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媒体:未成年沉迷网络需从源头治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需从源头治理

2023-02-28 19:43 来源:网络

【专家观点】

作者:夏柱智(武汉大学中国农村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句话很适合形容移动互联网时代。

从时间来看,近五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但与此同时,人们必须面对严重的衍生问题,对于未成年人来说,重点是日益严重的网络成瘾问题。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比例高,农民整体网络素养不高,农村问题更为严重。

相对于以往以电脑为载体的传统互联网,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有两个典型特征。 首先,从成本上看,中国强大的电信基础设施投资使得互联网接入成本极低,限制未成年人上网的物质障碍几乎不存在。 第二,从运营上看,移动互联网呈现出高度的资本化特征,仅网络游戏产业,每年规模就有上千亿元,鼓励游戏厂商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强用户粘性,吸引未成年人。

各种调查显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内容是网络游戏和短视频,其中游戏沉迷更为突出。 即使孩子的游戏时间还在正常范围内,父母之所以感到焦虑,与网络游戏本身的强烈成瘾性有关。

新时期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基层家校合作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学校通过将手机与学校生活隔离开来实现了严格的管理,但面对学校以外的空间却束手无策。 由于移动互联网过于便利、网络产品容易成瘾等特点,除非把孩子的课外时间全部补上,或者父母完全监督孩子的业余时间,否则家庭也很难完成这种隔离。 这种家庭管理模式会导致亲子间的巨大冲突。

此外,未成年人住在一个团体里。 即使个别、少数父母可以妥善管理、约束孩子,面对强大的手机游戏、手机短视频,更多的父母依然无法管理。 结果,学校内的“手机管理”整体上失效。

这样,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充斥着学校和家庭,成为全社会的问题。 这需要国家插手,从源头治理。 面对移动互联网这一重大风险点,如何有效管理成为一个紧迫的国家战略问题。 今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成瘾问题的治理,相继出台了更加严厉的政策措施。 5月,教育部印发“五管齐下”文件,涉及睡眠、作业、体质、读物、手机。 其中,手机管理是核心。 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双减》文件,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间,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成瘾”。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限制规定,游戏厂商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天20时至21时为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从根本上治理网络游戏成瘾问题。

未来,国家要从人脸识别等领域落实监管政策,在落实上下功夫,避免未成年人租用账号,避免通过其他隐藏方式沉迷网络游戏。

当然,光靠国家营造良好的外部规制环境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调动作为管理主体的基础学校的积极性。

第一,以中小学为主体,营造廉洁的网络环境,提高未成年学生和家长的网络素养。 针对农村家长网络素养不高的问题,农村中小学尤其让家长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放任孩子沉迷手机可能会造成严重危害。 父母自身也要树立合理使用网络的榜样,不要从小就拿手机当“保姆”,加速孩子的网络成瘾。

第二,以中小学为主体,促进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合作,提供对未成年人更有吸引力的集体活动,将素质教育贯穿课前课后、校内校外。 结合农村相对落后的现实,建议加大探索和支持力度,形成城市特色做法,提高可操作性。 例如,村里的老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可以组织读书活动和体育文化活动村里的职业农民可以组织中小学生体验现代化的农耕,能够获得现代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知识的村里的老党员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向中小学生讲述村里的历史、文化习俗等知识

有观点认为,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呈中性,将网络成瘾归咎于家庭、学校监管不力,国家尚未予以回击,将损害相关产业竞争力。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突出特点是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高度复杂化,难以仅靠传统家庭和学校发挥作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互联网侵害必须通过国家立法和强大的监管政策来实现。 关联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必须使未成年人得到保护健康成长。

《光明日报》 (年09月07日版16 ) ) )。

资料来源:光明网- 《光明日报》

媒体:未成年沉迷网络需从源头治理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