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AI“复活”技术:边界、挑战与伦理拷问

2024-05-07 23:23 来源:网络

随着科技的进步,AI“复活”技术日益引人关注。借助该技术,仅需少量影像和音频资料,即可令逝者在数字世界中“再现”。然而,围绕这一现象出现了诸多争议与疑问。

AI“复活”技术:边界、挑战与伦理拷问

AI“复活”技术的边界在哪里?

AI“复活”是一种深度合成技术的应用,尽管取得了某些进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效果参差不齐。业内专家指出,众多企业涌入该领域,在法规尚不明晰的情况下带来了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民法典均强调须取得被编辑者的单独同意,特别是对于逝者,必须征得近亲属的许可。此外,对于私人和公共领域的界限,法律也应采取“不管私用、严管公用”的原则,同时,针对逝者的“数字遗产”继承权及相关规范仍有待明确。

“数字永生”能否实现?

AI“复活”被划分为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和“数字永生”三个阶段。然而,学者们普遍认为,当前技术难以实现真正的“数字永生”。AI虽能在外观和声音上模拟人,但在复制个体情感和思维模式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段伟文指出,AI“复活”的质量受限于数据量,目前仅能形成表象的数字映像,无法接近拥有逻辑智慧的真实人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永谋则认为“数字永生”是一个伪命题,技术上无法复制人类大脑的复杂活动,所谓“数字克隆人”仅是对个体在网络留痕行为的模仿,无法等同于真实的个体。

技术与思念如何和谐共存?

AI“复活”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复杂思考。一方面,技术让人们在数字空间中的记忆得以永久化,但也带来了超大数据存储的挑战和阶层化的记忆特性。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闫宏秀指出,这种技术可能导致情感上的竞争关系,所谓的“数字永生”不仅争夺现实资源,还可能稀释我们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逝者通过数字形式“复活”可能会重构乃至取代原有的记忆,可能造成新的伤害。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AI“复活”技术的双重影响,既要认识到其在情感疗愈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要警惕其潜在的消极效应和伦理风险。

总之,面对AI“复活”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技术的边界、可能性及其对社会伦理的挑战,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确保技术的安全、合理与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要深刻反思人类的本质、记忆的意义以及未来人机协作的新模式。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