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交易即挖矿:一次注定失败的交易所革命?

2024-03-04 01:47 来源:网络

2018年6月,新兴的FCoin交易所推出了备受关注的“交易即挖矿”模式,短时间内便超越了币安、火币、OK三大老牌交易所,引发了业界的巨大震动。接着,各种交易所纷纷效仿,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市场格局。

然而,现在回望过去,这个昙花一现的现象似乎已渐渐消失。从最初的翻江倒海到如今的默默无声,这一切只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同时,人们对“交易即挖矿”模式的质疑声音也从未停止,这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分红模式变得越来越不受待见。那么,“交易即挖矿”到底给交易所带来了什么呢?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哪些启示呢?

交易即挖矿:一次注定失败的交易所革命?

交易即挖矿:FCoin的崛起之路

FCoin作为一个新兴的交易所,能在短时间内挑战三大老牌交易所,这份成就并不是任何其他新手交易所所能轻易达到的。正是由于其独特的“交易即挖矿”模式,让FCoin脱颖而出。

1. 流量与用户激增

虽然“交易即挖矿”并非FCoin独创,但他们巧妙地运用强大的营销能力,让币圈内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概念,并将它与FCoin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创立之初到衰落之时,FCoin始终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巨额流量和“交易即挖矿”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户。在那段风光无限的日子里,FCoin成为了交易所中的第四巨头,成功逆袭。

2. 交易量飙升

“交易即挖矿”将交易与挖矿相结合,让数字货币交易具备了更多附加值,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前来交易,甚至出现了“只为挖矿而交易”的行为。得益于此,FCoin的交易量迅速攀升,跃居全球第一。

3. 平台币价格飞涨

FCoin的平台币FT也随之成为媒体焦点之一。由于“交易即挖矿”增加了FT的持有者数量,加上FCoin团队精心的炒作和营销,以及众多投资者的追捧,FT的价格在短时间内飙升近百倍,被誉为“百倍币”。这一现象进一步提高了FCoin的关注度和用户数量,同时也为FCoin带来了丰厚的平台币收入。

4. 打破交易所格局

在FCoin诞生之前,国内交易所市场呈现“三国鼎立”的局面,由币安、火币、OK三大交易所共同主宰。然而随着FCoin和“交易即挖矿”的出现,这个局面开始发生变化。新人交易所FCoin的交易量竟然超过三大交易所之和,挑战了它们的江湖地位。此后,越来越多的交易所开始采用“交易即挖矿”模式,整个交易所市场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万交易所混战”时期。这种变革为所有新交易所提供了向上攀登的机会。

交易即挖矿:为什么未能持久

我们原本期待,掀起轩然大波的“交易即挖矿”将改变国内交易所的格局,或者至少让FCoin对三大老牌交易所构成威胁。但实际上,这个模式的生命力并不长久,三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显示出疲惫迹象。如今,已经很少有新的交易所再打“交易即挖矿”的招牌进行宣传推广,甚至很多人已经开始遗忘这场交易所革命。

那么,“交易即挖矿”为何会如此短暂,来势汹汹却走得如此匆忙呢?

1. 炒作过度导致虚假繁荣

虽然“交易即挖矿”为FCoin带来了全球最高的交易量,但国内的老牌交易所并未因此陷入混乱,虚高的交易量并未对其构成实质性威胁。在“交易即挖矿”模式下,用户为挖矿而进行刷交易量的行为只是纯粹为了获得平台币收益,这类交易本身并无实际意义,无法体现交易行为的价值,交易所的核心价值也因此被削弱。

2. 平台币缺乏实际价值,价格普遍下跌

“交易即挖矿”挖掘的是交易所的平台币,大部分交易所的平台币实际上并无实际价值,只是为了推出“交易即挖矿”模式而发行的TOKEN。这种做法会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平台币无论如何被炒高,最终都难逃暴跌的命运。而一旦平台币暴跌,用户将会大量流失,交易所也会随之黯然退场。

3. 老牌交易所的反击

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老牌交易所都不希望看到一个新交易所站在自己的头上。在FCoin推出“交易即挖矿”模式后,三大老牌交易所也开始采取行动,相继加入了“交易即挖矿”模式或开启了平台分红模式,甚至成立了交易所联盟。这些举措都是针对“交易即挖矿”做出的应对措施。要想真正动摇老牌交易所的地位,难度依然很大。

4. 模式的泛滥,失去吸引力

“交易即挖矿”是一种易于复制的模式,一旦FCoin将其炒热并尝到了甜头,那么“交易即挖矿”就会成为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必备选项。随着“交易即挖矿”模式的普及以及各地的平台币层出不穷,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和吸引力。

交易即挖矿:一场注定失败的革命

综上所述,这次“交易即挖矿”的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

五六财经认为,“交易即挖矿”虽然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可以帮助新交易所快速积聚用户,并为交易所带来大量流量,但它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交易所发展模式。在“交易即挖矿”模式下产生的刷交易量性质的交易,对于交易所的长期发展并无益处,没有实际落地和流通性的平台币等同于空气币,这些都是违背交易所核心价值的表现。

1、“交易即挖矿”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成长方式

在“交易即挖矿”模式下,新交易所迅速扩张,但基础薄弱,发展方向偏离正常轨道,使得新交易所交易量和用户数量虚高,但实际实力不足。一旦老牌交易所发起反击,新交易所将难以抵挡。

2、“交易即挖矿”背离了交易所的核心功能

“交易即挖矿”仅仅是一种片面的发展方式,使得交易所过于侧重盈利和拉新,而忽视了交易所的核心功能——作为交易信息平台的作用。用户更加关注平台币的涨跌,而忽视了交易所的政策、发展和生态建设,使得交易所的价值和功能被严重削弱。当交易所过于关注如何为自身和用户带来更高的收益,而不是提供安全、高效、便捷、全面、优惠的交易体验时;当用户留在交易所的原因仅仅是手中的平台币,而非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时;当用户只追涨跌而不关心交易所的政策和发展时,最终,“交易即挖矿”无法为用户带来满意的收益,只能走向失败。

交易所的健康发展,何去何从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找到一个合理的交易所发展模式呢?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交易即挖矿”带来的教训和听取交易所从业者的见解,来寻找一个相对可行的答案。

交易所的发展应该是平衡而全面的,真正的顶级交易所通常都有完善的战略布局。

“交易即挖矿”实际上让投资者和交易所的关系全部集中在平台币上,这种局面已经严重失衡。因此,五六财经认为,一个好的交易所营销方案不应该以牺牲交易所的长远发展为代价,交易所在获取用户和交易量的同时,应注重交易所的生态建设以及平台币的实际落地。将平台币与交易所的发展紧密相连,并使交易所的发展与用户的回报密切相关,这才是更健康的。

这就是“交易即挖矿”带给我们的交易所健康发展的思考。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曾与bitget交易所创始人陈恒立先生进行过深入探讨,陈先生作为一名交易所从业者,他的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交易所的经济模型比技术代码更重要

陈恒立表示:“根据我在创建bitget的经验,我认为交易所应该由懂得金融的人来制定策略,不懂金融的人会让交易所变成赌场。”这一点我深表赞同。在他看来,许多交易所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他们将平台币用作赌注,自己充当庄家,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赌博,最后让自己成为赢家。

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只是一种捞快钱的手法,不利于数字货币市场的发展。交易所需要一个健康完整的经济模型,能够无缝融入数字货币市场,与用户、项目方形成良性互动,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将用户利益和用户体验作为交易所的核心

陈恒立认为,交易所必须与用户建立紧密的联系,未来的顶级交易所应该是能够真正保护用户利益的交易所。交易所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