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宣称在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的赶集网,在2015年宣布接受58同城的战略投资,后者以3400万股普通股、4.122亿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赶集网43.2%的股份。
从全球范围来看,Facebook收购Whatsapp、Microsoft收购Skype、Naspers(腾讯股东之一)控股OLX(分类信息网站)等类并购案均可理解为对既有业务和产品的补充,但同模式几近企业之间合并和高比例入股并不多见。当然,类似的案例并非没有,如GrubHub和Seamless的合并等。
在中国,继土豆优酷、滴滴快的的合并案之后,58同城战略入股赶集网再一次让市场振奋。为什么58同城与赶集网的这一交易会在分类信息领域发生?为什么成立10年之久的两家企业,在竞争多年之后,选择在2015年握手言和?
降“内耗”
从成立以来,58同城和赶集网之间就“战争”不断。其中,2011年58同城和赶集网之间的广告大战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用‘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形容也不为过。58是流量生意,广告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方式。先成为行业老大,然后乘胜前进拉开和第二名的距离,这样地位才稳固。”58同城的投资机构代表、华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程章伦曾如此解释广告战的必要性。
58同城在广告战上的大手笔一度让赶集网看似无力应战,在姚劲波看来,58同城的行业地位在广告战后也已然明晰。
然而就在姚劲波做出“我们真的是(用广告)砸透了”不到半年,2014年8月,赶集网宣布新一轮超过2亿美元的融资已经完成,投资方为凯雷和老虎基金。杨浩涌当时就表示,将投入2亿元广告费,其中1亿元用于广告投放,1亿元用于用户补贴。
同月,似乎是为了回应赶集网的举动,姚劲波在58同城二季度的财报会议上公开表示:“我们会激进地投入市场和创新业务,我们不在乎在未来数个季度彻底放弃利润。”
就这样,58同城和赶集网之间的市场成本连年居高不下。曾有媒体引用一位未具名投资者的言论称,58同城和赶集网两家公司目前每年的营销费用都在2.5亿美元左右。
“有时候眼看着好像要死了,又没死,挺难受的。”在赶集网与58同城达成战略合并的媒体沟通会上,姚劲波调侃说。
多位受访者对记者表示,企业之间的联合可以有效降低市场投入,是同类交易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的趋势是中国正在进入以并购为手段来进行重组的阶段,竞争成本过高和资本的推动也是其推动因素。”起源资本合伙人、董事总经理冉立之表示。
“企业之间的联合越来越多,这可能会成为大趋势。以分类信息行业为例, 58同城和赶集网在市场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源,投资人会考虑这种钱花得有没有意义。如果两家企业联合,至少在市场方面就可以节约大量投入。”曾经进行中国分类信息市场调研的百峰集团(Blackpeak Group)北京总监陈忻表示。
占领新市场
如果没有O2O行业的巨大市场诱惑,58同城和赶集网之间的斗争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
“如果只是分类信息领域,再打10年也行,但是现在整个市场已经有很大的变化,我跟老姚看的东西都一样。我们看得更长远,看的东西更大,这是我们考虑合并最主要的原因。”杨浩涌一语道破接受58同城战略投资的根本。
姚劲波进一步解释说:“我们两个合并既节约成本,比如广告费、销售成本,也节约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一些新的业务,比如赶集的赶集好车,我们的58到家。这些新业务成功的概率会随着我们的合并提高,这是除了节约成本以外的另一个好处。”
在没有消耗战的情况下,在主营业务中获得利润的58同城和赶集网都可以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到新业务的发展中。
以58到家为例,该业务为用户提供家政、美甲、搬家等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点评的方式反馈用户体验。
传统PC互联网时期,黄页服务将商家信息在网络上展示,用户自行联系商家获取服务,黄页平台的角色仅为信息中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型业务模式的可能性——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平台可以在撮合交易后对服务品质进行进一步把控。
在这样的模式下,58到家真正实现了对服务质量的把控和对服务提供商的监督,在平台上实现交易闭环。
“在PC互联网时代,58同城只能把握交易的一个环节,现在则可以控制整个交易,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出O2O的市场机会比单纯的信息服务至少大了10倍。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团队希望做新市场的占领者,如果还继续在旧业务中为竞争耗神,某种意义上就是阻止了业务的发展。”程章伦分析说。
58到家的家政服务覆盖着多个高频和低频应用,以此为入口,58同城则可陆续覆盖更多市场。同时,除58到家外,58同城也已经涉足房产、招聘、二手车等垂直领域。
58同城的垂直业务还在继续。“合并以后我们相当于有三块房地产的业务,一个是58同城的房产,一块是安居客的房产(2015年3月,58同城宣布收购安居客),再加上赶集的房产。这些都是中国房地产领域的领先平台,应该说前五席我们占了三席,58和赶集合并以后将成为房地产市场毫无疑问的领头企业,在用户量、效果和交易额方面我们都是最大的。”姚劲波说。
58同城和赶集网在房产、招聘、二手车等领域发力,面对他们的是这些垂直互联网行业的既有玩家。
平台型企业进入不同的行业,既有玩家的固有实力是重大挑战,差异化是必然选择。以房产服务为例,58同城的房产业务将从信息平台转型为服务平台,开放给所有用户、经纪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商。
5月8日,58同城宣布并购中华英才网。此前,58同城的招聘业务主要针对蓝领招聘的细分市场,至此,58同城实现了在全招聘领域的覆盖。
58同城在房产、家政等领域的迅速发展,赶集网在蓝领招聘、二手车方面亦迅速扩张。
“我们认为,创新业务有可能超过分类信息本身,两家的创新业务发展都非常快,不管是58到家还是赶集好车,分出来都是10亿(美金)以上的机会。”杨浩涌说。
整合挑战
58同城对赶集网的期待并不会止步于战略入股。
“58同城这一次战略入股赶集网43.2%是第一步,应该会有第二步的安排。我们希望未来58同城和赶集网是一个整体。另外,即便现在,58同城也是赶集网最大的股东。我们的目标是整合到一起。”姚劲波说。
58同城和赶集网两家企业中,赶集网看重技术,58同城在市场方面。联合之后,如何兼顾两个企业的基因、避免核心团队流失是58同城需面对的挑战。
“合并之后,要么1+1>2,打价格战的不打了,甚至形成一定的垄断,让公司的活力更强;1+1<2的情况也很多。”冉立之分析说,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仍将面对企业文化、核心团队流失等挑战。
“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是由一两个创始人一手建立起来的,他们在公司的个人影响力非常大,因此,创始人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方式是投资人在尽调过程中比较关注的。”陈忻对记者表示。
58同城的底气,在于整合方面的经验积累。2015年3月,58同城宣布以2.6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安居客。
“58同城不是第一次做这种合并,不久前我们刚刚并购了安居客,安居客也有1000多名员工,我们进去的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我们进安居客两个多月是非常好的,安居客员工的感受和整体协同效应都可以看到,我有信心跟赶集之间可以磨合地很好。”姚劲波表示。
姚劲波透露,赶集网有望通过成立整合委员会的方式,更好地应对企业文化和两个团队的整合。
58同城与赶集网的联合也得到了投资人的支持。
“两边的投资者比我们两个人更着急地推动这件事。”姚劲波说。
从投资人的角度,两家的合作可以让资本更多地用在新业务上,而非浪费在争相投入到市场费用。
“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利益,取决于他们在什么阶段进入公司。如,赶集的投资人中,此前寄希望于赶集上市的,会比较看重估值。投资人关心回报,换股投资的情况下,会关注持有股票的成长型以及什么时间可以退出。”一位投资人分析。
相对于部分早期投资人作为小股东在交易过程中的影响力较弱,大型财务投资机构和产业基金则有能力对交易给予更多支持。与58同城认购赶集网43.2%股权同期进行的,是腾讯斥资4亿美元、以每普通股26美元(相当于52美元每ADS)的价格认购了58同城的新发股票。
“在这种战略入股交易中,全部投资人基本还是在寻找一个方向。比如58同城战略入股赶集网,很大程度上还是看姚劲波和他团队的领导能力,能否把信息业务带到下一个台阶。”其中一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58同城和赶集网的合作,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一切有待时间检验。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