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虚拟币风潮下的派币现象:是科技奇迹还是新式圈套?

2024-06-05 23:45
来源:网络

加密货币的狂热浪潮中,各式“数字货币”竞相登场,仿佛众神过海,各展神通。最近,一款声称能通过手机“挖矿”的新星——派币(Pi),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蹿红,微博微信朋友圈充斥着其拉新的热闹景象。

虚拟币风潮下的派币现象:是科技奇迹还是新式圈套?

科技幻象:手机里的“金矿”?

区块链技术的神奇能否浓缩于掌中?众多业内专家对此摇头。主流加密货币的挖掘,需庞大的算力与复杂算法护航,手机“挖矿”实难承载此重任。投资者应警惕,勿被“庞氏游戏”所诱惑,谨防成为被收割的“韭菜”,甚至落入非法集资的泥淖,隐私安全亦不容忽视。

派币宣传的“零成本淘金”,看似诱人。只需一键点击,无需电费流量,日积月累即可收获。据称,全球已有超1800万活跃“矿工”,其价值被部分拥趸炒至每币约100美元的非正式价格。

真相探秘:手机挖矿的虚实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吴海峰研究员剖析,区块链的核心在于算力,加密货币的挖掘本就是一场能源与技术的较量。若手机真能轻松“挖矿”,其技术底层必然简单,价值与安全性难以与比特币相提并论。他指出,缺乏高昂成本支撑的派币,市场价值可想而知,且易受黑客侵扰,缺乏币圈信任基础。

派币的“财富秘籍”似乎隐藏在广告收益之中,而非真正的挖矿产出。其通过广告盈利,而用户“挖矿”更像是无偿贡献流量,与传统积分累积并无二致。

争议焦点:传销疑云与空气币之辩

派币的扩张路径让人联想到传销模式,无需初始投资,但鼓励“拉人头”以期待未来价值兑现。然而,这是否构成空气币?答案尚不明朗。空气币的套路众人皆知,派币却在透明度上留有诸多问号,如未在美官方备案,开源代码缺失,这一切都蒙上了不确定的阴影。

在区块链的迷雾中,风险暗流涌动。吴海峰警示,虚拟币市场淘汰率极高,新入局者面临“砸盘”风险,个人隐私也可能在“挖矿”过程中暴露无遗。投资者需擦亮双眼,警惕低门槛高回报的诱惑,远离无实质支撑的多级营销,学会通过技术手段验证项目真实性,选择信誉良好的交易平台,以免成为下一个韭菜故事的主角。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