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牛油果
编辑/菠菜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芋圆
2021年初以来,曾经的金融大白马中国平安(601318 )下跌,市值从1.59万亿暴跌至9,200亿,腰斩。
2022年,中国平安市场价格继续蒸发,截至第三季度末,市场价格跌破8,000亿。 曾经万亿美元的市场价格从神坛下跌。 平安的股东们面对这一情况,心灰意冷,机构投资者也纷纷换了场地。
资料来源:亿牛网
面对如此低迷的市场行情,下半年,平安通过发放现金股利、回购股票等形式提振了市场信心。 不少市场人士表示,经历转型阵痛后,当前保险业基本面开始好转,平安估值历史低价
对保险公司来说,保费收入规模和保费收入质量是保险单给公司带来的价值
olor: #A3A3A3;">是拉动保险公司利润的两架马车。那么,中国平安的处境究竟如何?我们从平安三季度财报出发,一探究竟。
一、保费增长缓慢,寿险低迷
目前,平安虽已发展成一家综合金融集团,业务涉及保险、银行、房地产、资管和信托等各个领域,但保险仍是平安的底牌。
三季度报显示,已赚保费占公司总营收的67%,保险业务是公司发展的基石。
2022年前三季度,平安原保险收入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29亿元,增幅为2.18%,总体维持低速增长的态势。
好的方面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平安财险保费收入同期增长11%。这个成绩,与中国人保(601319)10%的增速以及中国太保(601601)13%的增速基本持平,拉动保费整体小幅上涨。
但是, 平安的财产险业务占比只有37%,寿险和健康险才是平安的保费主力军,收入占比高达63%。
数据来源:中国平安2022年三季度报告
而就寿险业务而言,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约98亿,降幅为2.5%。
横向比较,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601336)寿险业务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分别为4.4%和0.90%;中国人寿(601628)实现同比由负转正。显而易见,平安寿险成为唯一一家寿险业务负增长的险司,寿险业务惨淡。
对于寿险业务而言,鲜有趸缴(一次性缴纳保费),大部分为分期缴纳(期交保单)。当期保费收入由续期保费与新单保费两部分构成。所以寿险的保费收入以及保费增长的持续性,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存量保单续保率和新签保单的新单保费。
从续保率来看,存量保单13个月的保单继续率维持了正向增长。但是2022年前三季度,平安的新单保费同期减少12.9%。相比之下,中国人寿、太保和新华等新单保费均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
对比之下,平安处境更加堪忧。
为了应对保费下滑的挑战,平安积极推进“产品+渠道”改革,但效果甚微。
产品角度,平安的储蓄型产品占比明显提升,但总保费却仍在下降。
渠道角度,代理人制度改革仍在大刀阔斧进行。截至三季度末,代理人人数同期减少18.7%。另一方面,虽持续深化与银行合作,积极探索下沉市场及其他渠道的需求,但仍无法弥补“改革”导致的业务损失。
截至2022年上半年,代理人渠道收入占保费收入比例仍高达84.8%,仍是保费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渠道改革任重道远。
二、保费质量降低,成本提升
新业务价值(NBV)是保险公司分析报告中的常客,那么NBV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分析NBV而不分析毛利润呢?
我们举个例子,对比理解一下。
对于一家车企,一辆车是它的一个产品,生产所需的料、工、费构成它的成本。假设花5,000块生产一辆车,以8,000块的价格出售,销售当期实现毛利润3,000块,这辆车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就是3,000块的经济净流入。
对于一家保险公司,保单是它的产品,其成本包括:销售当期代理人佣金以及核保成本等、续保期的维持成本、出险后的理赔支出。其收益包括:首期保费、续期保费、保费收入的投资收益。
因收入和成本的发生存在跨期,当期毛利润不再适用。保险业务要综合考虑所有现金流入和流出,再贴现到现在的价值,才能相对准确的衡量“卖出多少保费,究竟能赚多少钱”,这就是新业务价值(NBV)。
1寿险: 新业务价值持续负增长
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平安的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26.6%。同期,中国人寿下降比例为15.4%。
另外,确定保单的价值需要公司基于一定的假设,对未来的收入成本进行估计,其中理赔、支出等成本费用不可控。根据平安半年度报告,长期投资回报率的假设为5%,但受资本市场影响,截至三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仅为2.7%,所以新业务价值可能要比财报披露数据更低。
这是因为,一方面,平安同期新单保费规模下降12.5%,业务萎缩明显。另一方面,新业务价值下降的比例大于新单保费下降的比例,同样的保费已无法创造相同的价值。
如前所说,根据消费者“只敢存钱不敢花钱”的状态,平安加大了对储蓄型产品的投放力度。而相较于保障型产品,储蓄型产品带来的NBV更小,对NBV也形成了一定的拖累。
2财险: 综合成本率小幅抬升
接下来看看财险。
财险业务一般都是短期险,如常见的车险和保证险等,所以无需考虑折现等问题,直接用综合成本率(COR)进行分析。
财险业务成本主要包括赔付支出和费用,所以COR包括赔付率和费用率,即赔付支出和费用分别占保费收入的比例。COR越低,说明财险业务的利润率越高。
从行业整体来看,自车险综合改革以来,各家险企优化定价、数据模型,加强风险筛查以及费用管控,费用率有所下降。另外,受疫情影响出行率下降,带动赔付率也有所下降。截至三季度,中国人保和中国太保COR分别下降2.40%和1.90%,助力释放承保利润。
然而,反观中国平安,却不降反增,COR同期上涨0.60%。可见平安业务管理与风险筛查能力仍需加强。
三、深蹲起跳,任重道远
中国平安持续稳步推进代理人制度改革,持续优化代理人队伍,但目前看改革的效果尚未显现。此外,多渠道布局,如深化与平安银行的合作,组建千人精英团队。对此有人异议,认为此举是在银行内另组建代理人队伍,具体情况未可知,
从目前数据看,平安“深蹲起跳之日”任重道远。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