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隐翅虫为何这么毒_比眼镜蛇毒液强15倍,可严重灼伤人体皮肤,隐翅虫为何这么毒?

2024-05-12 03:04 来源:网络

隐翅虫为何这么毒_比眼镜蛇毒液强15倍,可严重灼伤人体皮肤,隐翅虫为何这么毒?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隐翅虫为何这么毒_比眼镜蛇毒液强15倍,可严重灼伤人体皮肤,隐翅虫为何这么毒?

比眼镜蛇毒液强15倍,可严重灼伤人体皮肤,隐翅虫为何这么毒?

毒隐翅虫,图片源自Alvesgaspar。隐翅虫毒素的秘密

对于隐翅虫的相关资讯有一定了解的人会知道,隐翅虫体内含有的血淋巴液pH值在1至2之间,呈现强酸特性,然而实际上人类胃酸的pH值更低,却并未对我们自身造成损伤。(补充说明:实际上,浓硫酸的腐蚀性强并非源于其酸性,而是其脱水性和高度氧化性的作用。)

因此,隐翅虫对我们造成危害的本质原因并非其酸性强弱,而是其毒素,特别是其中最具致命性和普遍性的一种——毒隐翅虫素(Pederin)。下面是毒隐翅虫素的化学结构图像。

毒隐翅虫素是一种包含两个四氢吡喃环的酰胺类化合物。事实上,隐翅虫身上真正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化合物并非强酸,而是呈现出微弱的酸性。此毒素可通过人工合成方式获取,如图所示(来源:Ericholm)。

作为一种已知最为复杂的非蛋白质昆虫分泌物,毒隐翅虫素虽具有较弱的抗菌性,但对于真核细胞却展现出极高的毒性。正因如此,它不仅能伤害人体皮肤,还曾有记录显示,某些误食隐翅虫的捕蝇草也因此枯萎,因为植物同样是由真核细胞构成。

许多人谣传吞食隐翅虫或许无恙,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只会加剧损害,因为其毒素不会被胃酸分解或吸收。

既然提及毒素,读者可能好奇其毒性究竟有多大。目前关于毒隐翅虫素的研究并不多,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其毒性超过黑寡妇蜘蛛毒素,其致命性约为眼镜蛇毒液的15倍,仅需1ng/ml即可抑制DNA及蛋白质的合成。

每只隐翅虫体内毒素含量可达其体重的0.025%,若毒素直接注入血液,即便体型仅几毫米的隐翅虫也可能携带有致死剂量的毒素。此外,毒隐翅虫素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即使在沸水中也不会失效,一般情况下其毒性可持续至少10个月,风干后甚至能维持长达8年的毒性。

那么隐翅虫是如何获取这种毒素呢?令人惊奇的是,隐翅虫本身并不能合成毒隐翅虫素。这种毒素存在于隐翅虫的血淋巴中,是因其体内共生的细菌——某些假单胞菌产生的。实际上,只有部分雌性隐翅虫体内存在这种共生菌,未携带该共生菌的雄性以及无此共生菌的雌性隐翅虫则主要产生另一种毒素——拟毒隐翅虫素(Pseudopederin)和毒隐翅虫酮(Pederone),以及少量的毒隐翅虫素,通常这些毒素是通过母体受精卵传递给下一代。

无论是在共生菌的生产过程中,还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毒隐翅虫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都会产生毒素。值得注意的是,毒素并不需要在隐翅虫死亡时才会释放,只需对其施加压力,隐翅虫就会自动释放毒素。此外,有些报告显示,它们有时也会主动释放毒素,导致人们仅仅被隐翅虫触碰就可能留下疤痕。

正如之前所述,毒隐翅虫素能够阻止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即阻碍有丝分裂的过程,因此目前已被视为潜在的抗癌疗法,并已在实验鼠身上得到验证,证明它能延长携带各类肿瘤的实验鼠的生存期。

结语

隐翅虫有显著的趋光性,因此我们在熄灯使用手机时很容易吸引到它们。一旦发现是隐翅虫,切记不可用手拍打,而应将其吹走。然而,有时我们并未察觉到隐翅虫的存在,只是因为感受到皮肤上的瘙痒而本能地拍打它们,此时应立即用冷水和肥皂清洁受伤处。

尽管隐翅虫十分恐怖,但我们必须指出,这一科目的甲虫对于我们来说通常是益虫,它们能消灭农田里的害虫。所以,鉴于它们的有益性质和剧毒,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伤害它们!

以上就是多特软件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隐翅虫为何这么毒_比眼镜蛇毒液强15倍,可严重灼伤人体皮肤,隐翅虫为何这么毒?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