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中国第一镇国之宝,为何它会被誉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首位、“中华第一古物”?

2023-02-21 18:28 来源:网络

得到公众号“天一阁”(ID:nbtianyige )的许可后转载

它是国家的瑰宝,又称国宝“碱猎”,是集历史、字、诗、书等多种中国文化于一体的“古物”。 刚刚被选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第一。 你觉得那是什么?

《国家宝藏》第一期登场的收藏——石鼓。

也是今天介绍的主角。

为什么被称为镇国之宝?

牛在哪里呢?

接下来我会好好介绍给大家~

石鼓发现于唐初,共10枚,大小不等,高50至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圆顶平坦,形状稍似鼓,故俗称“石鼓”。 一石一石刻四语韵诗一篇,前后连贯,形成十首诗,内容记述王田狩渔,故又称“硖狩”。

请叫它石刻之祖

石鼓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石刻,因此有霸气的名字——石刻之祖,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

因为这个石鼓上没有记载其具体的出生年月日,所以古今学者对其年代没有定论。 但是,被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

汉字的“祖宗”

石鼓的文字是由金文到小篆,由大篆到小篆的过渡字体,但也有周宣王史官籀所写的,故又称“粆文”。

它是我国文字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也被专家誉为汉字的“鼻祖”。

清光绪原石拓本/天一阁藏

书法家们都爱它

另外,石鼓文被认为是向历代书法家学习篆书的重要典范,被称为“书法家第一定律”。

身体卓然,特别是与现在不同;

落珠玉,飘飘欲仙的群体;

仓颉之嗣,小篆之祖;

名号、遗址石鼓。

——唐张怀瓘《书断》

石鼓文笔止都是藏锋,圆而浑,结身促长,短而匀称,在书法史上有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川的作用。

而它对书坛的影响尤其以清代最为盛行,著名篆书家杨县孙、吴昌硕主要致力于此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翁同龢临《石鼓文》 /天一阁藏

辗转流离终回归

韦应物的《石鼓歌》中写道:“周宣打猎猎岐之阳,刻石显功。”

杜甫也写着《赠李潮八分小篆歌》。 陈仓石鼓长期以来一直在蒙混,大小为二篆生八分。

正因为这些诗人的诗传诵,我们国宝石鼓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石鼓自被发现后,或弃或藏,历尽沧桑。

唐宪宗时,石鼓首先收藏于凤翔孔庙。 北宋时迁凤翔府学,但失“乍原”。 宋皇祐四年(1052 ),向传师拜访了民间刻在米臼上的“乍元鼓”。

宋大观之年,石鼓迁汴京(今开封)。 宋惠宗得到石鼓后,下令在石鼓的文字槽缝中添加黄金,以缓和风化,防止任意开拓。 金兵打败汴京抢劫石鼓,运到燕京(今北京),挖金,遗弃石鼓。

元代,石鼓置于孔庙大成殿门外,分门别类,后明清两代存放于此。

抗日战争期间,石鼓南迁四川峨眉县,解放后石鼓再次运到北京,陈列在故宫博物院的寿宁宫。

石鼓文的原文应该有七百多字,现在只剩下二百七十二字了。

最古早拓本

《石鼓文》主要以拓本传世,唐代已有拓本,可惜未传。 之后,以四明范钦天一阁收藏的赵松雪家北宋拓本为最古老。

这张拓本是裱糊本,字有四百六十二个。 清干隆五十二年,海盐张燕昌临摹此佳拓,次年制《石鼓文释存》,越一年临摹石头,可惜今石已毁于道光十九年。

仪征阮氏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课文

清嘉庆二年,阮元临摹天一阁本,初编《吾车鼓》前题隶书《仪征阮氏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后记此事。

临摹成本后,置杭州府学明伦堂,供研究。 阮刻石鼓文问世,影响深远,但“天一阁本”的真面目不幸毁于咸丰十年的大火之中。

在时间的长河中,这些文物有着不可避免的损毁,但留下的宝物至今仍在闪耀着。

从凯风清韵

中国第一镇国之宝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