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145天救助后鲸鱼海棠重回大海_145天,鲸鱼“海棠”重回大海

2024-06-03 23:56 来源:网络

145天救助后鲸鱼海棠重回大海_145天,鲸鱼“海棠”重回大海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145天救助后鲸鱼海棠重回大海_145天,鲸鱼“海棠”重回大海

145天,鲸鱼“海棠”重回大海

清晨6点左右,2024年5月26日,科研船“利洋358”驶抵了适宜放生的深海区域,成功地让短肢领航鲸“海棠”重返海洋。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首次成功救治并放归搁浅的短肢领航鲸。

2024年1月4日,在海南三亚以东70海里,水深达500米的地方,一只名为“海棠”的雄性短肢领航鲸因受伤搁浅而被送入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接受救治。这只隶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鲸鱼是在1月3日在三亚海棠湾被发现并得到多部门协作救援的。

同一天,即2024年1月3日,三亚海棠湾,一头雄性短肢领航鲸不幸受伤搁浅,救援团队立即展开救援行动(王程龙/图)。最初,“海棠”因为肺部感染和虚弱,在水中面临翻覆溺亡的风险,幸亏超过百名志愿者自发接力,24小时不间断地在救助池中扶持它。

在专业保育员和热心志愿者精心的护理和救治下,“海棠”的状况逐渐好转,从无法维持自身平衡到能自行游动进食,从刚开始需要医疗池内的输液与检查,到后来能在户外大型水池进行野生化训练。

从2024年1月8日起,动物营养师开始将药物注入鱿鱼体内,用于“海棠”的药物投喂。初期治疗主要以抗炎补液、保肝、养胃止血为主(王程龙/图)。直至1月5日开始进食,1月9日实现独立游动,1月18日肝功能恢复正常,1月23日可以自主下潜,到4月27日血液检测结果显示正常。“海棠”的体长由最初的3.6米增长至3.7米,胸围也从1.9米扩大至2米。

经过几个月的康复,到5月7日,经多位专家考察论证,“海棠”已经掌握了自主觅食、识别同类等独立生存技巧,符合野外放归的标准。因此,决定将其送往深海实施放生。

从1月8日至5月26日,“海棠”重归大海的日子,人类与它共同度过了145个日夜。在此期间,为了给予“海棠”更大的活动空间,潜水员清理了新的救助池内的藻类和其他杂物(王程龙/图)。

放生前,“海棠”身上安装了定位信标,以便后续追踪其在大海中的活动情况(王程龙/图)。5月25日,“海棠”被转移到三亚港务局码头,装载于“利洋358”科考船上,准备前往距三亚市70海里的海域放生(王程龙/图)。在此之前,专家们已经在5月7日评估确认“海棠”具备放生条件(王程龙/图),志愿者也在这一天更新了放生计划(王程龙/图)。

当天,“利洋358”科考船载着“海棠”向目的地出发,船上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详细讨论了放生的具体步骤(王程龙/图)。放生后,志愿者使用无人机实时监控回归大海的“海棠”(王程龙/图)。

王程龙 张茂

责任编辑 郑洁 方迎忠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45天救助后鲸鱼海棠重回大海_145天,鲸鱼“海棠”重回大海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