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社交网站成长史

2011-04-18 15:5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每秒钟有7.9个用户在Facebook上注册。2011年第一季度,Facebook获得了8000万新注册用户,这个网站上的用户数已经增加至了6.65亿个。

  其估值也水涨船高。来自美国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所Sharespost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 Facebook股票价格达到34美元每股,按此计算,公司的估值高达850亿美元。

  资本市场的追捧,为SNS网站平添一层光环。但Facebook等网站有此收成,其实经历了十余年的演变。

  在互联网上展示自己的信息,让朋友可以看到并分享的想法,这在1994年就已见雏形。当时雅虎地球村(GeoCities)问世,,用户可以自由创建网页,利用照片和文字展现自我。而想法相似的网友则可以在上面组建各种名目的“群”,用户可自由加入感兴趣的“群”,成为“群”的成员。这与如今豆瓣上的兴趣小组比较相似。

  而后,2002年在美国成立的Friendster,它的创新之处在于让人们的网络身份之间建立起了联系。Friendster上的每一个主页不仅有着主人的照片,还包括其朋友们的照片。点击其中某个朋友的照片,访问者就可以进入其主页。从技术上说,也许这种链接的实现并不复杂,但它使众多用户原本孤立的页面连成了一张网,每名用户的特征都能够通过这张网得到诠释,你的朋友就是构成这张网的结点。

  根据“六度理论”,通过6个这样的结点,你就能认识到世界上任何想认识的陌生人。这个理论的源头,来自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1997年,这个理论最早的实践者——SixDegrees上线,其将这一理论用互联网的方式体现出来,巅峰时期也有近百万用户。1999年,这个网站的创始人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把它卖给青年潮流传媒网络。约一年后,SixDegrees由于不具备赢利能力,被迫关闭。

  2000年之前这些瞄准社交的互联网的探索,也许能视为SNS的第一波浪潮。

  对任何一种互联网模式和产品来说,能否成功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与人和。回溯2003年, Friendster开始推广的时候,数码相机已经成为必备品,用户能轻松向自己的主页添加照片。普利策奖得主朱丽亚·盎格文在其《谁偷了Myspace》一书里评价道,“这样一个小小的进步为社交网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Friendster的创始人是乔纳森·艾布拉姆斯,其曾经是网景通讯公司的程序员,他创建这家网站之前,交友网站已经做得轰轰烈烈。而Friendster这个网站设计的初衷就是一款在线相亲工具,关键卖点之一便是能够改善等传统在线相亲网站的真实性。


  因为,如果你是个200磅的胖子,那在此前的相亲网站上,也许只有150磅。美化自己的形象,成了当时这些在线相亲网站用户的选择。但在Friendster上,人们会放一些更加真实的照片上去,因为你知道你的朋友们会看到照片。Friendster的出现被视为社交网络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2002年的中国,诸如易友这样模仿Friendster,倡导“8分钟交友”的网站也同时出现了。

  但是Friendster不许使用虚拟账号的做法与当时网络活动的中心原则——匿名原则相违背。因此,当年还出现了一场有趣的反对Friendster的互联网运动

  网民们围绕这社交网络身份的争吵,给社交网站带来了自我更新的机会。就在此时,汤姆·安德森(Tom Anderson)看到了新的SNS平台的机会。在母公司eUniverse的资金支持下,其创办了交友网站Myspace,不需要用实名来注册。这一年,MySpace上线,其功能与Friendster相似——提供个人主页的空间,用户能在主页上放照片、写上兴趣爱好、建立好友链接。同时,包括星座、游戏和博客的功能,也出现在这家网站上。

  为了增进人气,安德森选择了音乐为突破口,其第二年就为网站拉来了5000多名音乐人,对外营销的噱头便是“免费充当众音乐人士的网络营销工具”。当时正是传统唱片业受到数字音乐冲击的时期,那些没钱又没名气的小乐队就在网站上建立主页,并通过网站和粉丝沟通。2004年3月,MySpace在访问网页次数方面超过了Friendster,虽然后者的访客流量仍在MySpace之上。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年的2月,美国的实名制网站Facebook上线,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是哈佛大学的学生。Facebook的创意其实来自扎克伯格中学时的同学录,扎克伯格只是将其搬上网络。最初,网站的注册仅限于哈佛学院的学生,后来拓展到更多的高校。

  就这个阶段而言,SNS网站所能提供的服务几乎一致,包括一是建立用户档案,创建一个公开或者半公开的个人页面;二是使用联系人列表,实现交友功能;三是为用户提供查看联系人档案的权限。但这些网站的访问人数,已经呈现出了此消彼长的态势:2004年,MySpace的风头已经超过Friendster,而这一年,哈佛大学在读二年级的学生扎克伯格已经从PayPal的创建人Peter Thiel获取资金后,退学创业

  国外的SNS网站得到了硅谷热追的同时,国内的SNS网站,也在2005年出现。

  2005年12月,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王兴模仿facebook创办了大学生SNS网站“校内网”(),与陈一舟创办的5Q在校园用户群体展开了激烈争夺,并且呈出除了压倒性优势,2006年10月,陈一舟用重金收购了校内网,2009年,校内网改名为人人网。而人人网最强劲的对手开心网()于2008年3月上线,瞄准的则是白领和商务人士。


  最近的消息则是,人人网与开心网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划赴美上市。与此同时,美国社交网站的代表之一Myspace,却进一步陷入了颓败的深渊——社交网络的一个时代也将随之终结。

  4月13日消息,据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报道,新闻集团发送给Myspace潜在买家的机密文件显示,该社交网站2011财年(截至2011年6月30日)的亏损额将达到1.65亿美元。对比如今市场上对SNS概念的追捧,不啻于一次警钟:美国市场从不同切入点进入SNS领域的网站们,已经在八年之内变换座次,而且呈现出马太效应,两极分化。而对于SNS概念正热的中国市场,人人、开心等网站能否持续走热,还有待进一步观望。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