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一座百年钢厂见证中塞铁杆友谊_特稿丨中塞“铁杆”友谊是怎样炼成的

2024-05-08 15:06 来源:网络

今天给各位分享一座百年钢厂见证中塞铁杆友谊_特稿丨中塞“铁杆”友谊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现在开始吧!

一座百年钢厂见证中塞铁杆友谊_特稿丨中塞“铁杆”友谊是怎样炼成的

特稿丨中塞“铁杆”友谊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与塞尔维亚之间深厚的“铁杆”友谊源于长久以来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经历。两国人民的手紧紧相握,心中满载着特殊的情感纽带,这份深情厚谊超越时间和空间,历久弥坚。

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战略指引下,中塞关系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坚定支持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坚决支持各自所选择的发展路径。两国间的务实合作硕果累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日渐丰富,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在持续深化。

2024年3月6日,一列客运列车穿越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的贝诺段,跨越贝尔格莱德萨瓦河大桥(图片来自新华社记者任卫云拍摄的无人机照片)。

塞尔维亚和中国这两个重情重义的民族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尽管地理位置相隔遥远,两国之间的深厚传统友谊和特殊友好情感却是用血泪与生命铸就的。塞尔维亚谚语中有言:“朋友是时间的果实”,而中国人则常说:“日久见人心”。自从两国建交以来,中塞友谊之花经受住了风雨洗礼,两国间的关系因为历史命运、政治理念、民族情感的深度交融和共鸣,孕育出了深深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在中国,塞尔维亚被誉为“塞铁”,“铁”这一词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深厚友谊的高度评价和真挚情感。

中国民众对塞尔维亚电影《桥》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耳熟能详;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关键期,塞尔维亚人民的成功实践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提起中国足球迷最熟悉的外国籍教练,米卢的名字必定榜上有名;而像贝尔格莱德红星足球队、网球巨星焦科维奇以及在NBA赛场上崭露头角的约基奇等塞尔维亚运动员也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

1999年,当北约轰炸南联盟时;2008年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2014年塞尔维亚遭遇严重洪水灾害;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在这一次次危难时刻,中塞两国人民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汶川地震后,塞尔维亚第一时间向中国捐赠了大量的救援物资;新冠疫情肆虐期间,中国专家团队携带救援物资第一时间抵达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前往机场迎接,与中国专家一一碰肘致意,并在五星红旗上深深一吻,展示了两国人民深厚的情谊。

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中国和塞尔维亚始终并肩同行,用明确的言语和实际行动表达并践行对彼此的支持。中国坚定支持塞尔维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塞尔维亚始终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始终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两国在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方面不断扩大深化,中塞友谊的内涵日益丰富,如同钢铁一般坚固耐用。

2023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来访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活动(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在中塞友好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关于“百年钢厂新生”的故事成为了两国“铁杆”友谊的最佳例证。始建于1913年的斯梅戴雷沃钢厂是塞尔维亚唯一的国有企业钢厂,但因其市场和转型等问题一度陷入困境,甚至面临倒闭的命运。2003年,一家美国钢铁公司接管了这家钢厂,然而并未使其重现生机。2012年,美国公司撤资,塞尔维亚政府以一美元象征性的价格回购了这座曾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的钢厂。

2016年,斯梅戴雷沃钢厂迎来了转折点。中国河钢集团收购了这座连续亏损七年之久的钢厂,成立了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简称河钢塞钢),这也是中国钢企首次收购海外实体企业。

仅仅半年多的时间,河钢塞钢便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成为了中塞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项目。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塞尔维亚真正开始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上取得成效,正是得益于与中国开展的合作。

河钢塞钢执行董事宋嗣海透露,截至2023年,河钢塞钢生产粗钢达到112万吨,实现产值7.9亿欧元,经营状况持续稳定。河钢塞钢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2023年单位粉尘排放均值仅为36.3毫克/立方米,低于欧盟标准的40毫克/立方米,其厂内环保指标优于斯梅戴雷沃市区。此外,河钢塞钢秉持“效益本地化”原则,将收益用于自身发展与创新,例如助力当地小学配备了具有冷藏功能的配餐车等。

河钢塞钢副组长米洛什·武莱塔在2021年入职后,感受到了公司带来的活力和变化,他说:“如果把公司比喻成一艘船,那么和谐融洽的关系就像是船只前进的桨。在国际形势动荡的背景下,公司提出的五年、十年规划给予了我们安全感,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和自身的未来,也让我们的工作更具计划性,有了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感觉。”

十多年来,中国与塞尔维亚的友好务实合作催生了许多如同河钢塞钢这样的明星项目,并逐渐落地生根。这些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塞尔维亚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见证了并推动着中塞“铁杆”友谊不断向前发展。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欧洲首座大桥——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于2014年底竣工通车,成为塞尔维亚近70年来在多瑙河上新建的第一座大桥。

——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的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建设已经接近完成,其中贝诺段(贝尔格莱德至诺维萨德)已安全平稳运行两年,极大地方便了沿线居民出行。诺苏段(诺维萨德至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边境)已于2023年4月25日实现铺轨贯通,总体工程进度已经超过80%。

——中国企业承建的欧洲第一条高速公路——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已经通车,该公路将成为塞尔维亚通往黑山出海口最为便捷的重要通道。

——中国紫金矿业集团于2018年收购了濒临破产的塞尔维亚国有矿场博尔铜矿后,在短短半年内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并通过绿色改造改善了博尔市的环境问题。

自塞尔维亚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来,塞尔维亚成为最早与中国进行全面经济合作的中东欧国家之一。2009年,两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2016年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自2017年起,中塞互免签证协定正式实施,使得更多的中国游客得以踏上这片西巴尔干的土地,深入了解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塞尔维亚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的伟大事迹,同时感受到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这位“铁杆朋友”的热烈欢迎。

2023年12月28日,塞尔维亚邮政局在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发行了一套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中国主题邮票,并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当日发布的邮票图片记录下了这一刻(图片来自新华社记者王韡拍摄)。

如今,在贝尔格莱德街头,路牌上的中文标识,中国文化中心周边的孔子大街和中塞友谊广场等元素,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中国人都感到无比亲切。

众多实实在在、富有友谊的故事诠释着中国和塞尔维亚之间“铁杆朋友”、“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以及“友也者,友其德也”的深厚内涵。奔腾不息的多瑙河流淌见证着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的进程。

有关一座百年钢厂见证中塞铁杆友谊_特稿丨中塞“铁杆”友谊是怎样炼成的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还想更多这方面的信息的小伙伴,记得收藏关注多特软件站!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