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手机移动阅读浪潮下 传统媒体该何去何从?

2017-08-04 10:18 来源:网络

  近几年,随着手机的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移动阅读已然从一种“时尚”变成了一种“刚需”,生活节奏的转变促使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碎片化,也从而引发了一场互联网用户阅读时间的竞争。从早前的渠道资源、内容数量的争夺,到现如今通过泛娱乐产业链的布局;从单一作品的竞争升级到产品形态和用户体验的比拼,移动阅读市场的诸侯之战,已然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手机看头条新闻,就用江苏头条,下载地址:http://www.duote.com/android/69337.html


手机移动阅读浪潮下 传统媒体该何去何从?

  早年间,作为互联网行业三大巨头的BAT,凭借着对互联网科技领域的敏锐嗅觉及自身庞大的资本力量,悄然地将手渐渐地深入了媒体领域。如百度于2012年全资收购爱奇艺股份、2011年收购数字化出版网站番薯网40%股份;2013年阿里购入微博18%股份、2015年拟全资收购优酷土豆以及收购传统媒体“南华早报”等;而作为目前bat中市值最大的腾讯,似乎在互联网媒体方面走得更加早,自2007年便开始逐渐与地方性门户网站达成合作,建立了大渝网、大楚网、大粤网等,并于2015年收购盛大文学成立了全新公司“阅文集团”,成为了现如今网络文学的领头羊。

  其实,从其在移动阅读领域频繁的收购与注资途中可看出:目前的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社交电商与信息获取领域的争夺,“内容生态”已然成为了他们新的战场。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经将互联网媒体和传统媒体形容成敢死队与特种兵。野路子出身的互联网在资本市场的烧杀掳掠可见一斑、传统纸媒行业培养出来的专业笔杆子特种兵实力总归不容小觑,二者之间的碰撞,前提先不论胜负如何,但新闻行业在发展中被重新洗牌的可能将成为必然的结果。

  在这场互联网资讯平台挑战传统媒体的浪潮中,新闻行业的边界也在持续扩大中渐渐“去中心化”,行业的中心旨意也随着互联网的融合与创新,将内容的形式展现得越来越多样化,实事、兴趣、百科直播等,辅以前沿的数据算法功能,在提升了用户体验的同时更加丰富了新闻本身的内容表达。

  此时既然提到了“数据算法”,便不得不提一下今日头条的野蛮生长。大数据时代下,多年沉淀下来的用户属性及互联网行为数据,在“让技术更好地去猜测用户意图”方面,几乎渗透进了人们在信息获取上的整个流程。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就已经达到了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新闻客户端行业活跃人数达到3.38亿,渗透率为54.3%。继PC端的互联网门户之争后,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用户自PC到移动端的转移浪潮,资讯获取时间从传统的早中晚转移至碎片化的时间中去,获取的途径也从传统的TV、纸媒、声媒转移到了电子阅读层面。新闻行业的边界也在自媒体空前膨胀的推动下越来越模糊,走入了全民媒体的时代,随着这种繁荣,移动新闻资讯行业也成为了仅次于社交与电商之外的另一个流量入口。

  最初尝到移动资讯甜头的是腾讯新闻,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尽管当时的腾讯新闻有着强大的用户覆盖率和使用率,但其新闻资讯的获取方式和呈现形式仍旧以“我生产了什么,你就看什么”的状态。今日头条的诞生便打破了这种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将其对等掉了个个儿,凭借着新型的数据挖掘和推荐技术,“信息找人”的阅读形式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便挤下了当下四大门户网中的搜狐、网易和新浪,成为了仅次于腾讯、全国用户覆盖率第二名的新闻资讯APP。

手机移动阅读浪潮下 传统媒体该何去何从?

  今日头条的成功并非偶然,借着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这股东风,用户在阅读信息的同时,已经不仅仅只满足于在特定渠道、特定时间内的获取,而是随心、随意、随时掌握最新动态的“自主权”;另外,枯燥单一的新闻形式比之轻松有趣的休闲娱乐更能满足用户日常之所需;最后,优化数据的推荐算法能让用户从海量的信息中得到解放,减少了其时间成本,实现了“想看什么来什么的”的智能化转变。

  在互联网行业内,今日头条的诞生无疑为资讯行业注入一股全新力量,对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显而易见。要说互联网之所以能对传统媒体行业产生革命性的冲击,其主要原因是互联网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功能本质:沟通与分享。大规模的分享将资源进行整合,整合到一定程度可降低沟通成本。在此基础上,新闻信息在一定意义上被碾成了一块扁平的建筑。

  如果说传统媒体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面对面”,那么互联网媒体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面对面+∞”

  古语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新闻业“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多变的新闻生产渠道和分发机制必定会淘汰掉传播率低下的分发模式。所以,在穷则思变的途中,作为国家新闻门面担当的新华社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凭借自身过硬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地位,来创建适应社会发展的、适合自己的新闻媒体平台。


  2016年12月,新华社将江苏分社作为“试水点”,联合互联网公司开发出了一款地域性质明显的江苏头条APP。

  面对资讯市场竞争一片白热化的现状,新华社的转变又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江苏头条的开发者曾表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信息推荐,皆是在“揣测”用户的行为,为了满足用户的爱好,在“取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可能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用户小明1周平均阅读一篇高质量行业软文,1天平均阅读20篇八卦资讯,单纯数据计算的情况下最终会导致呈现在小明面前的内容,八卦资讯比例远远高于高质量行业软文。自媒体人敏锐的嗅觉会促使他们为了追求高点击而忽略内容本身的质感,诸如此类。

  面对此情况,新华社-江苏分社负责人与开发者在商讨内容形式基础之上,有了更深层次的想法:或许我们可以在推荐机制上,从“推给我的是我所想”朝“推给我的我都愿意看”的方向转变,在深度的智能神经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用户潜在的阅读意愿,且在阅读的同时双方都可得以成长。

  自媒体人的泛滥为资讯内容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也正因如此,“媒体”一词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低。若想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走得更远更稳,实打实的专业仍旧是不可或缺的硬实力。新华社-江苏分社开发江苏头条APP之初,便定下了这条规则:优质的内容永远不会过时,在保证普适需求基础之上,传递内容本身的价值,并引导用户成长,提高阅读的质量。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学者们对于内容上的坚持,才有了今日资讯市场上的百花齐放。

  深度的神经网络能读懂用户“喜欢什么”,更能读懂用户“需要什么”,最后,新华社所开发的江苏头条究竟能走多远,唯有时间能够证明。

关键字: 爱奇艺市值美元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