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数字人民币:跨境之旅与全球化探索

2024-04-30 16:25 来源:网络

近期举行的2024年第二届数字人民币发展策略会议圆满落幕,吸引了包括苏州市长三角数字金融产业研究中心、数字人民币研究院等超过20家知名研究所、银行及金融机构参加,各方就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与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探寻产业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数字人民币:跨境之旅与全球化探索

中国企业“出海”,数字人民币崭露头角

随着中国企业纷纷拓宽海外市场,一股“出海”热潮兴起。在这个背景下,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企业,对于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需求日益迫切,这无疑为数字人民币铺设了一条全新的商业道路。

国内市场应用实践

在国内市场上,各行各业的店铺正逐步将数字人民币纳入支付选项,如在健身美容等行业推出的预付费消费模式中,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进行预付款管理,实现消费者实际消费后,在满足特定执行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将预付款项划拨给商家。借助电子钱包和区块链技术,有效防止了预付型消费中商家挪用资金、携款潜逃等问题,同时也要求商家具备相应的资质保障消费者在消费前的资金支出,进而实现营业收入的时间延迟。

海外市场开拓与跨境应用案例

在国际市场方面,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大宗商品交易已成为其核心应用场景,例如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在2023年10月27日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完成了我国首单国际原油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同年12月22日,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实施了首次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贵金属交易结算的黄金交易。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对全球86个国家央行关于CBDC态度的调查,超过90%的央行已涉足央行数字货币议题,并有超过80%的国家或经济体期望实现CBDC支付系统与现有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目前,尼日利亚、巴哈马、东加勒比、牙买加等多个国家已正式推出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约20%的央行预测会在六年内推出此类数字货币。

“货币桥”助力数字人民币走向世界

数字人民币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凭借区块链技术特性,确保了交易的高效、安全与可追溯性。在全球贸易中,数字人民币主要用于两大应用场景:一是跨境支付,相比传统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提供更快到账、可追溯且成本更低的优势,显著提高了跨境贸易支付效率与安全性;二是跨境清算,采用数字人民币作为清算工具,简化了跨境交易清算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

当前,中国正通过“双边合作”与“货币桥”两种模式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双边合作模式依靠与中国央行与其他国家央行或金融管理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推进跨境应用试验,支持境外个人客户开设数字人民币钱包并在境内消费,同时支持海外企业与内地企业间的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然而,此模式因需逐一对接两国央行或金融管理机构,推广速度相对较缓。

另一方面,“货币桥”项目作为一种多边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清算平台,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倡议发起,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同参与创立。该项目旨在构建multi-CBDC平台,提供给所有参与者直接连接网络,参与央行可在平台上发行和交换各自CBDC,这既扩展了数字人民币在零售领域的跨境消费场景,也有利于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并促进了中国外贸转化率的提升。

银行业务创新推动跨境数字人民币应用

数字人民币作为现金的数字形态补充,降低了公众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各大银行围绕同业合作、财政支付、医疗医保教育培训社保公积金缴税、信贷投放、公共支付等领域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农业银行更是特色推动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涵盖了农业贷款发放、涉农资金定向使用及乡村治理积分应用等功能。

尽管2023年的数据显示,数字人民币钱包数量与交易金额均呈倍增态势,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银行披露信息来看,中小银行涉足甚少,大型银行在数字人民币领域的步伐依然局限于国内,对外贸领域的探索力度明显不足。目前,交行和农行在外贸探索中已取得一定成绩或有望取得突破,其中交行依托上海自贸区的强劲结算需求,较早构建起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金融服务体系;农行则通过建设对“一带一路”提供金融服务支持的“农银跨境撮合通”服务平台,创新推出海关“单一窗口”融资申请服务功能,有效提升了对外贸企业的线上融资服务水平,业内专家认为,在“单一窗口”建设中,数字人民币作为常用外贸货币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挑战与发展前景

虽然数字人民币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用户需求不明晰、国内政策未明确、国际金融合作难、基础技术存疑等因素,这些因素制约了数字人民币的大范围商业推广。比如,现行国内政策尚未明确数字人民币在钞票与汇兑等方面的划分规则。目前大行实行数字人民币与人民币1:1可逆兑换,而在跨境应用中,人民币存在钞买钞卖和汇买汇卖之间的价格差异,若无明确规定兑换汇率和牌价,数字人民币交易可能存在套利空间。

同时,国际金融合作困难重重,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影响了国际金融稳定,各国央行数字货币使用和体系尚处初级阶段,应用受到场景、地域、额度等多重限制,阻碍了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另外,数字人民币基于区块链技术,交易速度低于传统支付平台,这意味着在竞争支付宝、银行卡用户时,必须具备更具吸引力的特质。

尽管如此,总体来看,货币的核心不仅是技术,还包括用户的共识。因此,科技进步提高货币使用效率的同时,更要增加数字人民币的附加价值。

适应国际贸易新业态的趋势

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将进一步扩围,涵盖更多地域和规模。目前搭建的数字人民币货币桥项目已覆盖了香港、东亚、中东、北非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部分欧洲国家和地区也成为观察员单位。预计未来数字人民币将以货币桥的形式建立起更多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桥梁。随着数字人民币与其他央行数字货币互操作的频率和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可应对外贸去美元化的趋势,也将带动人民币系列在国际市场地位的提升。

数字人民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央行信用,能全方位满足国际贸易新业态的需求。在疫情后经济恢复期,外贸已成为复苏的关键力量,传统贸易与数字贸易结合,能在再次出现类似疫情等黑天鹅事件时确保国际贸易的正常运作,还能构建包含供应链、金融机构、客户等所有参与者的链路体系,实现信息集中、整合和统一化运行,让供应链、贸易、金融资源等资源实现一体化运行。

展望未来,数字人民币或许能达到类似于国际信用证的效果。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均有风控体系,买家担忧付款后无法收到货物,卖家担忧发货后无法收回尾款。在传统贸易行为中,商业银行作为买卖双方的担保人,代为收款交单,以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信用证方式独立于买卖合同,体现了银行的信用。当两国形成数字货币贸易体系后,数字人民币概念可以取代银行在贸易中的角色,实现类似国际信用证的效果。例如引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买方可以预先将货款“存放并冻结”在钱包内,并设定完成合约所需的条件,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验证,一旦达到条件,则自动执行合约,将买方的“钱”划转至卖方的钱包中。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