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俊敬
广州自然环境复杂,灾害频繁。 本文仅就广州历史上的地震介绍如下
一、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广州地震在空间分布上集中在珠江带状沉降区西部; 东部非常少。
破坏性地震主要沿东北向大范围断裂分布。 广州市发生4.75~5.0级地震,位于该断裂带或附近。
.地震多分布在广州~从化断裂与广州~罗浮山断裂交汇处的两组断裂交汇处,广州附近地震主要集中在此。 另外,在瘦狗岭断裂和狮子洋断裂交汇的地方也发生过两次4级左右的地震。
.广州地震主要沿三组断裂分布。 一是东西瘦狗岭断裂,广州和庙头发生过3~4.75级地震。 二是北东向断裂,在广泛断裂的情况下,广州市有4.75~5.0级地震4次分布于该断裂。 三是西北向断裂,如沙湾断裂发生12次3级地震,2次4级地震,顺德~沙湾断裂发生21次3~4级地震。
.地震发生在两个不同运动速度的块体交界处,广州西北一系列地震,最强4.75级,最近一次活动是1982~1983年,有5次0.6~2.0级地震,位于里水隆起区和罗岗强隆起区之间。 在市桥隆起区、西江沉降区、广州沉降区三个区块边界,也曾发生过13次3~4级左右的地震。
二、地震活动的时间特点广州市地震出现四个高潮期。 第一次活动的高潮期是1045年,最大震级为4.5级。 第二高潮期是1372年,最大震度为4.75。 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是327年。 第三高潮期为1683年,最大震度为5.0,与第二高潮期的时间间隔为311年。 第四高潮期为1940年,最大震度为5.0,与第三高潮期的间隔为257年。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本市地震活动的以下特征。
. 1045年以来,平均有近300年的峰值周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期逐渐缩短,震级逐渐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一般幅度差为1/4级到1/2级。
三、地震活动的历史记载广州市地震活动水平不高,据史料记载,本市发生66次3~5级地震,破坏性地震4.75~5.0级仅发生4次。 广州在1372年和1913年各发生1次4.75级地震,而南海县(历史上属于广州府)在1683年和1940年各发生1次5.0级地震。 自1970年广东省建网以来,本市发生的地震数量很少,广州1982~1983年发生了5次0.6~2.0级地震。 从整个地区来看,地震活动的频率不高,强度也不大。
四、由此引起广州城市规划建设应注意的问题今后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从结构稳定性来看,广州市具有5.5级地震的背景,处于地震烈度区,重点工程和高层建筑需要抗震设防。 其次,永久性大型建筑应尽量避开结构不稳定的路段。
.从岩土体稳定性来看,广州市南、西和东南沿珠江水系两侧第四纪冲积层中,广布淤泥及饱和粉、细砂等软弱土层,开挖后无法自立,容易崩塌; 淤泥、炮和粉、细砂抗震不利,强震条件下可能出现砂土液化和软土塑性流动现象,建筑施工需注意。 二是广州市东部天河~石牌~黄埔区,结构稳定,地形台地或河谷平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台地发育均匀的红层风化土,建筑物多采用天然地基的平原区局部仅分布薄层软土,冲积、冲洪积层厚度一般小于8米,可作为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的基础持力层。 是广州市理想的发展方向,但西、北、南不是城市发展的理想方向。
主要参考资料:
. 《广东省自然灾害史料》增订本(内部发行) 1963年9月第二版
. 《广州府志》、史澄、清光绪五年(1879年)版
.国家地震局广州地震大队等编,1973年,《从地壳晚近活动估计广州地区的地震发展趋势》。
. 《广州地区地震构造图说明》广东地震局魏伯林,1987年(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