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火了。火到什么程度?在北京,几乎每隔几周就会有一个大会跟云计算有关。从大型传统软硬件厂商到IT解决方案提供商,直至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把云计算挂在嘴边,似乎企业开口不谈“云”就跟不上产业的发展,甚至在云计算的概念依然“云”蒸雾绕的时候,“云二代”的提法都已经被抛出。
实际上,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云计算还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其基本表现是,每个人对云的定义都不一样!不论是鼓吹者、支持者还是反对者、旁观者,很多人都是在“云”里雾里的情况下就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这场潮流。做网格的、做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做芯片的、做软件托管的、做虚拟化软件的,更有甚者,凡是和互联网扯上点关系的,都声称自己是云计算,这样一来,一大半IT公司就都成了云计算。
甲骨文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曾表示,“云计算”的真实涵义已被业界曲解了,“很有意思的是,现在任何一家科技企业推出新产品后,也不管合适不合适,都会给自己产品贴上云计算的标签。实际上,不少产品与云计算根本就沾不上边。IT产业言必称云计算,甚至超过了女性追逐时装潮流的程度。”
事实上,打造云计算环境,更多的是一种企业行为,企业需搭建一个云计算平台,服务于企业、客户或个人。一个企业,如果仅仅建立起计算中心,就开始炫耀和鼓吹,那就有了大忽悠的嫌疑。当然,这种忽悠都有自己的目的,自由软件(FreeSoftware)运动领袖人理查德·斯托尔曼认为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大型的科技公司大肆宣扬云计算的好处,实际上是这些厂商设置的“陷阱”,目的是引诱企业用户“上套”,使用他们的各种专利性软件,从而导致企业用户的IT支出大幅上升。
尽管云计算产业链尚未完善,但在这种忽悠和炒作的风气之下,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一些IT厂家,已经在云计算的落地上进行了实际性的操作。大家通常在“忽忽悠悠”的情况下花费巨资买了一大堆设备来构建所谓的“云系统”,但实际应用却少得可怜,资源利用率很低,甚至有的连虚拟化都没有实现,这样的投入当然很快便成为一场过眼烟“云”。
实质上,云计算是一种新潮流、新变革,本质是对信息产业、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但其节约成本、节能减排的前提是全社会集中建设计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若进行盲目投资和建设,反而会大量浪费能源并造成资源闲置。
要警惕“云”忽悠。当云计算来临的时候,“用户”才是企业应该首先思考的。云计算的思维并不仅仅在于SaaS技术和SaaS软件,而是要切实找到行业用户的痛点和难点,梳理用户真正的需求,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并且赚钱,实现云和端的有效互动;同时我们还要思考自身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完善整体规划,考虑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抓住云计算的本质,看能否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工作效率,能否为客户创造价值。思考成熟再动手,有效避免被忽悠。
如此,当能拨“云”见日,平步青“云”。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