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对这个时代最大的眷恋与尊重!
所以每逢年底,土妖都要对互联网行业发生的一些事,进行一番回忆和点评。即将过去的2015年,与往年比有更多的不同。这一年,中国互联网行业里发生了太多的大事,说起来像一部浓缩胶片,一下子把几年的剧情都经历了的感觉,里面既有悲情故事,也有惊心动魄的场景,更有喜极而泣的感动与空间无限的梦想。但有一个感受是,互联网不再是一个独立产业了,正加速融入社会、生活和经济。
这里不妨就用轻松唠嗑的方式来复盘一下,看看发生过的那些值得记忆的瞬间,看看2016年又有哪些值得期待的。
一、合并
合并这个关键词排到TOP1的位置是最没争议的,2015年发生了太多的互联网巨头间的合并、入股事件。两家打车软件滴滴与快的最先宣布“在一起”了,停止烧钱、内耗或许是最好的选择。由此相继引发了58同城、赶集网的“二合一”,而后美团与大众点评、去哪儿与携程、微影时代与格瓦拉也纷纷合体。除了“合并”外,互联网行业里的投资、并购数量也创出了新高,阿里收购优酷土豆、乐视入股了酷派和TCL电视……资本介入在2015年,像连续剧一样上演。
点评:为什么合并、并购、投资事件越来越多了呢?窃以为,BAT里面的一些大块头的资本动作,让过去的平衡格局被破坏了,于是乎多米诺骨牌上演,导致了资本加速的现象。另外互联网的价值正从信息转向交易,过去井水不犯河水的地盘边界没有了,竞争环境变得更复杂,所以与其打得不可开交,不如抱个团、站个队,找个安全感。
二、P2P
P2P真是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东东。12月8日,E租宝涉嫌违规并接受调查,其实际控制人、钰诚集团董事长丁宁被警方控制,网站无法访问,平台暂停服务,涉案资金750亿元。实际上,这只是P2P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11月,今年P2P问题平台高达859家。而“跑路”也成为P2P领域的一个核心关键词。
点评:P2P这个东西,对投资者来说,诱惑力很大,收益率高,行业门槛还相当低,以至于一些抱着欺诈骗钱目的的机构也堂而皇之的上线、圈钱。但说实话,骗钱是少数的,很多P2P平台还是有担当的,做的是普惠金融的事。一方是贷不到款的中小企业,一方是没投资渠道的普通大众,对接在一起,确实是件好事。但怎么控制风险,不玩火自焚,希望2016年能有个交代。
三、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这个词依然还是个舶来品,但真正在国内发扬光大的还是滴滴、Uber们。互联网专车从陌生到熟悉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但也引发了一连串事件。滴滴、Uber等专车在杭州、成都等多个城市遭到出租车司机们的“围攻”,专车司机也与各地交管部门玩了一年的“躲猫猫”的游戏。10月,交通部下发了互联网约租车的征求意见稿,准备将专车纳入到出租车范畴监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最终说法。
点评:共享经济这回事,确实很符合互联网共享精神,以往很多东西是“专有”的,如今,不管是私家车还是房屋,都可以共享出去,也可以享受别人的资源。这样也带来了一个麻烦,毕竟每个领域都是有“管制”的,还带着很多的关联利益,所以触礁和碰撞是必然的。不过总体还好,既然是趋势,那就期待破窗吧。
四、众筹
众筹是2015年很火爆的一个关键词,尤其是智能硬件的众筹正成为行业标配,而股权众筹也开始逐步走向成熟。根据11月份发布的《众筹服务行业年度报告2015》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计上线的近200家互联网众筹平台当中,产品众筹平台占了绝大部分,行业持续升温。
点评:以往要做一个产品,得从头干到尾。还需要一大笔的启动资金,要开模、生产和制造,这都是前期投入的成本。但有了众筹模式后,用户从产品一开始就参与其中,不仅出钱,还提建议,所以,众筹是把权力还给了用户,点个赞。
五、O2O服务
提到O2O,这绝对是2015年最火爆的一个词,这种火热甚至过了头。10月12日,O2O洗车平台e洗车关闭上门洗车和上门保养业务,上百名员工被裁或主动离职;无独有偶,10月24日,功夫洗车宣布暂停上门洗车业务;12月20日,澎湃养车宣布关门大吉。除了汽车后市场领域,在外卖、餐饮、家教等O2O垂直领域,一大批公司宣布倒闭,甚至好事者还搞出一个O2O死亡名单。
点评:O2O这档子事比较复杂,这个行当确实比较过热,也出现了一大批O2O服务平台倒闭的现象,但这并不否定O2O的趋势。相信,经过2015年的繁荣与动荡,明年O2O服务的形势会更清晰。
六、创客
很多人都能感觉到,创客一下了火遍了大江南北。标志性的符号是,今年年初,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5月,总理光临了中关村创业一条街。11月,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终于改名了,变身“中关村创业一条街”。而整个2015年,各地的创业咖啡馆、孵化器、创客中心等纷纷兴起。
点评:说实话,创业这事,无论任何时候都是少数人的游戏,一旦非要上升到“大众创业”的层面,那结果可能就很难说了。总体说,这个概念是支持的,但热了一年后,还是要泼点冷水——创业不易,三思后行!
七、互联网+
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两会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成为热门词汇,几乎每一个企业言必谈互联网+转型。但喧嚣背后,也引发了华为任正非、联想杨元庆“互联网不改变商业本质”的不同声音。
点评:互联网+有多大魅力?是不是传统企业眼里的野蛮人?实际上热闹一阵后发现,互联网+也仅仅是一个工具和思维。传统企业没必要焦虑,更不要恐惧。只不过凭空冒出来的一大帮的互联网+的转型教练和专家,倒是赚的盆满钵满,这或许就是中国特色啊!
八、连接与场景
整个2015年,不管你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还是一家传统企业,不谈点连接和场景这样的时髦词,貌似就要被时代抛弃了。百度提出要“连接人与服务”;腾讯要做“连接器”;阿里巴巴要“连接人与商业”,每个企业都提出要连接用户、连接消费者。而“场景”实际上跟“连接”是双胞胎关系,有了场景也就有了连接。
点评:说实话,连接和场景这两个词,已经泛滥成灾了,而且有向全中国普及渗透的趋势。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现象,因为场景说明离用户更近了,连接表明知道消费者在哪、需要什么。但反过来讲,如果在哪、需要什么等都门清的话,那这只是对消费者更好的服务么,是不是也存在其它额外的风险?这点值得思考下!
九、双十一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里,双十一是一个绕不开的词。今年双十一又创出新高了。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天猫最终交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912亿元,而全国“双11”的整体销售额是1200亿元。这也宣告了网购狂飙时代的到来。
点评:双十一已经到了第七个年头,消费者也已开始疲劳了,大众这种飙数字的游戏,兴奋感已经弱了。双十一的一些后遗症还是值得关注的,比如35%的刷单和退货,提前透支消费潜力和能力等。但总体上双十一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至少让物流提速了,倒逼了社会物流体系的建设,方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
十、IP
请注意,工程师们不要激动,这不是IP地址,而是内容上游的知识产权的意思。2015年,国产电影彻底爆发,一部《捉妖记》创造了20多亿元的票房,这两天上映的《寻龙诀》也逼近10亿了。当然还有《琅琊榜》、《芈月传》、《盗墓笔记》、《花千骨》等神剧不断涌现,IP成为各大影视娱乐玩家争夺的大热点。
点评:重视IP这是对的,中国这么多年来,知识产权的环境并不好,但在文化娱乐领域,IP的游戏规则倒是很讲规矩,也算是起个榜样作用吧。实际上,IP火了,说明中国开始进入泛娱乐时代了,IP的潜在价值也就更大了。过去我们讲穷酸书生,未来可不一定了,文化人要逆袭了。
谈了这么多中国互联网2015年的事儿,有人说,过去的这一年不平凡,悲欢离合都有,兴奋过、迷茫过、郁闷过、开心过……但不管怎么说,互联网的开放、共享精神正被越来越的人认可。正是得益于互联网对各个细分行业、产业、网民生活娱乐、社会舆论的正向推动,才使得我们的经济更有活动,社会发展得更加良好,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总结2015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土妖愿意选择“一切都好”。“一切都好”的理由在于,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其实是每一个普通人小梦想的连接。因为互联网,才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小确幸,都有希望实现自身的小愿望,都可以向改变生活成就梦想的“理想国”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