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月11日电(黎轲)中国人民银行1月10日公布,202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量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6689亿元。 人民币贷款全年增加20.9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746亿元。 从单月看,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3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1.05万亿元。 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665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增加
从信用数据来看,此次数据呈现出诸多积极因素。 12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21万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的3393亿美元相比大幅增加。 对此,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师李奇霖表示,通常年底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会走弱。 因为银行倾向于明年1月预约优良项目,为下一年的收益做准备。 他指出,此次12月企业中长期信贷大幅增长,反映出当前大项目增长、稳增长力、改善制造业技改融资等一系列积极因素的合力共振。 他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反季节高增长表明疫情优化后,2023年一季度经济有望取得佳绩。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12月信贷向好,反映国内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长期贷款明显增加,宽信贷政策效果显著。
资料来源:新华财经
图1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
债券融资低迷拖累社融
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减少1.05万亿元,出现大规模缩量。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师温彬表示,企业债券融资和政府债券融资是本期公司融资低迷的主要拉动因素,信托贷款和表内人民币贷款是主要支持者。 从2022年全年看,结构性非标融资是主要拉动项目,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也为公司融资提供支撑,企业债券、外汇贷款、股票融资均为负增长。
在李奇霖看来,12月份公司金融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债发行和地方债发行较少。 另一方面,企业债务融资下降主要受到理财回购的冲击。 当理财回笼规模较大、债市收益率上升、融资成本上升时,企业发债意愿下降。 另一方面,公司金融数据低迷也有地方债券发行错位的主要原因。 2022年地方债发行集中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发行量减少。
资料来源:新华财经
图2 )月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结构分解
2023年社融表现较乐观
展望未来,目前公司融弱主要受企业债和地方债发行的拖累,这些因素都是短期的,预计未来总体数据将较为乐观。 李奇霖表示,现阶段疫情对购房的约束有所减弱,收入预期、长期信心以及部分限制购房需求的政策出台将是后续的亮点。
温彬预计,2023年信贷“开门红”将成为可能,1月比较平稳,2月边际回升,3月将出现“信贷脉冲”。 全年信贷投放步伐继续前置,各季度信贷总量安排在40%、25%、20%、15%,有望实现“早投放早盈利”。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提出,2023年拉动居民消费是稳增长、扩内需的关键。 货币政策要针对居民消费不振的重点,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居民工作,增加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建设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 在任何情况下,本平台发布的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