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奶茶店都学习这种糖分写法_记者调查:饮料含糖量标注不清,奶茶店“几分糖”无明确标准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 天气转暖,“狂炫饮料”后的甜蜜负担
随着天气转暖,不少人在享受“狂炫饮料”的快感后,却在短短几天内发现体重秤上的数字让人追悔莫及。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由糖类摄入过量引发的健康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控糖”“减糖”“戒糖”等新概念逐渐流行。然而,记者在市场探访中发现,市面上多数瓶装饮料和奶茶店所售饮品的含糖量仍然模糊不清,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 【市场探访】瓶装饮料的“甜度成谜”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居民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应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为了了解瓶装饮料的实际含糖量,记者前往超市进行调查。
在超市货架上,各式各样的饮料琳琅满目。以可口可乐为例,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毫升含糖量为10.6克,这意味着一瓶500毫升的可口可乐含糖量高达53克,已经超过了膳食指南中的建议上限。如果以一块4.5克的方糖为标准计算,这瓶可乐的含糖量相当于11.8块方糖。
另一款450毫升装的美汁源果粒橙,每100毫升含糖量为9.4克,整瓶含糖量为42.3克,约等于9.4块方糖。这些明确标注了含糖量的饮料虽然让人一目了然,但记者注意到,市场上大部分瓶装饮料并未标明这一重要指标。例如,康师傅茉莉蜜茶、水溶C100、雀巢咖啡、红牛等多款受欢迎的饮料均未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明含糖量。
此外,一些奶制品如旺仔牛奶、娃哈哈AD钙奶、简爱饮用型酸奶、味全草莓牛奶和养乐多等也未明确标出含糖量,尽管它们的配料表中显示添加了白砂糖。相反,一些标榜“低糖”或“无糖”的饮料则较为透明地标注了含糖量。例如,统一绿茶的“低糖”版每100毫升含糖4克,喜茶的低糖浓果茶每100毫升含糖4.9克,即使按容量计算,这些低糖饮料的含糖量也接近膳食指南的建议上限。
#### 【饮品店探访】奶茶店里的“X分糖”让人困惑
与瓶装饮料相比,现制现售的奶茶、咖啡等饮品的含糖量更加模糊。不同商家对“含糖量”的标注方式各异,让人眼花缭乱。
登录乐乐茶外卖平台页面后,记者选择了一款名为“热大口草莓桃”的饮料,其糖量选项包括“少甜、正常甜、少少甜、少少少甜、不另加甜”。而在蜜雪冰城外卖平台上,一款“草莓啵啵”饮料的糖度分为“正常糖、七分糖、五分糖”。贡茶外卖平台上的百香果茶甜度则有“标准糖、多糖、半糖、微糖”。
“标准糖”具体是多少克?“微糖”到底有多微?“不另加甜”是否意味着完全无糖?由于外卖平台上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记者决定到线下店询问。
在北三环中路的一家“沪上阿姨”饮品店内,销售人员表示,甜度可以根据顾客的选择调整,但具体含糖量无法解释清楚。记者购买了一杯“椰椰抹茶”,最终得知这款饮品的正常含糖量为10克,但究竟是指一杯还是每100毫升含糖10克仍不清楚。
在白石桥南地铁站旁的一家茶百道饮品店内,销售人员解释说:“三分糖就是一点点。”但“一点点”到底是多少?销售人员也难以给出确切答案。她进一步解释,每杯饮料的比例是机器预先调配好的,选择全糖时会在饮料机上选择“15”,但这个单位是什么(克或毫升),销售人员也不确定。
为了让记者更直观地理解,销售人员用纸杯接了一点糖浆展示:“看,三分糖就是这么一点点。”
#### 【他山之石】上海拟为含糖饮料设“红橙绿”标识
关注健康的网友曾呼吁,饮料中的含糖量能否像其他营养元素一样明确量化标注。新加坡早在2022年12月30日就宣布实施饮料分级制度,根据每100毫升饮料中的含糖和饱和脂肪量,将饮料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用不同颜色标识区分,帮助消费者识别健康饮品。
在中国,上海也在探索类似的做法。2023年年底,上海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的制作样式及设置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该意见稿提出设立“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红色标识)”、“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提示标识(橙色标识)”和“饮料选择指导提示标识(绿色标识)”。红色标识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橙色提醒“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绿色标识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帮助消费者优化消费选择。目前,这些标识已在上海市150余家含糖饮料售卖场所试用。
#### 【提示】“无糖”不等于“完全不含糖”
需要注意的是,“无糖”并不等于“完全不含糖”。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因此,所谓“不加糖”的奶茶含糖量仍在2.2至7.9克/100毫升之间。
有消费者反映,选择不额外加糖的咖啡仍有甜味。对此,咖啡店工作人员解释称,某些原料本身带有天然甜味,如五常米乳拿铁中的五常稻米。此外,奶茶中添加的芋泥、芋圆、麻薯等材料在制作时可能已加入糖,这些高淀粉类食品容易快速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选择。
市场监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多次提醒,购买食品时不仅要看是否标注“无糖食品”字样,还应综合参考成分表、热量表等因素,并了解产品使用何种甜味剂代替糖类。市面上一些“无糖食品”虽未添加蔗糖,但可能含有木糖醇、山梨醇、麦芽醇糖等替代品,这些替代品能量较低,但过量摄入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不能盲目过多食用。
总之,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应更加理性,关注产品的含糖量和营养成分,以确保健康饮食。
以上就是多特软件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建议奶茶店都学习这种糖分写法_记者调查:饮料含糖量标注不清,奶茶店“几分糖”无明确标准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