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钟薛高被执行81万元_钟薛高售价低至2.5元 价格急速“缩水”背后是否涉嫌欺诈?

2024-03-06 20:18 来源:网络

最近钟薛高被执行81万元_钟薛高售价低至2.5元 价格急速“缩水”背后是否涉嫌欺诈?事件在热度非常高,为大家准备了完整关于钟薛高被执行81万元_钟薛高售价低至2.5元 价格急速“缩水”背后是否涉嫌欺诈?事件的所有相关内容,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这方面的情况,请持续关注本站!

钟薛高被执行81万元_钟薛高售价低至2.5元 价格急速“缩水”背后是否涉嫌欺诈?

钟薛高售价低至2.5元 价格急速“缩水”背后是否涉嫌欺诈?

近日,网络热门话题——钟薛高再次引发了大众的关注。在这个购物平台上,钟薛高雪糕的销售价格已经降至最低,其中包括即将到期的产品,甚至只需2.5元一根,这使得许多消费者感到惊讶,他们表示并未想到钟薛高的利润空间如此之大,感觉受到了欺骗,直呼:“钟薛高不仅是刺客,还欺负顾客。”实际上,钟薛高近年来负面新闻不断,从“雪糕刺客”到欠薪传闻,再到股权被冻结,甚至被列入“被执行人”,这个昔日的“网红”钟薛高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崩溃。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最新消息,钟薛高又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金额为818,106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在此之前,钟薛高已被曝光股权被冻结,涉及冻结的股权总额约为3500万元。根据天眼查的信息,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近期新增3条股权冻结记录,这些被执行的股权涉及到钟薛高旗下的三家公司。企查查数据显示,这三个公司分别是殊趣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盘箸有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钟嘉(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均为钟薛高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股权冻结金额分别达到2000万元、1000万元和500万元。这次股权冻结将持续到2027年2月5日,执行法院为浙江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法院。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钟薛高首次遭遇股权冻结。2023年12月,钟薛高就增加了4条股权冻结记录,执行法院全部为上海铁路运输法院,被执行的公司分别是上海钟远有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钟嘉(深圳)食品有限公司和橘猫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冻结的股权总额接近500万元。

钟薛高于2018年3月创立,名称寓意着“中国的雪糕”,创始人林盛的目标是要打造“中国最好的雪糕”。自问世以来,钟薛高凭借独特的瓦片形状和高昂的价格,从众多冰淇淋品牌中脱颖而出。2018年的“双11”,钟薛高推出了售价高达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据说这款雪糕采用了珍贵的粉色巧克力为原料,经过大师精心调配,成本就要40元;短短15小时内,2万根雪糕就被抢购一空,让钟薛高一夜成名,被誉为“雪糕界的爱马仕”,成为了年轻人们竞相追捧的网红雪糕。

然而,风头一时无两的钟薛高并没有实现长久的成功。近年来,钟薛高的势头明显减弱,“双十一”排行榜和头部直播间的身影也不再出现,线上的销售渠道似乎也在逐渐抛弃钟薛高。到了2023年下半年,钟薛高陷入了欠薪风波,社交媒体上有许多自称曾经在钟薛高工作过的网友曝料称自己被钟薛高拖欠工资,而在职员工也面临着工资延期发放的问题。截止到2024年3月5日,记者发现,钟薛高的官方微博账号的更新时间停留在2023年8月22日,官方小红书账号的更新时间停留在2023年9月14日,官方抖音账号最近的一次更新时间为2024年3月1日。

近年来,钟薛高在价格方面经历了多次下降。然而,钟薛高被批评为收割消费者的“智商税”。过去,钟薛高无疑配得上“雪糕界的爱马仕”这一称号,作为雪糕界的贵妇级高端产品,钟薛高从一开始就定位在轻奢高端市场,“高端原料”是它的招牌特色。

2023年3月,钟薛高推出了名为Sa’Saa的雪糕,相比于平均售价为13至18元的钟薛高产品,Sa’Saa的定价仅为3.5元,但这款新低价的雪糕在市场上反响平平。

更为严重的是,一直注重品质的钟薛高在品质问题上多次出现问题,甚至涉及虚假宣传。例如,声称“只选用吐鲁番盆地核心葡萄种植区特级红提”的宣传内容,但在检测报告中显示该红葡萄干的规格等级为散装/一级,这构成了虚假宣传;声称“其原材料曾获得国际奖项并与全球机构联合研发、中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全球研发机构联手开发全球近十台的生产设备制作”等,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声称“只选用日本薮北茶”的老树北抹茶雪糕,实际上是采用了鸠坑、龙井、薮北树等多种茶叶嫩叶制成;声称“不加一滴水、纯纯牛乳香”的内容,但产品配料表中明确注明含水量,这也暴露出了问题。

2021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指出,网红“钟薛高”突然引起了广泛关注,监测期间共收集到关于钟薛高的负面信息38,439条。

网红产品的附加价值和高溢价使得很多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往往并非看中商品本身,而是购买了一种“参与感”和“新鲜感”。然而,当网红热度消退后,商品自身的价值就会显现出来。当钟薛高频繁降价也无法挽回品牌的颓势,消费者开始反思过去花费重金购买的产品到底值不值得?现在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以前的高价产品,是不是说明过去交了“智商税”?如果产品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是否会对消费者构成欺诈?

实际上,像钟薛高这样过于网红化和高端化的品牌,很容易打破雪糕市场的正常价格体系,特别是那些涉及虚假宣传和价格大幅波动的产品,会让整个雪糕市场最终陷入价格畸形的趋势。然而,钟薛高降价反映了其产品与之前相比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点呢?

四川省绿色食品协会、成都市食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任伟维认为,从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追求更高的利润”无疑是商业存在的本质,“没有哪个企业不想赚钱。不想赚钱,可以去搞慈善机构,不必搞企业。”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消费者自然更希望产品性价比高,价格更加合理。此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具备较高盈利能力的企业,才能推动企业和行业更好地发展。有时消费者会觉得价格和产品质量不成正比,实际上是品牌溢价的问题。

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任伟维认为企业首先要给出合理的价格,因为企业面对消费者需要保持长期发展的观念,让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产生长期认可。不能因为当前的产品或工艺独一无二,凭借一定的创新性和稀缺性就拼命捞钱,成为“暴利公司”。后续由于模仿、竞争等因素导致价格下跌,从“神坛”跌落,消费者就会明白背后的利润逻辑,进而对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大打折扣,这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企业要想成为一个百年品牌或优秀的品牌,就必须坚持长期主义,不过分赚取超出产品应有价值的部分,这部分价值既包括产品价值,也包括品牌价值。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通过渠道、营销等方式尽可能提高利润,只有提高经营收入和利润,才能加大投入用于创新研发,只有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才能围绕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值,形成良性的循环。

任伟维表示,类似钟薛高这样的企业前期投入较大,只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降价让消费者发现了所谓的“价格差距”如此之大。实际上,这些年来,钟薛高在产品和品牌上的投入以及各种尝试的成本都是普通消费者无法看到的,所有这些成本都必须体现在价格上。从钟薛高这种高毛利率的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只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消费者需求的价值,无论是直接价值还是情感价值,只要创造出一些价值,消费者才会愿意购买,企业才能赚到想要赚到的钱。

如有新闻线索,请欢迎向我们报料。一旦采用,将给予相应的稿费。报料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ihxdsb,或者报料QQ:3386405712。

上述就是关于钟薛高被执行81万元_钟薛高售价低至2.5元 价格急速“缩水”背后是否涉嫌欺诈?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