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公布的七普人口数据,仍然在制造着城市结构的变化。
近日,四川、湖北、黑龙江等省份发布七普数据,又一城市被斜刺杀!
同时,中国人口十强的城市,也已经定局。
1
制造“惊喜”的城市,正是成都。
四川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成都总人口达到2093.78万人,首次突破2000万!成为中国第四个人口超过2000万级别的城市。
要知道,2019年成都常住人口统计数据,只有1658万人。
摸清家底后,成都被严重低估了。
从增量上看,10年时间成都增量达到581.92万人,年均增长接近60万!人口的魅力,比北方广阔,没有太大的差距。
其背景得益于成都1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 过去10年,成都牢牢抓住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特别是省内人口的流入,掀起了农民工返乡热潮。
2009年,成都GDP仅为4502亿元,排名全国第13位。 到2019年,成都GDP达到1.7万亿元,排名也上升到第七位。 2010年增长率更是达到277%,居全国第四位。
2016年,成都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获批,成都、重庆正式上升为中国第四极。
一连串的利润使成都的人口魅力持续上升。
就连坊间推出的新一线城市排行榜,成都也连续多年蝉联第一。
但是成都的强大让四川其他城市有点寂寞。
10年时间,四川21个城市只有6个人口在增长,15个城市人口净流失。而除了成都外,凉山、绵阳、宜宾的人口增量只在10-35万的区间。
那个恶毒的“一城一大”的四川,依然没有变。
2
类似的“一城独大”也出现在湖北省内。
湖北省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武汉总人口达到1232.65万人,湖北省是妥当的大哥,后面第二位的黄冈也有588万人,比武汉差一半。
同样,在10年的人口增长中,武汉达到了254万人。 第二、第三名咸宁,恩施增量还不到20万人。
在湖北17个地级市中,10年间只有5个城市人口在增长,12个城市人口净流失。
武汉“一城独大”的严峻性并不比成都差多少。
尽管如此,武汉这个成绩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对比中部六个省会城市,2010年武汉是稳妥的老大,是唯一突破九百万人口的城市。
而到了2020年七普,郑州以397万的增量反超武汉,成为中部人口第一大城市!
长沙,10年超过300万人,总人口达到千万人级别,在武汉身后虎视眈眈。
顺便说一下,中部六个省会城市的人口增量都超过了100万,这是东西部、东北都没能出现的场景。
我记得2017年打响“抢人大战”的第一枪的是武汉。 为什么成绩比郑州、西安、长沙差?
问题依旧出在大学生群体上。
武汉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高校资源,在我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84所高校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其中7所211所高中; 校本专业学生106万人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广州、郑州。
但尴尬的是,武汉大学生的留存率太低。一项研究显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约四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武汉,两所名校分别有近30%的本科毕业生奔向广东。
而这背后的症结,在于武汉的产业结构单一以及薪资水平较低。
武汉过于依赖钢铁、汽车等传统工业,在近年来与众不同的互联网行业面前并不受欢迎。 偏向金融、新媒体、网络、游戏等专业的学生们只能去北上广深杭战斗。
加上郑州、长沙、杭州、合肥、南京等周边的网红城市,大学生流失率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让武汉只是人才培养基地,非常尴尬。
好在武汉近两年开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但必须加快步伐。
3
比武汉更不高兴的千万人口城市,非哈尔滨莫属了。
黑龙江七普数据显示,10年间13个地级市人口全部呈现净流失状态,全省净流失646万人,居全国倒数第一。
辽宁省尚未公布具体数据,但请参阅但黑龙江应该是全国唯一一个全部地级市都在人口流失的省份。
因此,请参阅2010年就有1063万人的哈尔滨,到了2020年只剩下1000.99万人,跌破千万只剩下9900人。
哈尔滨是最寂寞的省会城市应该没有异议。
另外,很多城市都打破了重要关口。 绥化10年失去166万人,从541万人直接下跌到375万人; 齐齐哈尔低于500万,伊春低于100万,鹤冈低于100万。
这样,“白菜价之家”出现在鹤冈等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个东北省——吉林,只能说情况好一点。
七普数据显示,吉林10年间净流失338万人,排名仅高于黑龙江。
与黑龙江全面溢出的局面不同,长春10年间增长了29.54万人,算是勉强撑住了场面。
但除长春外,10个地级市也均处于人口净流出状态。 吉林市径流79万人破400万,松原径流62万人,白城径流48万人破200万人,都是比较严重的城市。
东北的人口外流,已经是很久以前的话题了。
转型太慢的产业结构、恶劣的经营环境、老龄化严重的人口结构,都证实了“不能投资山海关”的正确性。
因为年轻人离开家乡,东北不能给他们想要的未来。
4
在成都、武汉、哈尔滨公布七普数据后,中国的千万人口城市终于定局!
与2019年公布的数据相比,七普后千万人口的城市格局可谓大洗牌:
成都总人口突破2000万,牢牢占据中国第四城的位置;
广州、深圳反超天津,来到第五、第六位;
西安爆发突破1200万人,反超苏州、杭州、郑州等一众城市,跃升至第八位;
郑州同样突破1200万人,反超杭州、武汉,成为中国人口第十大城市;
东莞、青岛、长沙突破1000万人,成为榜单新客;
哈尔滨从第九掉落至第十八位,仅差不到1万人就即将跌出榜单;
而南阳,成为唯一一个正式退出千万人口的城市。
与2010年的6个数据相比,18个城市的增长率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深圳10年间增长720万人,高居第一。由于爆炸性的人口增长和狭小的土地面积,深圳开始收紧定居政策。
5月26日,深圳市发改委在《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与此前的深圳落户规定相比,修改了六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最热门的是“将批准类学历型人才最低线要求调整为全日制本科”,这意味着全日制大专无法直接入户。 年龄限制也被限制到本科35岁、硕士45岁。
一线城市落户门槛最低的深圳,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发出了最明显的信号:“来了,就不一定是深圳人了”
广州、成都10年间均超过580万人,位居第二、第三位。 西安增加448万人,位居第四。
郑州、杭州、重庆、长沙4个城市增加值超过300万人。
与此同时,临沂、天津、哈尔滨三个城市增量不足100万,哈尔滨市纯流失62万人无奈垫底。
人口加速向大城市移动,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新的矛盾已经凸显,中心城市的规划已跟不上人口流入的速度
像深圳一样收紧定居条件,可能会成为未来的风潮。
人们向核心大中城市,尤其是一线、新一线城市轻松落户的大门,即将面临关闭!
城市大洗牌,远未大结局。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