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公立医院告别进口药,背后真相几何?

2025-01-14 16:01 来源:网络

公立医院“告别”进口药,背后真相几何?

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原因、影响与未来展望

近日,医疗行业发生了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结果公布。这次集采异常激烈,众多药企竞相角逐。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原研药竟无一中标。这一变化不仅让患者感到担忧,也让医药行业的从业者们陷入深思。

进口药为何“退群”公立医院?

在此次集采中,价格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国家集采的核心规则是“以量换价”,即通过集中大量采购的方式降低药品价格,从而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对于进口药来说,这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例如,辉瑞的阿奇霉素(希舒美)在市场上价格较高,而国产仿制药的价格仅为希舒美的几分之一。同样,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原研药“格华止”,市场价格约20元/盒,而集采中标价格低至1.29元/盒。巨大的价格差距使得进口药难以满足集采的要求,最终未能中标。

医保支付政策的影响

医保支付方式在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的过程中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医保通常只会支付基准的中选价,超出部分需由患者或医院自行承担。当前推广的DRG/DIP支付方式也促使医院更加注重成本控制,避免使用价格昂贵的进口药。例如,某医院在治疗某一疾病时,按照DRG付费标准,医保支付费用固定,如果使用高价进口药,医院可能会面临亏损风险。因此,医院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集采药品,以确保经济效益。

各方反应:患者、药企和医院的适应与调整

患者的困惑与应对

对于习惯使用进口药的患者来说,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带来了诸多困扰。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对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李大爷是一位多年糖尿病患者,他一直服用进口降糖药,血糖控制得不错。现在公立医院买不到这种药,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好在私立医院、零售药店电商平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但这些渠道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私立医院费用较高,零售药店价格贵,电商平台药品质量和真伪难以保证。

药企的转型之路

进口药企在失去公立医院市场后,纷纷开拓院外市场。他们加大了在零售药店和电商平台的投入,通过合作、营销等方式维持市场份额。例如,阿斯利康与大型连锁药店合作,开展患者教育活动,提高产品认知度。同时,国产药企在集采中获得了巨大机遇,扩大了市场空间。扬子江药业在集采中多个产品中标,覆盖率大幅提高,企业得以扩大生产规模,优化流程,降低成本。

医院的适应之变

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对医院的药品采购和医生用药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医院需要更加严格地筛选集采药品,确保质量稳定。一位内科医生表示,以前开进口药心里有底,现在开国产仿制药需要更加谨慎,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理性看待:进口药退出的利弊分析

积极影响:民生保障与行业发展

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从患者角度看,药品价格大幅降低,减轻了经济负担。例如,高血压患者使用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月费用从90元降至30元左右,一年可节省720元。对于医保资金而言,进口药退出缓解了支付压力,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从产业发展看,这是国产药企难得的发展机遇,齐鲁制药等企业凭借集采带来的规模效应,增加了研发投入,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消极影响:短期不适与潜在问题

不可否认,进口药退出也带来了一些短期不适和潜在问题。部分患者对国产仿制药的质量存在担忧,癌症患者王女士宁愿多花钱也要用进口药。此外,进口药的退出短期内使医院药品选择范围变窄,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罕见病患者可能面临无药可用或用药不便的困境。

展望未来:医药市场的走向

监管升级,保障用药安全

随着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院外市场的药品监管尤为重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零售药店和电商平台的监督检查,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确保患者购买到安全有效的药品。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仿制药质量的监管,建立完善的药品追溯体系,确保药品质量稳定可靠。

研发加速,提升医药实力

鼓励国内药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支持药企创新。恒瑞医药等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未来,应继续保持这种创新态势,研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小编建议,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是一次重大的变革,虽然短期内带来了一些挑战,但从长远来看,将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