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中式汉堡还能卖得动吗_爆火一年后,中式汉堡还卖得动吗?

2024-04-18 09:50 来源:网络

中式汉堡还能卖得动吗_爆火一年后,中式汉堡还卖得动吗?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式汉堡还能卖得动吗_爆火一年后,中式汉堡还卖得动吗?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中式汉堡还能卖得动吗_爆火一年后,中式汉堡还卖得动吗?

爆火一年后,中式汉堡还卖得动吗?

作者 | 阿肉

编辑 | DR

封面图片 | 《刑侦日记》

想象一下,你发现小区附近的快餐店突然转变风格,从售卖汉堡变为提供小锅牛肉,你可能会像我一样暗自嘀咕:潮流真是瞬息万变,今日盛行西方,明日便转向东方。

毕竟,汉堡属于西式快餐,而小锅牛肉则是地道的中餐。在餐饮业日益细化的今天,两者虽有一定联系,但也相差甚远。

然而,商业战场上的变化往往既神奇又实际。

据窄门餐眼数据,近期,西贝莜面村旗下的“贾国龙中国堡”所有店面已关闭,部分直接停业,其余二十几家则转型,摇身一变成“小锅牛肉”餐厅。

去年,这家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命名的中式汉堡店在北京开设了53家分店,一度规划年内在全国开设300至500家。然而,短短一年,故事戛然而止。

社交平台上的“贾国龙中国堡”已无法找到。(图/窄门餐饮)

对于“关店风波”,西贝方面回应称,贾国龙中国堡已升级更名为“龙堡”,并重新布局,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作为试点,探索下沉市场。

大众点评显示,目前“龙堡”已在呼市开业,继续保持西贝餐饮的中档定位,平均一个汉堡售价约25至30元,与贾国龙中国堡相似,接近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品牌,稍高于专注中式汉堡的塔斯汀。

呼市首间的“龙堡”人均消费为26元。(图/大众点评)

实际上,自2015年起,西贝就开始在快餐领域不断尝试。“中式汉堡”已是其继燕麦工坊、酸奶屋后的第八次快餐尝试。贾国龙曾在采访中承认,只有快餐才能推动西贝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然而,中式汉堡市场竞争激烈,拥有强大背景的贾国龙中国堡却在京不到一年即撤退,令人颇感意外。

这可能预示着,经过一年的快速发展,中式汉堡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从空气馍到龙堡,从首都到省城

去年,中式汉堡的故事拉开序幕。

2023年,塔斯汀引领的中式汉堡以其高性价比在国内引发了一场“西餐中作”的热潮。贾国龙中国堡适时加入,搭上了这股潮流的列车。

在此之前,“贾国龙中国堡”已有前身。2022年11月,同样是北京,贾国龙推出了空气馍。不久后,空气馍转变为“贾国龙中国堡”,全面进军中式汉堡业务。

接着,53家“贾国龙中国堡”在北京二环以外的购物中心遍地开花。如果不是看到“西贝旗下品牌”的标识,一般人很难将其与“西北菜领导者”联系在一起。

不论是嫩蛋外婆菜堡、爆炒黄牛肉堡还是酒焖红烧肉堡,贾国龙中国堡的风味仍带有浓厚的“西贝风格”。

无论是“中国堡”还是“龙堡”,其气势都与低调的西贝莜面村形成鲜明对比。(图/小红书@81年的老大爷)

从“空气馍”转行“中国堡”,并非完全改头换面。官方信息显示,贾国龙中国堡的汉堡面包源自浙江桐庐的特色小吃酒酿馒头,与空气馍是同一食材。

有消费者告诉新周刊记者,她觉得“中国堡”的口感尚可,尤其是外婆菜嫩蛋堡独具特色,炒蛋和酒酿馍都很蓬松。但她认为,比起“中式汉堡”,它更像是肉夹馍的中式小吃。

然而,选择在京开店,意味着要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较高下,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

在西贝莜面村之后,贾国龙急需打造一个副线品牌。(图/贾国龙微博)

现在,贾国龙中国堡撤离京城,表明西贝可能押注失误。

对于餐饮品牌而言,更换赛道并无不可。毕竟,中式汉堡先驱塔斯汀最初是做比萨的。只是西贝的一系列动作让人困惑。

在北京,瞬间转型为“小锅牛肉”的店铺让食客措手不及;而推出主打现烤现做的“龙堡”虽广受好评,却失去了之前的特色卖点,不得不与遍布街头的“塔斯汀”们竞争,同时,维持中档价位使其在价格上缺乏优势。

这究竟是“中式汉堡”还是“肉夹馍”呢?(图/小红书@大兴事儿君)

毕竟,视觉上看,中式汉堡与我们熟知的肉夹馍并无太大差别。而将“地摊小吃”卖出洋快餐的价格,无疑是一场挑战。

“馒头夹菜”的中式汉堡,是个虚假概念?

相比于此刻才下沉市场的“龙堡”,一开始就瞄准县城的“塔斯汀”在过去两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这个当前中式汉堡的代表,堪称“县城包围城市”的典型。

2018年,塔斯汀提出“重新定义汉堡”,开启了大规模扩张。2023年3月中旬,塔斯汀全国门店超过3500家,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同年8月,塔斯汀在北京开设首家门店,迅速赢得都市白领的喜爱。

截至2024年2月,塔斯汀门店数量已增至7000余家,一年内实现翻倍,被誉为“汉堡界的蜜雪冰城”。

受塔斯汀影响,楚郑、林堡堡、花堡旦等大量中式汉堡品牌涌现,就连一些老牌炸鸡店也开始在招牌上添加“中式汉堡”标签,包括西贝在内的快餐巨头也纷纷涉足。

在这股潮流中,“国潮”成为了吸引流量的关键。各品牌在口味、营销故事和店面装饰上下足功夫,力求贴近“中式”的定义。

例如,塔斯汀主打的“中华面点制作工艺”现烤汉堡面包,正是利用了一个极具“中式”特色的概念,直击消费者追求新鲜的需求。而林堡堡这类新兴品牌,则凭借唤起童年记忆的“鸡蛋汉堡”,成功打出情感牌。

将鸡蛋汉堡做得干净卫生,是林堡堡的一大亮点。(图/小红书@十四呀)

中式汉堡的兴起,也得益于其更高的性价比。

尽管今天的9.9元是否能买到一杯咖啡尚不确定,但在塔斯汀,你可以用同样的价格购买两个炸鸡汉堡。只需几十元,你就可以在丁顿、林堡堡等新型汉堡店尽情享用,加上电商平台的优惠,实现比洋快餐更具性价比的“汉堡自由”。

社交平台上关于中式汉堡“穷人套餐”的分享指南。(图/小红书截图)

然而,中式汉堡在迅速扩张后,问题逐渐显现。

比如,产品定位和招牌菜品的高度雷同。

多数中式汉堡店依旧沿袭西式炸鸡汉堡的做法,即使在最受欢迎的塔斯汀汉堡中,销售最好的仍是“香辣炸鸡堡”这类西式汉堡。这让人疑惑,所谓的“符合中国人口味”的中式汉堡,是真的“中式”,还是只停留在炒作概念的阶段。

由于汉堡炸鸡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进入门槛低,众多投资者和连锁餐饮品牌涌入,除塔斯汀外,其他中式汉堡品牌也在努力突破百家。仅2023年,奥丁顿、楚郑、林堡堡等品牌就获得了融资。这些新兴汉堡品牌多发源于沿海省份的二三线城市,以此为中心,逐步向周边省份的二三线城市拓展。

大量资本涌入,新品牌层出不穷,导致该领域陷入内卷。

在价格战后,很多品牌开始显现出疲态。同时,成本控制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有人发现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汉堡店质量控制变得不稳定,关于“半熟预制菜”的疑虑困扰着那些为平价汉堡欢欣鼓舞的食客。

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在快餐店吃到生肉的问题。(图/小红书截图)

龙堡退回省城,给中式汉堡敲响了警钟。

如同新中式烘焙和新中式茶饮一样,经历过大规模扩张后,各个品牌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保持创新能力。尽管继续沿用“馒头夹小炒”的模式是中餐品牌熟悉的舒适区,但随着花样增多,如“爆炒黄牛堡”、“臭豆腐堡”等奇异产品相继出现,中式汉堡遭受的质疑也随之增加。

无论中式还是西式,美味始终是首要标准。与其在名称上玩花招,不如先确保口味,品尝自家的“招牌汉堡”是否真正好吃。

审校:遇见

运营:鹿子芮

排版:蒋佳宏

参考:

[1] 异军突起的中式汉堡,真能征服“中国胃”?/半熟财经

[2] 西贝上市:不只是缺钱的问题/新浪财经

关于中式汉堡还能卖得动吗_爆火一年后,中式汉堡还卖得动吗?的内容小编就阐述到这里了,希望本篇的信息能够解答大家目前的疑问,想要更多最新的内容记得关注多特软件站哟!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