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人生病了才知道人多力量大_真生病了才会知道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 今天

2024-05-23 15:50 来源:网络

近日人生病了才知道人多力量大_真生病了才会知道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 今天消息关注度非常高,想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最新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出有关这方面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深入了解!

人生病了才知道人多力量大_真生病了才会知道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 今天

真生病了才会知道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 今天

真正生病的时候,人们才能深刻理解到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含义。昨日,我和我的丈夫特意请假陪父亲去医院就诊。

那天,由我丈夫驾车带我们前往医院,但附近停车场异常紧张,他只能先把我们父女俩放下,然后去较远处找停车位。接着,我用轮椅推着父亲前行。

虽然自认为已经是个坚韧的女性——曾在我分娩时,自己爬到病床上协助其他产妇按摩腹部,但在推动轮椅这件事上,我却显得尤为艰难。父亲身高174厘米,体重超过170公斤,每当遇到地面仅两厘米的高度差,推行轮椅就变得寸步难行,仿佛总有阻碍。当我试图用力冲刺时,又感觉轮椅像是被绊住一般。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只要我推轮椅稍显吃力,父亲就会挣扎着起身自行行走。

在X光室门外,我注意到另一位男士或许也遭遇了重创,他的下肢戴着支架,明显骨折,双脚严重肿胀。他看起来较为年轻,大约四五十岁,身形比我父亲更为魁梧,估计体重在180至190斤之间。因为他的下肢无法移动,所以需要三个人合力将他从平板车上转移到检查床上。其中两名壮硕的年轻人和一位同龄女子(可能是他的妻子,负责拿物品、办理手续、付款及提供援助)都在照料着他。

目睹这一切,我对丈夫感慨道,这就是为何说只有生病的时候,人才会懂得何为力量的强大。也许这时有人会建议,等到年老时可以请护工帮忙。

然而如今医院的情况是,骨科护士的日薪高达200元,且并非一对一服务。整间病房仅有三位中年女护士,却要照应三四十位病人,而并无男护士。关键时刻,往往是三位护士携手合作才能完成病人的转移。她们所能提供的不过是帮病人翻个身,烧顿饭,倒个便盆,或者帮你拨通护士站的电话。

病患的心理慰藉、签署手术同意书、缴纳医疗费用、办理各类手续等工作,则往往需由家属亲力亲为。而在急诊科和住院大厅里,大多数患者身边都会有一到三位家属陪伴。就算像我这般频繁出入医院的人对此流程早已熟悉,依然会有些许手忙脚乱的时候。

我心中暗想,将来我老去的那一天,青壮年人口日益稀少,若每位病人都需要一名陪护,那么专业、长期陪护型的护士显然难以成为多数患者的首选。想要满足如此巨大的人力资源缺口,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恐怕将会飙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除非我们能够借鉴80后、90后和00后群体所成长起来的幼儿园和养老院式的集中管理模式。不过即便这种集中管理相对便宜,它可能仍不足以满足每个人详尽周全的需求,甚至在广度上也会有所欠缺。

从当前80后、90后和00后一代年轻人对于医疗服务态度的高要求、对家庭成员心理支持的需求、对病房硬件设施的选择以及对细节的关注等方面可以看出,待到我们老去之时,恐怕很难再适应如五六十后的那一代人那样宽泛而又“忍耐”的保健模式。

还值得一提的是,我曾告知父亲,在上海看病就医其实并不见得比老家贵多少,甚至可以说是相差无几,或者更低。因为医院周转速度快,很多辅助用药都无法使用。但对患者而言,医保报销之后,最大的开销反而是饮食、住宿、交通、护理费以及家属误工损失的费用。

若是罹患较为严重的疾病,需要带着孩子跨地区求医,加之住院排队等候床位的时间,前后加起来可能需要花费一两周的时间。期间异地就医所产生的餐饮、交通等各种费用也不容小觑。

人生在世,只有在健康时,才会真切地意识到那些自然而然的生命活动——行走跳跃、呼吸笑闹,是多么的宝贵。这便是“人多力量大”的深刻体验#家庭经历分享# 医院亲身经历# 家庭内部经历#

关于人生病了才知道人多力量大_真生病了才会知道什么叫做人多力量大 今天的内容小编就阐述到这里了,希望本篇的信息能够解答大家目前的疑问,想要更多最新的内容记得关注多特软件站哟!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