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薪50万的男子来到人民公园相亲角,无房无户口,称之为“三无产品”,声称北京有几套房,随即被热情招呼……
每到春节临近,相亲等有关结婚的话题就会升温。 日前,一段“小伙勇闯上海相亲角遭鄙视”的短视频,因涉嫌“地域黑”而出现的3名“奇葩大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搜索“相亲”等关键词,还可以找到其他几个“网红打卡相亲角”类型的短视频。 “套路”大同小异,“相亲”像一场闹剧,张口闭口不谈户籍、房子、存款、车子,仿佛一切都成了“真钞”。 男女双方本身反而越过一带,无视。
有人指出,这些网红不是来相亲的,只是想蹭蹭热度。 为了吸引关注、最大限度聚集流量,一些短视频打着“真人拍摄”的幌子,实际上充满了“翻转再翻转”的剧情、演技粗糙的群演、惊艳人心的对白。 整理网友和帖子后,不少人发现短视频只是“戏言”,一笑置之。 另外,少数人相信是真的,入座后自寻烦恼。
拍摄这样的短视频,是对相亲角大爷大妈的不尊重。
作为传统婚姻观在现代的延续,相亲是正常的婚姻方式,相亲角的存在也具有合理性。 大部分进入相亲环节的爷爷奶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孩子争取幸福。 不可否认,不同年代的婚姻观有代际差异。 虽然有时候大叔、阿姨的标准看起来更保守,也有重视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时候,但归根到底,出发点是孩子,绝不是一些短视频中明示的“卖儿子、卖女儿”。 而谈婚论嫁,每个家庭的期待不一样,每个人的想法也不一样,没有多少普遍的通则。 对于大叔大妈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掌握网络话语权的年轻人,不会拍虚假夸张的短视频进行嘲讽,而是以尊重、包容的态度,对有争议的、比较偏激的观点也能给予忠告和引导。
拍摄这样的闹剧,也是对相亲角所在城市的不尊重。
人民公园相亲专区在上海、全国都很有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主要功能逐渐被各种网络平台所取代,不再是现代年轻人择偶的主要信息交流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正在“符号化”,未来上海过去的能够拍摄、发布这些短视频的网友,看不到或假装看不到这种变化,放大相亲环节的一些观点和声音,在网络上伪装成上海当前主流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本身就不公正。 更何况,短视频中还存在许多虚构和不实之处,进一步扭曲了事实,“妖魔化”了上海。 网络人气获得了想要的流量,但代价是给作为“背景板”的上海和上海市民抹黑,这样的行为并不可取。
上海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放睿智,大气谦和”,彰显了上海居民崇尚和追求的婚姻观和生活态度。 对于这些“网卡婚活专区”的闹剧,尤其是低俗的、明显带有地域歧视的,我们要勇于说“不”,不为流量做贡献,不被它骗。 同时呼吁短视频管理方及时采取措施,适当限流、下架,对上海也是清白的,对网络空间也是清朗的。
作者:叶松亭
编辑:叶松亭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