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正文

社区化网络:互联网的社会图谱

2023-11-10 00:06
原创

  两年前,伍薇从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她花在开心网的菜地上的时间,开始明显多于在人人网上抢车位的时间。而现在,她习惯于把所有遇到的有趣事件都发到微博上去,不仅仅在办公室里,也在路上——北京大堵车的时候,她拍了张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龙,用iPhone发到微博上:“真庆幸今天我走去搭地铁了!”

  

  她仍然喜欢用土豆网看电视剧,不过,开心网上朋友推荐的视频“好像更流行一些”;豆瓣网上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组,也是她打发时间的好去处。“我遇到烦心事儿,就喜欢去‘景涛同好组’大喊一嗓子,打上几十个感叹号,还总有人回帖,我们都是‘咆哮教’的。”

  

  休假时,她在豆瓣的“同城活动”里寻找自己喜欢的各种演出讲座,点下“我要参加”。实际到场后,再用街旁网“签到”,她总能发现有别的朋友和自己同在一地。9月份,她做了好几次“地主”。

  

  “我不用再真正见到我的朋友们,或者一遍遍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我就能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喜欢什么,要干什么。而且我也了解到更多层面的他们,在这些网站上,他们更放松,也更自我。”她如此总结,这些网络让她的人际关系“更简单、随意,也更直接”。

  

  上述所有的网站,都拥有两个共同的特性:注重用户之间的交流、沟通;由用户自己生成内容,选择内容。和过去我们所熟悉的冷冰冰的依靠算法来排序和引导的网络相比,这些网站以人际关系为经纬,共同架构成了另一张细密的社会化网络,而这张社会化网络更加温暖,也更加贴合我们真正的生活。它以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投射为基础,向外扩展、蔓延,直至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都知道,在Google搜索搞笑视频”,也许会找到更多也许更有趣的视频,但在开心网上用一句俏皮的话转帖视频给朋友所带来的快感,却远非一个人孤独地搜索观看所能比拟;大量的图片网站能提供数以万计的精美图片,但对我们来说,也许并没有朋友用手机拍的晚餐图片和寥寥数语的微博来得更亲切和有吸引力。

  

  “社会”的定义,本身就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体。所有这些社会化的网络,其核心也是一再发掘、建立、投射与涵盖人际关系。它更广泛,也更个人化;关心这个世界,也更关心每个人私密的那点儿小心思,通过人类自己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让互联网上那些流窜的庞杂信息,更贴近每个用户本身。

  

  根据统计,在我们这个拥挤的星球上,人口最多的地方是中国,第二是印度,而第三--是Facebook,一个在世界上某些地方还不能自由登陆的网站--已经拥有5亿用户了!

  

  是的,也许更多人在使用Google,我们都在Google上搜索餐厅、论文电影上映信息。然后?然后迅速离开Google,前往Google为我们指引的其他网站。而在Facebook上,我们“戳”(Facebook上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自己的朋友,乐此不疲地留言,热衷于认识新朋友,在每一张照片后面互相奚落,再花上几个小时玩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游戏。

  

  就算Google指引的网站将一家餐厅描述得天花乱坠,我们也可以立刻判定这是广告或者半信半疑,但如果我们的朋友在一条状态里描述在那儿度过了完美的一个晚上,也许我们会立刻拨打他在状态里留下的电话。Google会告诉我,从我家去那儿最短的路程是哪一条;但朋友会贴心地告诉你,那条路直线距离的确最短,但红灯太多,还经常堵车。

  

  听起来既方便又体贴,不是么?互联网从未像今天一样,对普通用户更趋近于一个平台,而不是一个许多工具的联合体。

  

  社会化网络的崛起

  

  互联网一直是一个发展与革新速度极快的行业。在过去数年间,它已经成功地由Web1.0时代过渡至Web2.0时代。Facebook、Youtube、Wikipedia、Twitter等典型的Web2.0网站占据了全球前十大网站的半壁江山。《时代》周刊称,互联网的第一个成长阶段是将信息上传至网络,并通过各种门户网站和后来的搜索引擎,为网民们寻找信息荡平道路,如何更好地整合与指引信息,是第一阶段的重点;而目前,其发展重点是令网民间直接连接,他们所聚合生产出的信息不再是单一的、模式化的标准答案,感情和喜好掺杂进了他们的选择和活动中,网络世界因此而更多元,网络和人的关系也更亲密。

  

  早期的中国网民也许都还记得瀛海威等先行者,在中国互联网拓荒年代,曾经短暂领跑市场,但在完成了启蒙功用后,就迅速被雅虎、新浪、网易等一批门户网站取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门户网站依靠其包罗万象的服务和信息整合,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在谷歌进入中国和百度异军突起后,搜索引擎令用户更加直接地找到自己想要的,用户能动性被进一步强调。但本质上,门户网站与搜索引擎一直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令信息更容易被找到。信息整合能力一直都是衡量各大网站的核心指标。甚至,像Hao123这样的单纯网址索引类网站,都能占据相当一部分中国用户的浏览器首页,足见信息索引的重要性。

#p#副标题#e#

  但现在,如北京大学副教授胡泳所言,互联网已从“大众化入口(如门户和搜索引擎)转向个人化入口(如社会化网络)”。依据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在1967年提出的“六度分割”,即“最多通过6个人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理论,社会化网络实践者认为,任何个体的社交范围都能不断放大,直至相互交叉甚至完全重合,成为一个巨大且始终在运动的系统。

  

  几年前,一家德国报纸接受了一项挑战,要帮法兰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所崇拜的马龙·白兰度之间的关联。最终,报纸发现烤肉店老板有个朋友住在加州,而此朋友的同事,是电影《这个男人有点色》的制作人的女儿在女生联谊会的结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马龙·白兰度主演了这部片子。刚好6个人,完美地验证了六度空间理论。而互联网,甚至让这种距离变得更小。

  

  李彦宏说:“你要找的正在找你。”在互联网上,每个人在制造信息的同时,也都在被其他人所制造的信息所包围。比如说在人人网上,你总能找到自己的幼儿园同学,并且惊奇地发现当年瘦弱的他已经有了啤酒肚。而在新浪微博上,王小山和北京厨子帮助素不相识的宜黄钟家寻找烧伤科大夫的故事,足以让很多人感叹:万能的微博--万能的社会化网络。

  

  让互联网来搜索自己

  

  毫无疑问,Facebook在社会化网络这一领域,已然成为领军者。它从哈佛大学内部的社交网站,扩展至常春藤名校间的联盟,最终席卷全球。现在,它拥有5亿用户,访问量位居全球网站第四(前三名是Google、微软和雅虎)。按影响力来排名,它已经超越了雅虎,跻身前三。它一个月所增加的用户数量相当于雅虎一年所增加的用户数。今年6 月,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公开表示,明年Facebook的用户数量有望达到10亿。仅仅这些用户们每天上载的照片数量,已经让 Facebook成为最大的照片分享站点。就在你看这句话之时,Facebook又产生了1000万次页面访问量,它有40%的用户每天都登录,每天 3500万用户更新状态,用户们每天分享10亿条内容。

  

  在社会化网络硝烟弥漫的战场,Facebook这个“暴发户”即使谈不上完全胜利,也已经遥遥领先于许多老一辈互联网巨头。创新工场分析师黄继新对这场战争的判断是,“Google已经输了。”因研究苹果公司及其产品而卓有盛名的apple4us更是这样写道,“现在乔布斯在顺应什么新的变革?社会化和云计算。这两件事苹果不算太擅长,但不去会死。”至于微软,著名科技博客作者Keso说,“他们在网络化方面,一直没有踩到点儿。”黄继新直言,“微软的网络化完全失败了。”在巨擘们奋起直追或者垂死挣扎时,Facebook已经可以笑傲江湖。

  

  Facebook赶上了好时机,以微软为代表的桌面操作系统已经成为过去时,文档、视频、交流,一切都在被Web平台化。而网络这个竞技场平台比PC操作系统要大得多,不会再有一家公司垄断市场的情况出现。如果把所有的网络服务都看做广义的“应用”的话,Web应用、手机操作系统应用与社交网站上的应用,是未来网络发展的3个趋势。而在社交网站应用方面,Facebook无疑遥遥领先。

  

  在Facebook的发展史上,2007年 5月24日一定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Facebook推出了代号为F8的开放平台,将自己的API(应用编程接口)向第三方软件开放,就像苹果公司在推广iPhone和iPod touch时所做的,优秀的第三方Apps在Facebook的平台上得以用病毒式的营销方式传播。其背后是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一旦用户使用了新的应用,就会以Facebook的方式显示在他的实时状态栏里,于是,所有好友都会立刻知道:你的朋友已经使用了这一款应用。

  

  包括微软MSN、Twitter和 FriendFeed等都加入了Facebook的Apps阵营。对于第三方开发商来说,这意味着巨大的利润,休闲游戏开发商Zynga通过在 Facebook等网站上销售虚拟礼物,一年可获得上亿美元的收入。而对于Facebook来说,这意味着它由一个单一的社交网站,转型成了一个社交化网络平台。这一步是如此成功,以至于此后的每一年,Facebook都会召开以“F8”命名的开发者大会。

  

  Facebook的创新并不止于此,2008年,他们还推出了Facebook Connect,这项新技术可供Facebook的用户凭借其账户,将他们的个人资料和验证凭证链接到其他的外部网站。现在,每月有6000万用户通过 Facebook Connect接入8万个第三方网站。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Apps最终都会反馈给Facebook以用户数据,而所有这些其他的外部网站,则成为了 Facebook不断扩大用户数量和了解用户行为的新工具,而且还强化了用户对Facebook的依赖。在黄继新看来,Google知道用户做了什么,却并不知道用户是谁,拥有什么朋友。但“Facebook却不但知道你做了什么,还知道你是谁”。

  

  尽管Facebook否认自己在开发桌面与手机操作系统,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他们的“Project Titan”--一种新型邮箱已经箭在弦上。如果它不是那么愚蠢,将必然与Gmail有一番较量。在各类网络服务中,电子邮件是惟一一款与 Facebook消息系统没有直接联系的产品,当用户不上Facebook时,电子邮件成了他们相互交换信息的标准渠道。Project Titan可以填补这一空白,而且它已经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这些用户习惯并乐于互相联系。

  

  同时,Facebook还向Google之源--搜索,发起了挑战。有人认为这是痴人说梦,但是等一等,Facebook最大也是无可动摇的优势是,它比Google更了解每一个用户,并且涵盖其爱好、性别、朋友圈子等多方面的信息。即使作为一个准封闭的平台,它每天所生产的信息也已经足够多了。通过Apps和Connect,在Facebook 构想的世界里,它将成为整个互联网的一个投射,马克扎克伯格称其为“Social Graph”(社交图谱),在这样一幅图谱中,搜索Facebook得到的答案就已经足够优秀。

#p#副标题#e#

  与此同时,Facebook还在不断增强其开放性,推出各种状态更新、移动应用、地理位置等服务,在社会化网络方面,它始终保持创新。

  

  在《纽约时报》看来,Google引以为傲的是它杰出的算法,利用精准严苛的计算,排序出它所理解的最好结果。问题是,这一结果并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人。Facebook则开发出了Like功能,现在,全世界有超过35万个网站安装了这种功能。如果你喜欢它们所提供的内容,你可以点一下Like,你所推荐的信息会即时储存在Facebook上。互联网变成了你能掌控并创造的天地。

  

  “Google在索引整个互联网,而 Facebook所做的,却是让整个互联网都索引自己。”在Facebook董事会成员皮特·泰尔看来,两者的价值观截然不同,“Google的模型认为,信息和组织来自全世界的信息是最重要的事情。而Facebook的模型从根本上不同……让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自己组织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巨擘的反击

  

  Facebook的一枝独秀并不会让挑战者们望而却步,尤其是Google、苹果和微软。在互联网、软硬件结合与操作系统领域,它们已经分别称王称霸了许多年,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没有理由现在就对Facebook俯首称臣。

  

  在Keso看来,对于Facebook,社会化网络是“安身立命之本”,但对于这3家公司,“更多是不希望错过可能性”。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创新速度与转型步伐,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里,都将持续落后于Facebook。

  

  Google收购的YouTube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而旗下的Orkut虽然迟迟未能获得全球影响力,但在巴西等地拥有极高的市场份额。但从2009年开始,Google先后推出的 Google Wave与Google Buzz两大社会化网络服务,却相继宣告失败。Google已然宣布停止Wave服务,而据社交媒体调查公司PostRank的数据,Google Buzz大约有9成的内容都是通过机器人自动推送的来自Twitter和Google Reader等服务的关联信息。

  

  Wave与Buzz的失败,证明了Google在社会化网络方面的意识仍然十分欠缺,Keso这样比喻Google,“这是一家智商很高(指处理数据),情商不高(处理社会交往关系)的公司。”他们处理不好信息过载的问题,也无法吸引与留住用户。

  

  在Wave与Buzz失败后,今年6月28 日,社交新闻网站Digg创始人凯文·罗斯在自己的Twitter中表示,Google将于近期推出名为“Google Me”的社交服务,竞争对手十分明确,就是Facebook。Facebook前 CTO亚当·安吉洛更是表示,这个项目之所以进行是因为“Google原本预计 Facebook的增长会随着其壮大而减慢……但现在Google真的吓坏了。”

  

  科技博客网站The Next Web编辑布拉德·麦克卡蒂则表示:“Orkut用户需拥有谷歌账号,Buzz用户需拥有Gmail账号,Google Me很有可能将这两项服务合二为一。”如果Google Me真的能够成功整合Google旗下庞大的产品链条上的每个资源,并且,能够将Google已然掌握的用户关系完整呈现至Google Me之上,也许Facebook会遇到真正的对手。不过,许多人并不看好这一点。前Orkut的员工曾公开表示,“在Google,员工们浏览社交网站更多被认为是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真正的实用性网络。”这种对社交化网络的轻视,也许根深蒂固在Google 的基因中。惟一真正成功的Youtube,是他们收购来的,而且办公室至今仍远离Google总部。

  

  相比起Google,苹果并不希望把自己立刻置于竞争的风口浪尖之上。在每年9月iPod新品发布的同时,也都会伴随着新一代的iTunes升级。今年的焦点,集中于iTunes推出的音乐社交网络,“Ping”。这一新服务允许用户关注艺人或朋友,并发现他们正在谈论和关注哪些音乐,用户可以试听这些音乐或是直接下载。在这一服务上线48小时后,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Keso和黄继新都看好“Ping”音乐服务能够直接促进苹果商店的音乐销量,虽然目前,Ping的功能还太简单,但苹果已然聪明地“将社交化网络服务化作了他们的营销手段”。

  

  而且,苹果现在已经拥有了数个社交网络。在 apple4us网站看来,乔布斯没有“寄望于用一种人际关系解决所有问题,这是Facebook未来的软肋……iPhone上的电话本、 FaceTime沉淀的关系图、Game Center里的玩家关系,现在又有了Ping,未来还会有电视电影和App。”苹果的社会化网络更多元,而且,始终都在为它的软硬件结合战略服务,从未喧宾夺主。

#p#副标题#e#

  但是,苹果与Facebook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微妙,乔布斯被问及为何要建造自己的社交网络而非仰仗Facebook平台时,直指Facebook的条款过于“严苛,是我们所无法统一的”。而苹果在Facebook上的Ping应用则在刚一推出时即被关停,虽然Facebook给出的理由是大流量数据会影响站点稳定,但其背后却是两家公司的博弈。消息人士指出,在推出Ping前,Facebook曾与苹果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谈判。谈判看来并没有为两家公司的合作带来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至于微软,他们一直在围绕自己的 Windows Live概念,进行着“社会化网络服务功能”的开发,无论是推出Live Events等很少有人使用的服务,还是将登陆界面改革成类社交网站界面,允许用户在Windows Live平台上更新信息和状态、共享照片、改建花花绿绿的个人空间,效果均乏善可陈。

  

  9月28日,微软正式宣布,将终结自己前景黯淡的 Windows Live Spaces博客服务,近3000万原有帐户将被强制性迁移到另一博客服务网站 。分析家评论认为,这象征着微软放弃在社会化网络领域中开疆扩土。未来,微软或许会借鉴Facebook Connect的形势,用Windows Live账户与其他社交平台连通,但短期内,微软应该不会再致力于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社交化网络平台了。

  

  社会化网络的未来

  

  强大如Facebook,也只是代表了社会化网络的一个分支。在美国,青少年更喜欢更自由、更喧闹的Myspace,商务人士则纷纷选择了Linkedin;Quora被称为“重建了人与信息的关系”,Youtube则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导演、编剧和最有参与感的观众,而Twitter则发挥着类媒体的功效,令许多过去被忽视的公共问题重新得到重视。哪怕是最微小的力量和声音,在社会化网络上,都得到了聚合与快速的传播。因此,《网瘾战争》里的一句“岂因声音微小而不呐喊”,才会引起那么多的共鸣。

  

  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化网络在消除阶级的鸿沟。学者们称,这预示着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到来,即大众时代。在可以预知的未来,社会化网络将会被绝大多数人所依赖。在社会化网络上,大众被肯定与被认同的诉求,将会被前所未有地放大并得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发言的时代,即使声音会被快速湮没,但都拥有了相同的机会。大众群体在社会化网络上,将会享有有史以来最为平等的利益分配,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可能。在微博上,越来越多的民间智慧得以发掘,被人们忘却的角落得以重见天日;而许多在 Youtube上拥有了数以百万计的粉丝的女孩儿,也许成名的原因就只是孜孜不倦地上传自己的化妆教学视频。

  

  而大众对社会化网络的依赖,也必然导致人类行为更多地依赖于网络。现实生活在虚拟生活形成投射,并且得以扩展。素昧平生的人可以一起在QQ游戏中打一晚上麻将,有些人因此成为了朋友,更多人则选择了擦肩而过。但毫无疑问,这缓解了人类的寂寞。另一方面,社会化网络上的用户自我组织,也能够提升社会效率。

  

  一个完全被Facebook化的世界?这样想来有点恐怖,但在Keso看来,这个世界起码在短期内仍然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因为在人际关系之外,我们永远也都需要独处,需要自己寻找信息。这种情况下,Google显然更直接,也更简单。回到文章开头的情景,在凌晨一点丝毫不堵车的情况下,Google告诉我们的最短路线,毫无疑问是最有用的。

  

  而且,如果你此时恰好需要联系一位物权法律师,但你的朋友圈子里却没有律师,Facebook只能告诉你谁是律师,却不能强迫他即时添加你为好友,让你们两人进行对话,Google却可以告诉你本市关注度最高的物权法律师的详细地址与电话--只要他曾经公布在网络上。社会化网络尊重彼此的私密性,导致其在提供信息时,没有Google的机械化来得快捷方便。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对于互联网世界来说,也是如此。社会化网络吸引更多的人投身网络的怀抱,并且创造出更多的信息,使这个世界更生动、温暖与个人化;而依靠算法的网络则严密精准地索引出这些信息,分门别类地整理清楚,让这个世界更准确、直接与标准化。

  

  对于伍薇来说,她可以在Facebook上认识更多的意大利朋友,为她计划中的明年意大利之行出谋划策,她更信任他们对于美食和美景的判断,而不是冷冰冰的网页推荐。而Google则可以告诉她,如何在中国内地方便又快捷地登陆Facebook。这两者缺一不可。#p#副标题#e#

举报
关注公众号“多特资源号”
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侵删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