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长江首次发现寿命仅几小时的无爪蜉_长江首次发现无爪蜉!“寄蜉蝣于天地”,新物种取名“苏轼”|封面头条

2025-01-28 03:50 来源:网络

今天给各位分享长江首次发现寿命仅几小时的无爪蜉_长江首次发现无爪蜉!“寄蜉蝣于天地”,新物种取名“苏轼”|封面头条,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现在开始吧!

长江首次发现寿命仅几小时的无爪蜉_长江首次发现无爪蜉!“寄蜉蝣于天地”,新物种取名“苏轼”|封面头条

长江首次发现无爪蜉!“寄蜉蝣于天地”,新物种取名“苏轼”|封面头条

### 苏轼无爪蜉:跨越千年的昆虫新物种

2024年1月27日,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在其官微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十大昆虫新物种”的全部候选名单。其中,一种名为“苏轼无爪蜉”的新物种引起了广泛关注。元丰五年(1082年),苏东坡在游览长江北段的赤壁矶后写下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千古绝句。千年之后的2024年,一个全新的蜉蝣物种在长江北段的波涛之下被发现,为了纪念这场跨越千年的缘分,该蜉蝣物种被命名为“苏轼无爪蜉”。

#### 发现背景与命名由来

南京师范大学蜉蝣目课题组成员郑徐弘毅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二个无爪蜉物种,也是长江流域首次发现无爪蜉物种。苏轼无爪蜉的稚虫深居于河底极细腻的泥沙中,身体呈圆筒状,看起来像一只小鼹鼠。它们的三对足高度特化,末端没有爪,这样的足不具备爬行能力,却让它们能高效地穿行于泥沙之中。

郑徐弘毅提到,苏轼无爪蜉的成虫非常娇弱,足和翅都很柔软,成虫的寿命可能只有几个小时。它们于凌晨羽化,在日出之前就能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由于栖息于河底的淤泥中,苏轼无爪蜉能够适应浑浊、缺氧的环境,但这也让采集它们变得非常困难。课题组成员在长江边过滤了数天的泥沙,终于获得了宝贵的稚虫样本,并在实验室中饲养了3个多月才得到了成虫。

#### 生态意义与文化内涵

作为底栖动物,各种蜉蝣的稚虫能取食水中的微生物与小颗粒,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水体,也为各种鱼类、甲壳类动物提供了饵料,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飞向天空的蜉蝣成虫则为许多鸟类提供了食物。成千上万的蜉蝣在几天时间里集中羽化、婚飞,像雪花一般铺满河面,之后又迅速归于沉寂的景象,是河流上的奇观。也许当年的苏东坡真的在长江上曾见过这样的恢宏场面,才发出了“蜉蝣于天地”的感慨。

郑徐弘毅表示:“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不仅孕育了沿途灿烂的文化,更是无数野生动物的家园。苏轼无爪蜉在长江首度发现,不仅在昆虫学上有着重要意义,也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第一大河所蕴含的宝藏。”

#### 命名的浪漫与共识

关于为何将该物种命名为“苏轼无爪蜉”,郑徐弘毅解释道:“‘蜉蝣’一词在大家的印象中,经常和《赤壁赋》中的那一句紧密联系。新种的发现地点又很接近文、武赤壁,我直接就联想到了。我觉得这样命名很有趣、浪漫,包括课题组组长周长发教授在内,大家也都赞同。”

郑徐弘毅补充说:“全世界仅发现了9种无爪蜉蝣,包括苏轼无爪蜉在内的两种在中国被发现。苏轼无爪蜉的学名是Behningia sushii,中文正式名就是苏轼无爪蜉。一个物种只有一个学名,肯定是统一的。中文正式名相对随意一点,但是一般有人翻译过就会继续沿用,也是统一的。”

#### 研究过程中的难忘瞬间

在寻找苏轼无爪蜉的过程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第一次看到它的瞬间。2019年,武汉水生所的同志给了他们一个线索,他们在用采泥器调查底栖生物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稚虫。之后一直想找,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行。2023年初,他们迫不及待地去湖北监利段长江寻找。当时天气寒冷,江滩还有积雪,捞了两整天,直到第二天下午四点半仍然一无所获。最后夕阳西下,他直接放弃了,提完最后一网沙子,拿着抄网向岸上走,到岸边时江水正好把网兜里的沙子过滤得差不多了。绝望的最后一眼,一个仅仅几毫米的低龄无爪蜉稚虫就在里面扭动着,印象特别深刻。

遗憾的是,到现在还没有在野外见到它们的成虫。郑徐弘毅说:“我们仅仅在岸边的一小片区域就有采集到不少稚虫,长江的每个拐弯、泥沙淤积处,宽度有数公里,种群数量难以想象。而且这一物种应该会在每年春夏之交的短短几天内,在每天的凌晨集中羽化,景象一定铺天盖地、非常壮观。可惜到现在也没有见到。”

#### 结语

苏轼无爪蜉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昆虫多样性,也为研究无爪蜉科物种的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提供了新的线索。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也象征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正如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所表达的那样,蜉蝣虽渺小,却承载着无尽的生命哲理和诗意情怀。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有关于长江首次发现寿命仅几小时的无爪蜉_长江首次发现无爪蜉!“寄蜉蝣于天地”,新物种取名“苏轼”|封面头条的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好了,希望大家都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了解事件,后续有更多的消息,小编也会在第一时间更新,记得关注多特软件站哦!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rjfawu@163.com)

閸忔娊妫�
闁插秵鎸�
閸忔娊妫� 閸撯晙缍�5缁夛拷楠炲灝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