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文物里的烟火人间_从钟鸣鼎食到人间烟火——漫谈文物中的饮食文化

2024-05-17 23:31 来源:网络

近日文物里的烟火人间_从钟鸣鼎食到人间烟火——漫谈文物中的饮食文化消息关注度非常高,想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最新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出有关这方面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深入了解!

文物里的烟火人间_从钟鸣鼎食到人间烟火——漫谈文物中的饮食文化

从钟鸣鼎食到人间烟火——漫谈文物中的饮食文化

吴妍瑾博士的文章揭示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兴趣。饮食作为贯穿古今人类生活的基本且至关重要的行为,不仅构成了各个时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而且在中国古代,人们对饮食有着深厚的见解。《礼记·内则》中提到四季饮食调理的原则,倡导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烹调,反映出古人的养生理念,同时也寓含着与天地自然相融合的哲学思考。古代人民围绕饮食开展了诸如耕种、狩猎、歌舞等活动,这些活动映射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和民风民俗。同时,饮食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尚书》将其列为“八政”之首。

跨越历朝历代的文物和文献记载,展现了古人如何通过饮食活动来传达愿景和讲述各种宏大的叙事,同时透过众多留存的图像和器具,我们可以洞察古人对饮食之道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西周时期的“钟鸣鼎食”,到现代生活中平凡的人间烟火,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当我们品尝鱼肴时,或许可以联想到宋朝餐桌上的西湖鱼;享受烤鸭之时,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汉代厨师从悬挂架上取下的鹅脯……

在中国古代,饮食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更承载着礼乐文明的展示。那时的餐具和酒具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同时也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礼器,体现出庄重和神圣。比如《礼记·礼运》中提到,“夫礼之出,始诸饮食”。西周时期形成了“钟鸣鼎食”的礼仪制度,不同阶层的人在宴会上使用的食材和器具严格遵循礼制规定,伴随着钟鼓音乐演奏。而在汉代,饮食的丰富多样以及饮食习俗的细节,在现存的文物中得以生动展现,例如四川东汉墓中的庖厨俑展示了汉人重视饮食生活和“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两汉时期,随着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带来的中外交流,新的农作物和食材纷纷引入,汉代的土地所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在庄园经济中,许多关于“怎么吃”、“吃什么”的图像和器物留存了下来。汉代画像砖和石刻画中有大量关于舂米、捕鱼狩猎、酿酒、采盐等生活场景的表现,以及宴饮之后的乐舞、游戏等内容,如成都羊子山2号墓出土的东汉观伎画像砖,展现了宴会结束后欣赏歌舞的场景。

唐代饮食文化的一大变化是会食制的兴起和发展,取代了之前的分餐制。这种围坐共享食物的方式反映了唐朝民族交融、社会开放的特点,以及高桌大椅的使用对生活习惯的影响。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宫乐图》呈现了中晚唐时期权贵们宴饮的会食情景,其中包括盛装的仕女围坐在壶门大案周围,以及他们享用羽觞饮酒的画面。

宋代的饮食文化更加精致细腻,展现出浓厚的平民化色彩,得益于商业的繁荣和社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女性厨娘在宋代尤其受到欢迎,她们的技艺如宋代厨娘宋五嫂烹调的鱼羹,甚至流传至今。宋代的女性厨娘形象在河南偃师酒流沟宋墓出土的一套四幅厨娘砖刻拓片中得到体现,砖刻生动描绘了一位宋代厨娘从洗手整冠,到烹饪煮茶,再到清洗餐具的全过程。

明清时期,饮食文化达到了顶峰,尤其是明朝江南地区追求美味佳肴蔚然成风,文人士大夫在追求精致雅致饮食的同时,也开始撰写饮食著作。明清时期的饮食活动特点是制作精巧、分类细致、场面宏大,其中宫廷饮食尤为奢华,例如清代的“百叟宴”、“千叟宴”和“满汉全席”,体现了贵族在饮食上的极度讲究。明清时期四大菜系的形成,则标志着区域饮食文化的系统化,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喜好。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不仅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也是中华民族生活智慧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

上述就是关于文物里的烟火人间_从钟鸣鼎食到人间烟火——漫谈文物中的饮食文化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