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随着寒流持续影响,台湾各地已有78人疑似因强烈寒流导致猝死。自8日寒流来袭后,台当局气象部门数据显示,中部以北地区最低气温骤降至7摄氏度,20个县市发布了持续低温警报。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天寒流仍将持续影响全岛。
据统计,8日凌晨零时至晚间9时,台湾共有78人疑似因寒流猝死,其中台北市有11人最多,其次是屏东10人、台南9人。死者大多为年长者,台中地区接诊的心脏骤停患者中最年轻者为54岁。去年12月中旬至年底,岛内共计587人疑似因寒流突发院外心脏骤停。医疗部门指出,心血管疾病、慢性病患者及嗜酒抽烟的民众均为高风险人群,需特别警惕气温骤降对身体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冬季多发”和“上午多发”的特点。寒冷天气容易引起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黏度增加,从而形成动脉血栓,堵塞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梗死。医生解释,上午时段,体内引起血管紧张性增高的物质增多,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量降低;同时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增加了心肌梗死的风险。
如果出现胸痛、胸闷、肩背部疼痛以及全身出汗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争取在发病后的“黄金抢救时间”——120分钟内得到有效救治。
除了急性心肌梗死,寒潮还可能引发或加重以下几种疾病:
1. 呼吸系统疾病:气温下降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呼吸频率加快,易诱发气道痉挛、呼吸系统免疫功能异常,进而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性呼吸道感染等。
2. 皮肤和关节问题:寒冷天气易造成浅表皮肤损害,形成冻疮,并加重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
3. 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短暂性脑供血不足、脑卒中等。
4. 泌尿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如慢性肾病、糖尿病等也可能因寒冷天气而加重。
三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防护:
2.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3. 户外作业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在遭遇寒潮橙色预警时,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 尽量减少长时间户外逗留,避免户外体力活动。
- 如需外出,尽量选择一天中较温暖的时段,避开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段。
- 特别注意头部和胸腹部的保暖,确保这些关键部位不受寒风侵袭。
希望大家在这段时间里多加注意保暖,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