。中国古代将黑龙江称为“黑水”。唐朝时期,这里的民族被称为黑水靺鞨,曾册封为黑水都督府。辽国时期是生女真生活之地,明朝时期是东海女真(野人女真)活动地区。清朝统一东海女真后,设置了黑龙江将军府,这就是黑龙江名字的来源。
朝鲜,取名为“朝日鲜明”。《山海经》记载“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历史上有箕子朝鲜,卫满朝鲜等。《汉书》有《朝鲜列传》。李成桂建国后,请求明朝赐给国名,于是朱元璋就定名为“朝鲜”。库页岛,库页是东北少数民族语言,意思为“黑河口岛”,而汉语中也曾经称为“黑龙屿”。而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库页”、“窟说”、“屈设”、“莫曳皆”、“骨嵬”、“苦夷”、“苦兀”、“库叶”、“库野”、都是音译而来。
蒙古高原,中国古代叫做大漠。其中阴山和戈壁滩之南称为“漠南”,以北称为“漠北”。汉朝时期,将漠南地区的匈奴称为南匈奴,其北的称为北匈奴。此后,先后后鲜卑、柔然、突厥、回鹘、蒙古等族占据此地。明朝时期,蒙古分裂,漠南为漠南蒙古,漠北为喀尔喀蒙古。清朝时期,就将漠南蒙古称为内蒙古,喀尔喀蒙古称为外蒙古或者乌里雅苏台。
乌里雅苏台地图
青藏高原,古代是西羌活动之地。其中河湟谷地是中原王朝深入西羌地区的据点,汉朝设置了西平亭、西平郡,北宋改西宁为西宁,意思为“西羌安宁”。唐朝时期,吐蕃兴起,统一了青藏高原。到了元朝,将吐蕃地区纳入版图,设置了宣政院来管辖吐蕃,该时期吐蕃分为乌思藏(西藏)、康巴(西康)和安多(青海)三部分,乌思藏又分为了前藏、后藏和阿里三部分,前藏是拉萨和山南地区,后藏是日喀则地区,阿里在藏北高原上。后来元朝再此设置了朵甘思(西康)、 朵思麻(在青海,又称为吐蕃宜慰司)和乌思藏三个宣慰司。明朝对以上地区册封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河州卫等。
清朝时期,青藏纳入版图。1700年,康熙出兵攻打康定地区,将康区划入了四川省。1717年,准噶尔汗国派遣军队进入了青藏高原,灭和硕特汗国。随后,清朝康熙皇帝命令清朝军队进入卫藏驱逐了准噶尔的军队,从而控制了整个青藏高原。1723年,和硕特部顾实汗之孙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叛乱,被清军平定。1724年,雍正在青海设置西宁办事大臣。1728年,雍正又设置驻藏大臣。民国时期,西宁办事大臣区改为青海省。
新疆古名为西域,汉朝曾设置西域都护府,唐朝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北宋属于回鹘之地,南宋时建立了西辽国。蒙古灭西西辽后,建立察合台汗国。清朝初期,西域和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新纳入清王朝统治之下的地域,统称“新疆六厅”。1757年,乾隆平定了了准噶尔叛,取因“故土新归”之意,定名为疆省。
文章转自今日头条作者:北斗维斟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