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四川马兰币:中国机制铜币瑰宝及其丰富品种探析

2024-05-01 14:01 来源:网络

自古以来,四川马兰币便在中国机制铜币领域占据领军地位,不仅是四川铜元领域的名誉标志,同时也是中国铜元整体版块的一大亮点。如今,即使是普通的马兰币品种,市场价值早已非同寻常。

四川马兰币:中国机制铜币瑰宝及其丰富品种探析

马兰币的历史纠葛与诞生背景

四川马兰币曾一度被误认为虚构货币,直到后来经考证确认,该币种起源于民国7年(1918年)。当时,云南总督唐继尧接替蔡锷,发起反对袁世凯的护法运动,率护国军入驻重庆,并主持召开了滇、川、黔三省联军会议,担任联军总司令。唐继尧酷爱将自己的头像铸于钱币或徽章之上,以彰显其赫赫战功。

独特艺术性与历史意义并存的马兰币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盛事,重庆铜圆局铸造了一款独特的纪念币,正面镌刻五瓣大梅花与唐继尧肖像,背面则饰以马形图案,直径33毫米,厚度2毫米,主要用于赠礼用途。这款马兰币自民国7年(1918年)至民国17年(1928年)左右持续铸造,主要产地为成都铜圆局与重庆铜圆局。

马兰币作为民国初期四川军阀混战时期的代用货币大量发行,不仅具有流通功能,更蕴含着高超的艺术性。对于马兰币的多样面貌与其深层含义,仍有待收藏爱好者们共同探索与挖掘。

那时,由于国内军阀战争导致中央货币流通受阻,部分区域甚至与外界经济往来隔绝,使得国家货币无法进入。在这种背景下,民间势力、地方豪富或有权势者纷纷出手铸造临时代用币,以解交易燃眉之急。

马兰币丰富多样的品种与珍稀版本

四川马兰币品种繁多且不乏精品。如“低首马”背兰花五文型,既有黄铜又有红铜版本;“低首马”背兰花白铜五文型;“低首马”单面五文型等等。其中,1924年至1926年间铸造的“低首马”背篆书“德淳制赠”五文型马兰铜币尤为珍贵,因其系黔军军阀杨德淳担任重庆铜元局局长期间特制馈赠的纪念币,存世极少。

此外,还包括“低首马”背“石束兰”银质五文型,此种银质马兰币稀缺异常;“低首马”背多叶菊花白铜五文型,推测为张民岩在成都造币厂厂长任上所铸,寓意美好;以及各种不同特征与材质的“低首马”、“回首马”系列等稀有品种,每一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艺术审美价值。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