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马拉松到底遭遇了什么?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的赛道,被不少人称为是国内最简单的百公里越野赛,一是整体爬升落差不大,约3000米以内的累计爬升,和其他百公里越野赛相比确实较低;二是赛道难度低,属于基本都能跑起来的高速赛道。参赛的多是有经验的选手,实际参赛的有172人。
22日,比赛当天,早上风和日丽,阳光照在身上还有些暖意。
开枪前,天色开始转阴,随即起风,有四五级的样子,但这小点困难没有吓退选手,大家饱含激情出发了,绝大多数选手都穿着清凉的短裤。
由于白银已经入夏,冲锋衣并没有列入强制装备,而是做为建议装备写进赛事手册。大家的冲锋衣转进了转运包,存放到赛道62公里外的CP6换装点,预备天黑后的低温。
刚起步就是几公里的盘山路陡下坡,大家感到越来越凉,都想着冲一把让身体热起来。
风越来越大,吹掉了不少人的帽子。
起点到CP1,被高大的石林挡住,还并没有感到风有多大,但到了CP2,就是一马平川的戈壁,风没了阻挡,越来越大。
更糟糕的是开始下雨,风力大到七八级,夹杂着雨点打在脸上,雨水模糊了视线,只能眯着眼,睁开一个小缝,艰难赶路。
更糟糕的是,身体一直冰冷。但这些勇士们依然坚持着,挑战自我,挑战自然。
CP2到CP3是8公里爬升一千多米,且只有爬升没有下降,山石路段陡峭光滑,是整个赛道中最难的一段。
这里连摩托车都上不去,因此CP3不提供任何补给,即便你爬到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品、饮水,更无处休息,一旦过了CP3就无法退赛,只能坚持到CP4。
最艰难的一段,又叠加上极端天气,终于开始有人开始选择返回退赛,这对于每位励志挑战的选手来说内心都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但后面的事实证明,提前放弃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本来就单薄的衣裤被雨水打湿,紧紧贴在身上,浑身冰冷,即便找个避风的地方也于事无补。
很快选手的身体开始麻木,浑身发抖,失去感觉。
最可怕的就是身体失温,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症状。人体核心区主要指大脑和躯干的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
失温可能就面临着在毫无提防的情况下,突然倒下,一旦迷糊睡着,可能就意味着死亡。
有些选手已经神志不清,都已经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受的伤。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退赛,开始往回走,山上下来的人越来越多,哭着告诉后面的人,不要上山了。
遇到放羊的小屋,就像见到诺亚方舟,人们都挤进四面透风的小屋里,希望可以得到一丝温暖。
他们是幸运的,还有更多的人躺在山上,有的已经失去知觉,有的口吐白沫,有的无助地等待着。
撤下来的人,看到路上越来越多躺着的选手,但也只能有心无力,大家只想赶紧下山,活着。
顶级选手都退赛了,这在以艰难著称的越野赛中还是首次。
突发的极端天气,猜测可能与两地地震有关,只是猜测。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组委会要承担什么责任,不证明比赛本身很糟糕。但后续的救援,才是对组委会的考验。
很快,救援人员开始陆陆续续赶来,但路段艰险,刚到来的人员,所能做的很有限,也只能尽可能多地告诉大家,下面有个放羊的小屋,再坚持一会儿。
很多人的GPS位置数小时没有移动过,不活动,体温就更难维持,也许很多已经无法移动。
大家都期待着能在天黑之前把所有选手都救下来,但现实是残酷的。到了深夜,一批一批的消防、武警仍在往山上增援。
由于赛段内地形地貌复杂,加上夜间气温再度下降,搜救难度进一步加大。另外,由于景区的地形高度差在60到200米之间,很多地区的通信信号很差,也给搜救造成了一定困难。
有救援人员表示,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参加越野赛的参赛队员衣着很单薄,而且当地气温非常低,山上的温度可能接近零度,低温是失联人员面临的最大威胁。
白银马拉松温度多低?
据指挥部介绍,5月22日当天中午1点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有救援人员表示,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参加越野赛的参赛队员衣着很单薄,而且当地气温非常低,山上的温度可能接近零度,低温是失联人员面临的最大威胁。
微信公众号“流浪南方”发表《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文,讲述作为参赛选手的亲历。部分文字摘录如下:
“
问题出在天气上,极端天气。
甚至521这天的天气预报,都没有预报出来第二天的这种极端天气。
522比赛日,早上,风和日丽,阳光甚好,坐摆渡车去起点之前甚至还有一丝暖意。
下摆渡车那一刻,天色转阴,随即起风,风力有四五级的样子。体感温度瞬间降低,参加百公里越野赛,开枪前我跑了两公里来热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更麻烦的是,跑完这两公里,身上也没有热起来。
五月底,白银已经入夏,基于前几届的经验,冲锋衣并没有被列入强制装备,而是做为建议装备写进了赛事手册。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提出异议,我的冲锋衣装进了转运包,存放到赛道62公里处的CP6换装点,正常情况天黑前能赶到这里。
……
问题是,9点整比赛开始,风力有增无减,这个长下坡,不知道有多少人帽子直接被吹飞,又停下来返回捡帽子。
起点到CP1,这段基本在景区内跑,在石林的夹缝中跑,高大的石林挡住了风。过了CP1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戈壁,但到CP2之前大部分赛道是顺风,也还好。
我到CP2之前,就开始下雨了,从零星的雨点,到比零星更密一些的雨点。这时候大概是10点半前后。
过了CP2之后,才是真正的麻烦来临。
首先是逆风,风力已经加大到七八级,雨更密了,风裹挟着雨点打到脸,像密集的子弹打过来一样,真疼。眼镜被雨水糊住,眼睛在强风密雨下也睁不开,只能眯着缝儿,视线受到严重影响。
原本黄河石林的赛道,最难的部分就在这一段,从CP2到CP3,8公里距离,爬升1000米,且只有爬升没有下降。山是石头与砂土混合的路况,很多段都非常陡。
在以往的比赛中,这一段都无比艰难,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这里是摩托车都上不去的,所以CP3不提供任何补给,这意味着,即便到达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物、饮水,热水更是妄想,暴露的山体,更无处可休息,且无法在此处退赛。还要坚持到CP4。
但522这一天,问题N倍放大,越往上爬,风越大、雨越大、温度越低,体感温度更低。
我在往上爬的时候,看到第一个从上面往下走的选手,说上面太冷了,受不了,退赛。第一时间我在想什么:就这样放弃一千六了吗?后来每念及,我都想抽自己。
继续往上爬,陆续又有几名选手下来。包括很大神的选手。
而我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全身都已经湿透,包括鞋子袜子全部都湿了,风吹的站不住,非常担心被吹倒,冷得愈发受不了,找了一个相对避风的地方掏出保温毯,裹在身上,瞬间就被风吹散开,什么用都没有。还有选手的保温毯,直接被大风给撕碎了。
我戴一副无指手套,用登山杖,手冻得受不了,就把登山杖夹在腋下,慢慢往山上走。
很快,发现十根手指都没有感觉了,这是在除东北的冬天外从未发生过的情况。把手指放嘴里含着,感觉含了很久,但手指仍然无感觉,同时觉得舌头也冰凉了。
这个瞬间,我果断决定退赛,下山。
……
我想我是幸运的,在最后时刻及时做了决定。做决定那一刻,应该是在失温的边缘徘徊,处在临界点上,毫厘之间,下山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失温的症状。
这样讲,如果我没及时下撤,接下来可能就是在我毫无提防的情况下,忽然倒下。
失温,太可怕了。何苦是这一天极端天气之下在最难的赛道路段选手们大面积失温。
我撤到山腰,蓝天救援队的人员指引到一个小木屋,屋内已经有十位左右先撤下来的选手了。在小木屋等待救援的一个多小时时间,小木屋里选手的人数已经达到接近五十人。
我下山的时候,还没有见到躺在山上没有知觉的人,我下山的时候还有大部队选手们在上山。后面撤回到小木屋的选手们带回来的消息,都是一路上看到倒下来若干位选手,躺在路边一动不动的、已经口吐白沫的(各跑步群群已经都有视频),一位选手说,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年选手,“已经不行了”,求蓝天救援队队员尽快上去施救,最终我们在小木屋里等到了这位老人,好消息是,他被扶进来时,嘴唇红润,应无大事。而面对选手们说的山上其他选手的情况,这个点位仅有的几名蓝天救援队队员也无能为力,一直在用对讲机和组委会联系。
这个路段,比赛难,救援更难。
……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