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福布斯文章称网络信息自由流通是大势所趋

2011-05-30 14:13 来源:新浪科技

  导语: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络版今天撰文称,随着互联网和Twitter等信息平台的发展,言论自由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尽管面临着各国政府的监管,但信息的流通仍是大势所趋。

  以下为文章全文:

  超级禁令

  无论好坏与否,Twitter时代的言论自由已经打开了阿拉丁神灯,无法回头。要控制互联网的信息一直以来都是一大挑战,而新的通讯技术和媒体平台更是加大了政府管制言论的难度,使得普通大众也掌握了传播信息的力量。

  控制信息是一种荒唐的行为,最近的例子来自英国。仅仅在一周的时间内,该国推动《诽谤法》的程序就演变成了一场闹剧。英国所谓的“超级禁令”是一种极端的私人或公众权利。他们允许个人——通常是非常富有的公众人物——向法院申请强制令,从而禁止媒体机构发布有关此人敏感信息。

  而使之得到“超级”头衔的是该法案的附加条款:媒体甚至不能提及强制令中的既有事实。当然,对于关注言论自由和媒体权利的人而言,这并没有那么“超级”。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过去6年间,英国法院共计授权了80次类似的言论禁令。

  英国曼联足球队队员瑞恩·吉格斯(Ryan Giggs)最近获准授权了一份禁令(尽管目前还不清楚这是否属于“超级禁令”),希望借此掩盖一起外遇事件的详细信息。该消息一经曝光,立刻就在Twitter和互联网上疯狂传播。

  尽管主流英国媒体因为担心法律问题而保持沉默,但新媒体却为原本身为听众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言论出口,使得政府无法利用合法手段禁止相关言论。英国国会议员约翰·海明(John Hemming)提到了吉格斯就是这一禁令的申请人,并公开了这一事实,这也意味着英国传统媒体终于可以对此事自由报道。“Twitter上有7.5万人都提到了瑞恩·吉格斯,把它们全部关押显然不切实际。”海明说。

  实践问题

  事实上,尽管外界有着众多针对“超级禁令”的原则性异议,但正如海明所说,有关该法令的实际实施问题同样值得思考。法律能够从多大程度上限制信息的流通?监管并非毫无成本。自由言论的负担无法量化,但诉讼——甚至由此引发的威胁——却会耗费组织和个人大量的成本。

  申请一个Twitter账号或其他的网络账号的成本很低,而且很方便,甚至可以匿名。即使法院要求网络服务运营商提交用户的个人信息,线索仍然会很快中断。立法者可能会要求所有人在使用Twitter或其他类似网站时都提交充足的身份信息,但这却会将言论阵地推向其他平台。

  接下来是否会禁止所有的匿名网上言论?这将是非常极端而且不幸的事情。“一名球员的私生活真的会标志着新一波互联网言论控制的开始吗?”英国律师事务所Bargate Murray合伙人昆汀·巴基特(Quentin Bargate)说,“在英国对Twitter的起诉是否会标志着一个原本完全自由的平台,最终沦落成为一个半自由的平台,而原因就是为了维护富人和名人声誉。”


  美国现状

  但愿不要。好在英国的超级禁令闹剧不会对美国的科技公司和消费者产生太大影响。针对他国政府对言论自由的审查,美国有着三层保护措施。最为显著的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仍然是对抗各类审查措施的主要武器。

  其次,在互联网1996年刚刚起步时,美国就普遍采用了47 U.S.C. §230,也就是所谓的“第230章”,使得网络服务运营商不必因为用户发布在其网络上的内容而负责。通过对媒体的免责条款,“第230章”引爆了网络言论和用户互动行为。

  最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8月签署了《持久和既定宪法遗产保护法案》(SPEECH Act),使得美国可以避开“诽谤恐怖主义”,即外国政府以诽谤诉讼而寻求管辖权的行为。该法案导致这类判决在美国基本无法生效。

  但坏消息是,美国以外对于诽谤和隐私的过度监管仍将给跨国公司带来麻烦。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有可能在英国遭遇司法和监管阻力,但Twitter仍计划在英国开设办事处。

  谷歌和雅虎高管过去十年间也在欧洲面临过类似的问题。当国外政府或法院意识到,他们不能管辖远在美国的企业时,通常都会对位于其本土的个人或资产进行威胁。预计今后还会发生更多类似的冲突。

  但从实践上讲,政府在信息流控制大战中扮演了防御的角色。部分监管政策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却需要耗费大量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各国政府都必须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信息的流通是信息时代的美好所在,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