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追太阳的86岁院士_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半个世纪“追太阳”

2024-05-07 12:11 来源:网络

追太阳的86岁院士_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半个世纪“追太阳”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追太阳的86岁院士_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半个世纪“追太阳”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追太阳的86岁院士_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半个世纪“追太阳”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半个世纪“追太阳”

阳光时常洋溢着笑容,然而偶尔也会流露出厌烦、烦躁甚至是愤怒的情绪。年逾八十的汪景琇用风趣的语言,在数百名中小学生的面前分享他眼中那个既熟悉又神秘的“太阳与人类家园”。

汪景琇,这位赫赫有名的太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资深讲席教授,他在太阳活动区向量磁场结构与演化的研究,以及太阳活动机理和太阳小尺度磁场特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自1978年投身太阳研究领域以来,汪景琇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了将近半个世纪。除了科研之外,他还乐于与充满活力的学生们一同欣赏日出日落,一同品味屈原对太阳的颂赞,引领大家一起探寻太阳的魅力。

2023年10月20日,汪景琇院士在北京八中京西附属小学进行了主题为《太阳与人类家园》的讲座。这张图片由新京报记者王远征拍摄。

“踏足梦寐以求的科学圣殿”

“春天来临,一丛丛马蔺犹如一片片深绿色的翡翠,点缀在山脚、溪边和小径旁。待到春风催开漫山遍野的杏花、桃花和梨花时,马蔺也绽放出它独特的紫蓝色花朵,天空飘浮着白云,碧绿的田野上镶嵌着宛如紫蓝宝石般的色彩……”这是汪景琇的兄长汪景瑛笔下描绘的美丽故乡——汪景琇的出生地,辽宁抚顺。

1944年5月,汪景琇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排行第四。他的祖父和父亲皆有教书育人的经历,汪景琇成长在一个富有书香气息的家庭,自幼便展现出了出众的阅读天赋,并且勤奋好学。1963年,年仅19岁的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自小学起就树立起“成为科学家”的坚定梦想,“我要去北大读书。”

家庭背景的影响使得他在选择专业时十分慎重,“我所选的专业是地球物理,如果不是有别的因素,我可能会首选原子核物理。”

从抚顺来到了北京,汪景琇对未来六年的大学生涯(彼时北京大学理科的学制为六年)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曾写下了一首名为《走进北京大学》的诗篇,“告别了北国迷人的雪夜和依恋的山野春光,迈向那庄重的青年时代,那广阔的 生活海洋,怀抱激情、欢笑与幸福,承载着年轻人金色的理想,肩负着祖国交付的神圣使命,走进我最为向往的科学殿堂。”

正如马蔺等待春风般,汪景琇在大学期间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类知识,数学和物理是他最为热衷的学科。他热爱阅读,未名湖畔的第一图书馆和钟亭都留下了他刻苦钻研的身影。这段时光也成为他至今仍念念不忘的“最佳读书阶段”。

1969年,在上山下乡的浪潮中,汪景琇完成了大学学业;紧接着于1970年3月,他被分配至辽宁抚顺清原县。接下来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汪景琇先后在此全身心投入农村中学教师和气象站观测员的角色。

直至1978年,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的消息,汪景琇对于科学研究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得益于在北大的坚实知识基础,他顺利考取了北京天文台的硕士研究生。

此后,他又攻读了博士研究生,并在中国科学院担任研究员,实现了从小立志“当科学家”的梦想,“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在大学期间能够真正学习科学知识的时间并不充裕,因此一旦拥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便倍感珍贵。”

汪景琇院士亲笔书写给学生们的寄语。图片由新京报记者杨菲菲摄

“我们中国学者丝毫不逊色他人”

“银河中有约三千亿颗恒星,太阳只是其中极为平凡的一员。然而同学们要注意,越是平常,它就越关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深入了解太阳后就会明白恒星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一次面向学生的科普讲座中,汪景琇阐释了太阳研究的重要性。

实际上,汪景琇走上太阳研究的道路带有几分“偶然性”。“考入硕士研究生后,由于我对恒星、太阳、星系和宇宙学等领域了解不多,觉得太阳距离我们较近,加上我之前在农村做过五年的气象员,太阳与天气、气候之间的关联较为紧密,所以我选择了太阳物理。”

“研究生课程的学习相当艰难。”汪景琇回忆道,许多授课教师都是大师级的人物,讲课水平极高,但他因本科时期的基础不够扎实,面对诸多挑战,“例如理论物理这门课程,我在本科期间并未学过,而现在要学习研究生级别的理论物理,起初确实遇到了困难。”然而,授课教师、彭桓武院士并没有因为学生缺乏相关基础而降低教学标准。

汪景琇克服了学习、语言等方面的困难,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做出了一些创新性研究,与导师在国内期刊上共发表了三篇文章,这也使得他在读研之后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太阳物理研究在国际上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1983年,汪景琇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

在那里,他成功测量出太阳表面最小可测磁元的磁通量,与导师史忠先先生共同完成了加州理工学院磁像仪的校准工作,还利用该校先进的观测设备对太阳进行了深入观测。在为期一年半的访学期间,汪景琇真实地触摸到了太阳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这段经历也令他深刻体会到,“我们中国学者在学术成就上一点都不会比其他国家的学者逊色。”

1984年10月,汪景琇结束了访学返回国内,同时也将国外先进的太阳物理研究成果带回了中国。此后,汪景琇促成国家天文台与加州理工学院的合作,启动了“日不落的联测”等研究项目,组织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专题学术会议,逐步推动中国太阳物理研究融入国际太阳物理研究的主流之中。中国的太阳物理研究也因此逐渐迈向国际前沿。

“矢志不渝,无怨无悔”

“每当地球上出现极光时,其实是太阳的一次爆发,或者说,太阳打了一个喷嚏。有的小朋友可能会想,既然太阳打个喷嚏,地球上就能出现这么壮观的极光景象,那么是不是可以让太阳多打几个喷嚏呢?”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年晚会——“2024科学跨年之夜”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十几位顶尖科学家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为全国人民献上了“2024年第一堂科普课”。汪景琇便是其中之一。

汪景琇还参与了“院士专家讲科学——2023年科学教育特别行动”、出任北京市大峪中学科学教育校长、参加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评审活动等。尽管他的日程安排紧凑,科研和指导学生等工作满满当当,但只要涉及到为孩子们做科普,汪景琇总是抽出时间,而且饱含热情。

2023年10月20日,汪景琇院士为一位同学签名。图片由新京报记者王远征摄

在“2024年第一堂科普课”上,汪景琇提到,他从事太阳研究已有四十余年,硕士导师史忠先先生对待科学的精神给予了他极大的启发。“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绶琯院士,以其报效祖国的信念、赤诚的情怀,照亮了我人生前进的道路,所以他们的科学精神不仅值得我去传承,还要用来教导我的学生。”

他对科普工作的责任感很大程度上源自导师王绶琯院士的深远影响。在接受采访时,汪景琇特意展示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2014年,是我国射电天文学的开创者、LAMOST项目的发起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在参加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评审活动时,与学员们亲切交谈的照片。1999年,王绶琯倡导并联合60位著名科学家发起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旨在培养“未来杰出科学家”。

“当我看到已经九十多岁高龄的尊敬导师,依然出席青少年俱乐部‘科技实践’的评审活动和俱乐部委员会的会议,我深感愧疚。”汪景琇如是说道。自此,每逢接到俱乐部评审活动的邀请,哪怕是在周末或是需要耗上一整天时间,他都会如约而至,“尽管我也同样忙碌,但始终坚信‘矢志不渝,无怨无悔’。”

1965年5月,年仅21岁的汪景琇在北京大学写下了诗歌《我愿意》,“我愿意 终生工作在实验室里 默默地勤奋耕耘 直到停止呼吸……我愿意 一生一世不停息 洒尽青春的血汗和泪水 去浇灌科学的园地……”

2024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办公室里,已年近八旬的汪景琇如同往常一样坐在办公桌前,孜孜不倦地分析数据、撰写论文。

从孩提时代的梦想成为科学家,到青年时期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求学,再到数十年如一日地潜心于太阳研究领域探索,并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普工作,汪景琇就如同他一生研究的对象——太阳,用知识的光辉

关于追太阳的86岁院士_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半个世纪“追太阳”的内容小编就阐述到这里了,希望本篇的信息能够解答大家目前的疑问,想要更多最新的内容记得关注多特软件站哟!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