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便士的渐行渐远 —— 英国货币体系的演变与通胀的阴影

2024-06-07 15:31 来源:网络

数百年来,英国货币体系的复杂性考验着民众的算术能力,一镑二十先令,一先令十二便士,加之四分之一的法新,构成了往昔的货币迷宫。简化之声不绝于耳,直至克里斯托弗·雷恩早在17世纪就预见了十进制的便捷,而这一变革终于在1971年实现,法新与先令退出舞台,便士迎来了新生,却也埋下了消逝的伏笔。

**历史的车轮**

随着1961年法新的淡出和1971年十进制改革的推行,英国货币步入现代化。然而,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些改革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通货膨胀如潮水般汹涌,便士的购买力遭受重创,昔日的流通主角如今几乎成了累赘。物价的飙升迫使市场重新审视定价策略,便士的实用性被进一步边缘化。

**疫情与通胀的双重打击**

疫情不仅加速了无现金支付的普及,现金交易占比骤降至14%,较十年前近乎腰斩,手机和银行卡成了交易的新常态。与此同时,通胀的猛增迫使商家调整策略,传统的“魅力定价”渐行渐远,零和五成为价格尾数的新宠。便士在超市货架和咖啡店里,越来越显得多余。

**铸币的黄昏**

政府通过铸币获得的利润——即铸币税,如今也成了难题。国家审计署揭示,英国皇家铸币厂在硬币制造上连年亏损,印证了便士存续的经济合理性正逐渐丧失。2022年的便士铸造量与十年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预示着它的末路或许不远。

综上所述,便士正步法新的后尘,缓缓走向历史的尘埃。随着社会变迁和技术进步,曾经不可或缺的小额硬币渐渐失去了它的舞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便士将不再是钱包里的常客,而两便士硬币也可能紧随其后,共同成为货币史上的一个注脚。时代的洪流,总是无情地淘洗着过往的痕迹,留下的,是对未来货币形态的无限遐想。

便士的渐行渐远 —— 英国货币体系的演变与通胀的阴影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