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对今年1月底,阿里跟工商总局的三天口水大战还记忆深刻。当时,阿里一架吵完,市值一下蒸发了370亿美元,网友戏称相当于跌没了一个京东或三个唯品会。故事的结局是:阿里将配合政府打假,双方握手言和。而事情过去没多久,在国内缠身假货事件的阿里最近又被《华尔街日报》深度报道了,话题还是“假”。
这一次是虚假订单,即淘宝卖家的刷信誉行为。《华尔街日报》对20多位卖家、刷手和电子商务顾问做了调查。文章以杭州创业者某崔先生举例,指出他用刷信誉的方式来为其卖发卡和时装首饰的淘宝店吸引更多生意。
文章里解释了虚假订单的“商业模式”:卖家付费获得虚假用户,刷销售记录,以此让自家的淘宝店排名更靠前。具体方式是,卖家向“刷手”支付订购产品的成本及酬金。刷手下单完成支付,卖家发送空箱子或者小玩意,刷手们则完成“给好评”的动作。WSJ指出,这是虚假广告,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是禁止的。
文章里又举了某刷手团队的负责人王先生的例子。据王先生称,其团队聘请了超过1000名家庭主妇、学生和办公室职员。在去年两大购物节上,王先生的团队在淘宝网及其它电子商务平台上刷了100多万个销量。而除了吭哧吭哧刷记录,卖家还可以“一键买下”高销量和好评记录多的淘宝店。
关于淘宝刷信誉这回事,不仅国内媒体已经有过长期的报道,阿里巴巴也是坦诚承认的。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余伟民表示,2013年淘宝网络安全部门查获虚假交易卖家约有120万家,涉及交易约5亿笔,查获虚假交易买家账号有800万家,交易额超过100亿元。据余伟民保守估计,中国职业刷手约为数万人。
只是,这对美国人来说还是非常新鲜的见闻。特别是《华尔街日报》报道之后,美国投资者对于阿里巴巴的认识会更加全面,也许有些人还沉浸在后者史无前例的成功IPO以及之后多个季度的稳健增长。
阿里这次遭到的曝光不禁让人想起聚美优品。聚美去年5月份在纽交所上市,两个月后即被指出涉嫌知假售假,股价一度跌去三分之二。好在SEC还没有对阿里巴巴正式展开调查,但是,一些集体诉讼恐怕还是免不了的。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