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
我还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腌菜需要经时候儿。半年出缸的菜和八个月出缸的菜,它就不是一个味儿。经过历练跟没经过历练的人,他也真不是一个劲儿,我这辈子算是浸了盐酱儿的人,可是我还是觉着自个儿没熟透,没腌够,不知道自个儿是哪儿还差着火候儿。
有人喜欢吃熟疙瘩,有人好惜嚼水疙瘩,那是个人的口味不同,林家和牧家这两块独生女的老疙瘩,在芝麻胡同的大酱缸里,甭管怎么腌,她们底根儿仍然是她们自个儿的那个味。这个味儿,她们这辈子都没变,岁月的盐酱与酱缸里的盐酱虽说有得比,但是,诚实与善良是翠卿与春花与生俱来的,对他人的关爱是她们与生俱来的。
人的品性是世间什么盐酱儿都替代不了的,因为不管是什么盐酱儿,它底根儿就腌制不出来人的品性,不信你就去慢慢儿地品尝一下试试,咱们中国老百姓的身上就有一种禁得住回味,耐得住咂摸,生生世世留存于我们中华大地上的甘甜醇厚的最美的香味儿!——《芝麻胡同》
2019年,一部京味儿年代剧《芝麻胡同》横空出世,剧中浓郁的京味儿勾起了不少人对于北京胡同的兴趣。那么芝麻胡同真的存在吗?
打开手机地图找一找,在东城区,确实有一个叫“芝麻胡同”的地方。不仅如此,诸如汪芝麻胡同、黑芝麻胡同等。但是,芝麻胡同的故事却并非发源于此,根据电视剧来分析,与六必居有些相似。
《芝麻胡同》这部剧,从骨子里就透着老北京十足的气息。那京腔京调的京味儿台词,原汁原味的还原了老北京胡同的真实图景,看着大气,听着舒坦,能咂摸出味儿来的讲究。
要说起胡同,那可真算是北京的瑰宝了,俨然成了北京的一张标签。与上海里弄不同,胡同的宽敞大气,完美的展现出北京这座城市的特质。北京的胡同并非只是那么几条街道,它所凝聚的,是北京城千百年来的根与魂。不信?您就跟着我去下面这几个故同转一转,品品北京城纯正的京味儿,走着。
一、“大爷”级别的胡同
①最古老、胡同之根——砖塔胡同
要论起这条胡同,那可要追溯到七百年前了。胡同之称始于大都,当时出现过29条胡同,但只有一条胡同有文字记载,这条胡同,就是砖塔胡同。从元、明、清、民国,到今天,都有文献可考这在北京是唯一的孤例。用业内专家的话说,它就是北京的胡同的“根”。
砖塔胡同位于西四牌楼附近,砖塔胡同这一名称,来自于矗立在胡同中的一座青砖古塔,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师,金元之际的高僧万松老人的葬骨塔。
西城区砖塔胡同正在拆迁之中时,当地居民在67号院、残墙断壁之中意外发现数百块带有“北京窑”字迹的青砖,具体是何年何月何产地还是个谜,是否与九百多年历史的砖塔胡同(北京第一条有历史记载的胡同)有直接关系,有待考证。
这条胡同之前还住过张恨水和鲁迅两位名人。
②最窄与最宽的胡同——钱市胡同和灵境胡同
钱市胡同位于北京市珠宝市街西侧,临近著名的商业区大栅栏。历史上和现在一直是北京最窄的胡同。两人对面走过都要侧身而行,或者需要得有一人先退入胡同中的门楼,[1]街内南北共有九组建筑。 一个人推着一辆自行车就难以通行了。尽端是一庭院,上有罩棚,旁有铺房,是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的“钱市”遗存,是早期金融市场的雏形。钱市胡同是北京最窄的胡同之一。
“钱市”的形成与“炉行”有关,炉行即官家批准熔铸银锭的作坊。珠宝市街是清代炉行最集中的地段,形成了钱市,民国以后炉行萧条,钱市无市,才改建成银号铺房,形成一条窄胡同。
位于西城区东南部的灵境胡同是北京最宽的胡同,属于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自东向西分别和府右街、西皇城根大街、西单大街三条南北向街道相交,其中东端和府右街相交为丁字路口,西端和同为东西向的辟才胡同相通,与西单大街相交叉。
早先,它可不叫灵境胡同。明代,它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灵济宫,因灵济宫在此而得名。此宫为永乐十五年明成祖下令修建,以祭祀徐知证和徐知谔二兄弟。后成为百官朝见皇帝的预演场。古木深林,巍然仙宫。西部称宣城伯后墙街,因南侧有宣城伯府第故取此名。清代,以西黄城根南街为界,东段音转为灵清宫、林清宫,老百姓广称为林清胡同,西段改称为细米胡同。1911年后,东部改为皇城根,西部则改称灵境胡同。据说,宣统帝师、太傅陈宝琛住在此,天天进宫为小溥仪授课。1949年后两段合并统称灵境胡同。1965年将八宝坑并入。八宝坑位于西部北侧,为南北走向的死胡同,因地势低洼卫生差,故原称巴巴坑,后谐音雅化称八宝坑。到了清朝灵济宫逐渐荒废。
现代的灵境胡同宽阔笔直,西头连接着繁华喧闹的西单北大街,东头连接着肃穆庄严的府佑街,小汽车往来奔驰,成为东西向的通忂。
③九曲回环——九湾胡同
九湾胡同位于宣武区东部,东口与铺陈市胡同相连,西口从校尉营胡同通出,全长约390米,弯曲之处不下于13处,堪称北京城弯道最多的胡同。
明代九湾胡同因有一小庙得名,称般若寺胡同,隶属正南坊。清朝末年因胡同弯曲多变,改称九曲湾。民国后称九道湾,上世纪的1965年更名为九湾胡同,胡同早年由河沟衍生而来,因而弯字带有三点水的偏旁。
九湾胡同,顾名思义,以拐弯多著称。从东到西不过三百八十多米的长度里,直弯、急弯、斜弯、缓弯比比皆是。真是弯连弯、弯套弯。从胡同东口进入,略显宽敞,与一般胡同无异。越往西走,胡同越发窄小,胡同西端最窄处只能容一人勉强通过。从东到西接连数了两遍,发现直弯有九个,而斜弯、缓弯有四个,其它细小的微弯忽略不计,共达十三个弯之多,恐怕在京城一条胡同里出现如此之多的拐弯仅此一条吧。北京的胡同多是直来直去,但您万一走进北新桥附近的九道湾胡同准要迷路,小小的胡同一分为五却拐了十九道弯,不迷路才怪。西城区也有一条九道湾胡同,不过现已改名为百代胡同了,前门外的九弯胡同仍在,实际上要拐十三个弯。
④宣武人的记忆——牛街
牛街是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内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南横街的一段街道,因为在这条街上回族聚居而闻名,亦因为在这条街上拥有牛街礼拜寺而闻名于世。
据说牛街原本是一片石榴园,石榴园的居民区简称为榴街。因为榴街的住户多为回民,做出的牛肉出了名的好吃,再加上“牛”、“榴”谐音,于是人们干脆改称“榴街”为“牛街”了。
建国后,曾把牛街西侧东西向的堂子胡同、周家胡同、丁家胡同、羊肉胡同、张家胡同、穆家胡同等更名牛街头条、牛街二条、牛街三条、牛街四条、牛街五条、牛街六条,这一带从2000年开始拆除,建设成牛街西里。
要说牛街上什么最有名?没错,那必定是牛肉了。
牛街的清真小吃以做工考究、品种齐全、色香味美而闻名。洪记小吃店的牛肉粒很有名,许多食客慕名前来。爆肚满(位于南横西街里)的五香烧牛羊肉夹烧饼,每天都有许多回头客排队购买,您要是来晚了还买不到呢。年糕李的各种年糕、松肉精致味美、货种齐全,看着你都想再吃两口。牛街清真小吃城里的肉饼、炸糕、羊蝎子更是供不应求。您的家人想吃牛羊肉时,建议您来牛街买,这里可都是真正的大厂回族自治县生产的肉,有专门经营牛、羊肉的聚宝源等老字号恭候您,包您吃了一回,想下回。
在牛街,您一定要去看看回族三大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时逛牛街,感受一下回族的节日风俗、品尝一些清真小吃、参观一下牛街拜寺,会让您的生活情趣更浓、更美。
其实,甭管是剧中的芝麻胡同还是南城小八义的小井胡同,甚至是那曾经代表烟街柳巷的八大胡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都有着自己的特色,都是每一个胡同人难忘的北京记忆,都在随时代发展变化着,创造着自己的传奇。
二、这几条胡同,让人想家
胡同,是城市的脉络,更是咱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地界儿。所以,它的“味儿”一想起来,脑子里还真是最接“地气儿”。
①帽儿胡同
如果真想感受到帽儿胡同的老北京生活气息,就要清晨来到这里。您可一定躲开旅游的人,胡同的一天从一清早就开始了。
地安门大街的四和面饽饽,驴肉火烧,杂碎汤看着都馋人起来,价格也都很亲民,关键是吃得地道正宗。而那些“网红”食物始终代表不了胡同,因为“网红”食物代表的了时代的活力,却吃不出四九城的那份“接地气”。
建在文昌宫的基址之上的是帽儿胡同小学。9号和11号是可园,那可是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之一。35号和37号是末代皇后婉容故居。除婉容之外,这条胡同还住过很多名人,比如明代将领洪承畴、北洋军阀冯国璋。
在胡同里,悠哉地骑自行车,看着游览的群众三三两两。等天色暗下来,人又少了,来北门涮肉吃一锅,侃一会,这才是胡同生活。
②黑芝麻胡同
正热播的《芝麻胡同》,让人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特熟悉东城的黑芝麻胡同。它其实也是紧挨这南锣,西止南下洼子胡同,南邻沙井胡同,北靠着前鼓楼苑胡同。
走到里面可以看到那种门前种花,房上有藤的老北京胡同特色。漫步在这里,虽然紧挨着人山人海的南锣,但会莫名产生一种时空穿越的错觉。这里有清末四川总督,兵部尚书奎俊的府邸。
③东棉花胡同
东棉花胡同原先叫棉花胡同,后来因为西城区也有一条叫棉花胡同,所以就区分开了。
在这个胡同里蹲着一个大有名气的学府──中央戏剧学院,也是大家俗称的中戏,这里是很多明星大咖及网红流量小生的母校呢。
东棉花胡同像北京所有的胡同一样,都是有来头有说道的街道。只是从这条东棉花胡同走向东西南北,都能找到很多名流的旧居。小院是有点现代味的平房,绝对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这胡同像是模仿四合院的架势建起来的。房顶有护栏,可凭栏远眺,但望不到远去,四周的楼房挡住了想远去的视力。在楼宇下的是一幢幢古宅。
东棉花胡同15号宅的内宅门,是中西合璧式的拱形门。门上砖雕精细,雕有花卉、走兽、吉祥图案。这里原来是清末一位刘姓将军的住宅,现在是多户居民合住了。
④史家胡同
胡同两头是喧闹的现代社会,胡同里是慢慢悠悠的旧时代。灰墙、红大门的四合院儿。史家胡同小学就在胡同里。
这里有着浓浓文化艺术气息,不光来自史家胡同小学。胡同中人民艺术剧院的宿舍里,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们,更是给这条普通的胡同增加了文化的厚度。
民国才女凌叔华的宅院,适合天气好的午后或清晨,静静的看看展览,感受一下老北京的胡同建筑布局和韵味。
几十年前,老北京胡同里家家都是老人们做的饭香味儿,但如今这都成奢侈了。旁边的干面胡同,您逛累了或者拐到小街,来碗小街卤煮、炒肝,够味儿!
⑤铁狮子胡同
看见路北面高高矗立着几栋西式老建筑,在四周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地铁口,露出的这一点面目,屏蔽了周围的嘈杂。这里就是原来的铁狮子胡同,现在的张自忠路。
旁边写着字——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它有很多名字:贝子府、和亲王府、老恭亲王府、清陆军海军部、总统府、段祺瑞府、北平卫戍区司令部、老人大校舍。
这里并不是一个正式对外开放的景点,要和看门大爷聊聊。以前这里有个咖啡厅,不知道现在说:“我去里面喝咖啡!”还管不管用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院内的这栋建筑——段祺瑞执政府主楼被姜文拿来当作女主角米兰的家,好像至今还留有那个年代的味道。
⑥东交民巷
曾经著名的使馆区,北京最长的胡同,风格各异的建筑、错落有致,是北京惟一一处洋房林立的特色街巷。
这里的很多建筑不一定在东交民巷胡同的主路上,而是散布在整个区域中。如果想要彻底的了解,最好骑一辆凤凰二八车,慢慢的游览。
走在这条路上,看到不同建筑的使馆,感受这条胡同的文化带来多元化。刚刚搬走的北京市城府,今后估计会变成旧址参观。
有人说这里没有景点,是的,幸好,这条路的幽静一直到今天没有被破坏。
小时候一到国庆肯定会去天安门广场,如果天儿好,还会去看看东交民巷。走到东口向南一拐,还有小时候最爱的三宝乐面包房。
⑦硫璃厂
在《芝麻胡同》中有提到过硫璃厂的木子爷,不错的,如其所言,硫璃厂确实是文物的天堂。
真正的北京人来琉璃厂,吃要吃地道的,另一个就是淘宝贝儿。琉璃厂除去书店,就是古玩铺,那时“古玩”叫“骨董”,就是古董,后来才叫古玩。
说实话,如果你对文房四宝,鼻烟壶等没什么兴趣,那琉璃厂很可能不对你的胃口。不过,那里的建筑物都很漂亮,不妨您停下来看看。
走累了没?拐到珠市口大街,或者去护国寺小吃来碗面茶,咱来顿可口的。
⑧留学路胡同
在北京南城,有一条名为留学路的胡同,这里是还有许多老北京市井生活的影子,甚至还藏有是几十年前的样子。市井生活还是离不开吃。
光烧饼铺子就有四五家,有北京烧饼、天津烧饼、黄桥烧饼……清真羊肉铺,白水羊头,猪肉铺,炸鸡,馄饨铺子,杨明宇炸鸡,熏鸡熏肉铺子,新疆饭馆,快餐盒饭铺子,成都小吃,东北菜馆,山西刀削面,牛肉面馆。
要体会老北京的市井气息,在这种不大不小的胡同里面,正是最合适的。
在北京胡同的店铺里面,还有一些老北京的老字号出现,真的感觉很难得。
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和瓷器在胡同里追逐打闹,到白发枯手胡同口下棋……
胡同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地。甚至每一丝空气里,都注入了老北京人的童年乐趣。
三、吃喝玩乐,藏着纯正的京味儿
胡同,是北京这座城市珍贵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咱北京人民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今儿个,咱就回到胡同里好好吃喝玩乐看一番!
①吃——输入胡同
北京人一说吃,就离不开这牛街。排着大长队的牛街让北京人望而却步,只有输入胡同还承载着牛街人的味蕾。310米长的一条胡同,却藏着无数老北京吃食。
输入胡同让您能从清晨吃到深夜。大清早的吃上一口冒着热气儿的刘胜包子,中午上宝记豆汁喝上两口豆汁儿尝尝炒红果,下午还能去白记年糕来顿下午茶,晚上饿了咱就去肉饼吃口肉饼再点俩串。
这么一看,一天都不够吃的!您还别忘了输入胡同的三大烧饼:满记烧饼、穆民美食、马记烧饼。走前还得顺手买点零食回去吃,北海东门的排叉、大巨轩的熟食、尹记的扒鸡...…
②喝——大石碑胡同
白天的烟袋斜街,晚上的酒吧一条街。什刹海一整天仿佛都人满为患,闲不下来。但在什刹海有这么一条胡同,既能被选做电影《老炮儿》的拍摄地,更能跟哥们儿坐下了慢慢喝上两口。
不像附近其他早就被商业腐蚀的胡同,大石碑胡同还保留着一丝胡同的气息。在胡同里一边喝一边看着三三两两的游客,喝美了慢悠悠地溜到安静的什刹海旁。
尽管对岸还是那样的灯红酒绿,但平静的水面让人能够忘却周边的喧嚣。夜晚的什刹海就像回到了小时候那样。一条老胡同配上寂静的什刹海,就连喝的酒都能咂摸出京味儿来了。
③玩——史家胡同
这条人才辈出的史家胡同早就出了名。在这里住过的文人雅士或是领导层出不穷,现在这里还保留着近百座老四合院,而且还有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
漫步在史家胡同里都能感到那丝厚重感,这里每一个门牌后面都有着精彩的故事,也正是那些曾住在这里的伟人们才一点点积累起这条胡同的名望!
趁着天气好的时候去博物馆里好好玩玩,在园内您能听到数十种胡同特有的声音,园内复原了缩小版的上百个院落,每一步都像走在曾生活过的胡同里。
④乐——方家胡同
方家胡同可以说是全北京文化气息最浓的胡同,这里有北京唯一的王府小学——方家小学,还遗存着白衣庵的宝贵庙址,更保留着无数上个世纪的经典老建筑。
位于安定门内大街的方家胡同,还有一个北京市内的文化创意园。在46号院里有不少个性餐厅和咖啡厅供人选择,在这里,更有不少胡同元素和复古的怀旧感。
而根据原机床厂改造的创意园区,更能让您找到工业时代的痕迹,还能看到文化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偶尔在这里慢慢地溜达半天,喝点东西,放松一下紧绷的精神,享受一下慢节奏的生活。
⑤看——东交民巷and铁狮子胡同
这里本就不是什么知名景点,所以您永远不用担心东交民巷人满为患。慢慢走在街上,摸一摸早已斑驳的砖墙,或是骑上一辆单车走走停停...…
铁狮子胡同以曾经宏伟的铁狮子命名,也以抗日英雄张自忠命名为“张自忠路”。只可惜那对铁狮子早已不见踪影,可胡同里的老街建筑留了下来。
在铁狮子胡同的近百年历史中,前前后后有数十个王爷府和机关部门都曾先后入驻过这里,因此这里也留下了各种风情的建筑。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曾在此拍摄,铁狮子胡同也因其独特的沧桑美让人感慨。
⑥吃喝玩乐看——八大胡同
没错,就是那个八大胡同。虽然历史给它贴上了烟街柳巷的标签,但八大胡同自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虽说这八大胡同以前是烟叶花柳巷,但到了今天反而成了北京的特色区域。不过今天说的八大胡同可不止是那八条胡同,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那一带区域。
虽说这块地儿是有那么些许变味,不过走在附近的小胡同里还是别有风味。看看仍居住在这里的老北京小院子,还是能找到当年风貌的影子。
其实还是有不少老字号仍坚守在此,在卤煮店里您还是能吃出传统的味道,旧时的澡堂子也让人想冲进去搓搓洗洗。这里,没了风流,只剩风情。
北京的京味儿,就藏在北京的胡同里。这些胡同虽难以承载北京人民的生活,但仍然承载着北京人的回忆。可以这么说,胡同是最有京味儿的地方也是能够触动北京人灵魂深处的地方!
您或许会发现在画家笔下所描绘的所有景物地图中,必然会有些许几个人物作为点缀。单纯的景再美,如果没有人,也只是冷冰冰的“天堂”,不会让人心中泛起任何波澜。如果画中有人物的衬托,甭管是人在畅叙悠情还是人们在嬉戏生活,它都是让人舒服的。因为人物的存在画龙点睛,有人物就是感情,就接了地气,就有了人情味,便能凝神聚气,也就让景生动起来。
要说北京的胡同,说到底是供人生活和居住的。所以,它必须是“接地气”的,是以人为本,拥有人们生活与娱乐休闲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因为这才是胡同存在的根本意义,才蕴含着人间烟火气,才是最地道的京味儿。
洋洋洒洒啰嗦了一大篇,那么北京四九城的胡同到底存在什么宝贝般的密境呢?其实我觉着并不仅仅是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胡同及老祖宗氤氲滋养并镌刻给胡同人永远忘不掉的薪火相传。这一切,无非就是一个“讲究”。
这里,在北京人眼中,胡同两头是时髦的现代,胡同里是慢悠悠的旧时光。有时总是想重新回到小时候耍气的地方看看。也许这里始终是闹中取静最好的地方,喝壶浓茶,躺在青藤椅上,逗逗刘大爷他们家的鹩哥儿,想象着去谁家蹭碗面茶儿,这种生活有一天想要重新拾起,但现在想着,真有点难。
北京的胡同里,总能遇见很多猫。猫的气质,衬托着北京胡同的古旧与安详。它们游荡在北京宁静的胡同里,如同一个守护神。挑一个阳光充足的午后,走进一条胡同,遇到一只猫,你可能就在某个瞬间,突然理解了“北京”到底是怎样的城市。
北京的胡同,总能遇到可爱的大爷。北京大爷,听到这词儿,眼里一闪而过的形象是:穿着白背心,拿着一把蒲扇,扇来扇去。桌子上一碗炸酱面,一个喝花茶的把缸子,没事看看下象棋,侃侃大山闲聊,自得其乐。现在如果还能和他们聊会儿,那真是一种幸福啦。
北京的胡同,听着的是鸽哨儿声。在北京,不得不说的就是鸽子,每逢胡同的清晨那脆生生的鸽哨儿声伴随着我上学的路上,那种感觉真是无法言述的一种自在和清新。
北京的胡同,最亲近的人还得是街坊,离不开那些“人情味儿”。听隔壁(jie bi er )二大妈唠家长里短,三句话不离油盐酱醋茶,但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拉您一把,甚至挽救生命。热闹的大杂院,一个大杂院里住着十几户人家,大家相处的如同一家人,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么个礼儿。
现在的北京城经济发展,万丈高楼拔地而起,胡同里也有了不少网红打卡地。但是在老北京人的眼中,搬进了楼房,但隔不断街坊邻里的守望亲情,再富丽堂皇的地方都比不过那几家老店铺、那几棵老树荫下的独特记忆。这才是胡同的秘境,是胡同凝神聚气的魅丽。
岁月流转,时过境迁。沐浴了历朝历代的洗礼,老北京胡同却因为饱经沧桑更显珍贵。
然而现如今,经济发展飞速,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胡同在北京的地位,是无论多么华丽的建筑底根儿就替代不了的。胡同不仅仅只是建筑,更是我国历史繁衍的见证与文化的深厚积淀。因为故同见证了北京发展的点点滴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长大。
胡同,永远是孩子嬉戏的宝地,胡同里的老槐树下,永远有一群手摇蒲扇,喝茶听戏,下棋对侃的北京大爷。在胡同里,有种亲情叫街坊,在种问候叫“吃了吗,您?”。
都说,都说人生漫漫,日子多不过芝麻一碗。都说,都说人生百态,家家绕不过柴米油盐。
芝麻小事,堆成日子,十有八九都不简单。谁不是操碎那心跑断腿,尝遍人生冷暖才能熬到云开雾散。
芝麻小事,铺成人生,十有八九都像高山。谁不是低着那头弯着腰,深一脚浅一脚才能走到花好月圆。
芝麻人生,人如芝麻,粉身碎骨才能,才能压出油。芝麻人生人如芝麻,拔高心气儿才能开出花,才能开出花,才能开出花!——《芝麻人生》
现而今,胡同俨然成了北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胡同里,生发了北京的很多文化,孕育出北京人团结一致,守望相助,乐观旷达,生性正直,看淡世事的品性。是北京人乡情永远的牵挂。胡同,是北京人永久铭记的情怀,是北京城洗尽铅华的豪迈,是北京的根和魂。在这里,有着最纯正的京味儿,古朴典雅,散发幽香。胡同文化,是每一个胡同串子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特质,这特质,是永远也丢不掉,也模仿不来的。胡同是有生命的,是京城的活化石,是构成北京这座城市的血脉,也在不断的散发北京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底蕴,吸引八方来客。胡同,是老北京的风貌,也是新北京的精气神儿,最给咱北京人拔份。
北京的每条胡同,都有些其独特的故事,它静静的等待,等待来者,倾听并安慰他,向他诉说这一程风雨兼程。
北京胡同经历过岁月的千百回洗礼,酿制出其独特的芬芳。北京胡同不张扬、不奢华,它把京韵流芳,京味儿传唱。要说那些是胡同的附加值或者说胡同文化提高了北京的附加值或历史厚重感我觉得都不是很恰当,因为在我看来,那些东西并不是简单物质的存在,而是灵魂,是根脉,是使京味儿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万古流芳、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源头活水。
虽然说现在搬进楼房,能住得起胡同的大多是有钱有势、富甲一方的大人物,但当初在胡同生活的点滴琐事是胡同人永远忘记不了的情思,胡同也将一如既往地记住那些人的容貌,记下那群人来时的模样,有滋有味的生活和远去的背景。正如《芝麻胡同》所说的,胡同串子的品性,并不是胡同所能赋予的了的,而是他们本身便存在的,胡同改变不了人,其它的环境底根儿也断不了它的生。但正是这群有里有面,凡事都讲究的胡同人,他们延续着它的生命,他们在这儿种下的并不起眼儿的故事萌发了芽儿,开出了花儿,才让这一条条胡同有了生命,活色生香。
上胡同转转去吧!请暂时放下世事纷繁,放慢脚步去北京的故同遛弯儿,蹬上闲置了很久的凤凰二八到处看看。或许,您苦苦追寻的人情味儿、烟火气儿,在那儿能找到最可心的答案!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