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经济日报:怎么看数字货币的本质和作用

2024-04-12 15:07 来源:网络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全球金融创新如潮涌动,其中facebook(现更名为Meta)推出的数字货币项目Libra(已更名为Diem)尤为引人注目。此私人数字货币的诞生,不仅引发了国际金融界的深度关注,更促使众多国家央行加速官方数字货币的研发进程。究其原因,各国担忧一旦Libra(Diem)演变为超主权货币,可能侵蚀甚至架空本国货币发行权及金融监管权,对本土金融体系构成潜在风险。

重新审视货币本质

1. **商品货币论**:主流经济学教材大多秉持“商品货币论”观点,认为在实物交换不便、效率低下之际,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应运而生。历史上,牲畜、金银、宝石等实物曾充当货币角色,而后纸币取代实物,银行货币及电子支付接踵而来。货币职能涵盖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及世界货币等。金银因其便携、可分割、价值稳定的特性,在某一历史阶段成为最重要商品货币。随经济扩张与信用创新,货币形态趋于简化抽象,政府逐渐垄断货币发行,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打下基础。
2. **债务货币论**:“债务货币论”则质疑商品货币论,主张货币源于并体现债务关系。支持者指出,商品与货币可互换,但商品间无法直接交换,暗示货币并非商品。该理论引用历史记载,阐述货币起源于债务凭证的流通,即货币承载原始债务人的承诺,对持有者意味着可兑现的特定权益。

货币本质的双重解读

1. **两论互补**:“商品货币论”有力解释了具备内在价值的实物货币,“债务货币论”则对无实质价值的符号货币有独到见解,二者或从不同视角揭示货币本质。
2. **货币本质概述**:综上,货币本质可理解为在一定范围内被公众普遍接受、用于衡量经济活动价值的共识规则或方法的象征,蕴含对未来价值索取权的共识。货币形态随制度与技术演变,既可是实物,也可是符号,其认可程度可源自习俗约定或法律规范,适用范围取决于达成共识的成本。在市场经济中,当交易扩展至信息不对称严重、信用风险难测时,无实质价值的符号要成为货币,须满足特定条件。

数字货币面面观

1. **Libra(Diem)的货币属性**:分析Libra(Diem)的运行机制与技术原理后,虽其基本具备货币本质及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核心职能,但在技术共识、规则共识及安全共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且潜在风险尚难精准评估。故Facebook的数字货币蓝图实现之路仍充满挑战
2. **数字货币发展趋势**:面对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各类数字货币的层出不穷,全球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已就数字货币法定化发展达成共识,视其为大势所趋。

小标题四:我国数字货币政策应对

1. **稳步推进研发**:我国应审慎推进数字货币研发,逐步优化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流程与功能。
2. **构建区域联盟**:利用央行数字货币技术,与我国经济紧密关联的国家合作开发多国区域数字货币,形成数字货币联盟,优先使用区域数字货币。
3.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主动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组织关于数字货币监管规则的讨论,力图在其中发挥更大影响力。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怎么看数字货币的本质和作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