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人社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明确指出,将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身份认定限制,并调整机关公招的年龄上限;同时,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鼓励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
取消或减少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近年来,应届生的身份含金量不断增加,初衷是为了给大学生创造更有利的就业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加快了就业节奏,缩短了择业时间,给那些因各种原因错过招聘季的学生造成了较大压力。应届生身份只有一次,一旦错过,意味着可能与某些岗位无缘,导致一些学生在职业方向和人生志向上缺乏清晰规划的情况下仓促就业,为未来的成长埋下了隐患。
此外,作出限制的往往是就业市场上的热门单位,他们的录用标准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导致就业市场盲目跟风。一些学生原本有更宽广的职业视角和丰富的人生规划,如游历增长见识、支教或做志愿者,但因为担心失去应届生身份,不得不放弃这些计划,造成人生的遗憾。
机会向应届生倾斜,使得往届生只能望洋兴叹,一些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这显然不利于单位招聘时择优录取的初衷实现,也不利于人才流动及就业市场的良性互动。根据智联招聘2024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应届生慢就业的比重已达到19.1%。其中不少“慢就业”是自主选择的结果,快未必是好事,慢也未必是坏事。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和职业氛围,不应在时间安排上过于紧凑,这有利于长远的职业规划。“慢”下来,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就业的宽容,也反映了社会理念的进步。
事实上,多个省份已经推出了减少应届生身份限制的措施。有些省份将应届生身份保留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聘考试中,符合规定的毕业生即使拥有工作经历和社保缴纳记录,也有资格报考应届毕业生岗位。企业也在迅速跟进,一些互联网头部企业不再严格卡住毕业时间,为往届生参加校园招聘扫清障碍,这对就业市场是个利好消息。
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后,刚毕业的大学生将与前辈们同台竞技,这对学生的能力和学校的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招聘考试更多考察的是职业潜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这方面无疑更具优势。早一步步入社会的人或许积累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这是优势,但如果忽视了学习,也可能失去竞争力。
总体而言,这一政策的调整旨在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就业环境,推动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