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剧版三大队释怀了_同样是《三大队》,把电影版和电视剧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相较于电影版,《三大队》电视剧版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电影版并没有过多刻意营造戏剧冲突,而是真实展现了日常生活,犹如一部纪实片;而剧版却显得注水严重,整体逻辑性缺失,角色的魅力亦逊色于电影版。当电影版中的程队在内心深处质问是否值得时,观众看到孩子父亲的一幕,听到那一句“连累你了”,便立刻明白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为了抓住王二勇,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底。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里,家属对程队表示由衷感谢,但在剧版中却改变了这一情节,让受害者的家属责备程队,反而变成他行动的动力之一。如果像电影那样,受害者家属一句“你是个好警察,你受拖累了”的评价,既能忠实于原型又能触动人心,同时也让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和共鸣程兵对于受害者家属的愧疚和悲痛,以及对逍遥法外的罪犯的愤慨之情。
然而,即便是秦昊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加盟,剧版《三大队》仍难以弥补与电影的巨大差距。我不理解的是,剧版为什么要在追凶之前铺设如此多的背景故事,而在电影版中,程兵正是由于三大队的经历而产生负罪感,尽管这种负罪感仅占他内心的很小一部分,但他见到受害者父亲之后,更多地是出于身为警察的责任感而决心追踪犯罪分子。
程兵正是因为无法释怀,执着坚韧,认定了目标就绝不退缩,因此当他意识到王二勇事件是自己心头之患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直面并解决问题。正如王响一般,唯有将真凶绳之以法,那段漫长而艰难的日子才能画上句号。所以在程兵心愿达成,成功逮捕王二勇后,独自面对这个陌生世界时,他的孤独和无助更为鲜明,支撑他前进的那个强烈的愿望已经消失,而他已失去了一切。
然而,剧版却并非如此设定。剧中的程兵决定重建生活信心,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他已经尝试着放下过去的事情了呢?既然他能够尝试放下,那么后面出现的新角色来激励他继续追查案件似乎就显得不太合理,既然他已经试着放下过往,那这个案件其他人也可以调查,何必非得由他来处理呢?
剧版中新角色的加入和王大勇的案件并无紧密联系,不但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反而给人散乱无章的印象,远不及电影版一气呵成的叙事风格。并且,剧版中还需要新角色给予程兵启示才能让他找到追凶的方向,不禁让人质疑:程兵啊,抓捕王大勇这件事对你而言,究竟有多重要,有多么深入你的内心,这不是你应该背负的心理阴影吗?
历经八年的牢狱之灾,都没有让他对此事耿耿于怀,反倒是需要别人的推动和帮助才能决定追查此案,这岂不是恰好证实了我之前的判断吗?如果你追查案件的决心并不坚定,依赖于外部因素而非内心的强烈冲动,那为何不让别的警察接手此案呢?其他警察同样会对重大悬案充满责任感和正义感。
剧版中还掺杂了许多无关的因素,诸如为了女儿心目中的英雄形象等等,使得故事变得复杂而不纯粹。如果程兵还自认为是一名警察,那么他应当为了受害者及其家人,为了那个曾经身穿警服、内心坚定的自我而努力。
口碑两极分化,对比鲜明,电视剧版《三大队》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只要看看原著,就能明白它是否贴近实际。原著和电影版试图极力刻画出一个具有强大内驱力的伟大灵魂,如同苦行僧般追求内心深处的正义,这才是这部作品最动人的地方。
程兵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如同我们期待多少年才能出一位张桂梅校长一样,如果他和其他普通人并无不同,那岂不是满大街都是张桂梅校长了?然而剧版却刻意拼凑了一些流水线式的庸俗剧情来增强所谓的故事情节,并且降低了程兵的形象高度,还美其名曰这是观众所喜欢的。为什么要观众去看那些把原本高尚灵魂贬低至尘埃的庸俗剧情呢?
编剧和导演不应以自己的低俗审美去揣测观众的喜好。近年来,国产剧中不乏优秀的作品。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警察家属为自己丈夫的职业感到自豪,而在这部作品的原著中,程兵的妻子是因为他入狱而协议离婚的。在国内,警察无疑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特别是当丈夫是一位如此优秀的警察时,却因常年在外办案不顾家庭而选择离婚,这样的套路显然是从美剧中学来的吧?
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版,受害者家属对程兵的帮助和支持都十分感人,即便程兵已不再代表着完美的正义,但他们仍然感激程兵曾经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因为公正自在人心。然而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情节却被剧版舍弃,取而代之地增加了临时起意的戏剧冲突。
虽然我对电影版的剧情也有一些不满,但至少在塑造程兵的精神核心方面,电影版并未偏离主题,我也非常欣赏电影版对王二勇角色的塑造。篇幅虽短,但却更能引发人们的深思。本煜在影片中的表现也相当出色,他在攻击程兵时流露出的凶残本性,以及在听到程兵唤起他旧名字时本能地否定,可以看出他真心希望能够摆脱过去,重新开始,甚至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好人。然而,当我们将他与受害者一家及支离破碎的三大队相对照时,不禁要问:凭什么?
电影版似乎是出于内心的执着,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放弃了家庭责任,转而去追寻更大的正义,但相较于剧版,其精神内核显然更为高尚。你说是为了女儿心中的英雄,当我看到那里时,简直有一种心肌梗塞的感觉,你问过你女儿的意见吗?
不恰当地比喻一下,就像那些声称为了孩子而不离婚的人,很快就会释怀一样,这种处理方式与原著中执拗的程兵截然不同。我相信不论是电影版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程兵,都会有所放下,但剧版的处理方式过于割裂。
剧版中增添的所有所谓戏剧冲突,即使撇开注水的部分,也都显得陈词滥调,如今的电视剧似乎如果不描述罪犯之间的深情厚谊,不去描绘他们的丰富人性,就不懂得如何塑造罪犯形象。剧版中王二勇和王大勇的角色塑造逻辑,在今年我看过的几部烂片中就已经见过类似的手法,其中一部甚至是由张译主演的。
个人认为剧版中的程兵,不仅不如电影版,甚至连原著中的程兵也无法企及。以后再拍摄刑侦剧,请不要再花费大量笔墨去描绘反派人物的人性光辉、重情重义和关爱亲人的一面。这些美好品质全球人都具备,犯罪分子在作恶之前也同样拥有,但这并不能抹杀他们杀人放火的事实。
《三大队》充分表明,改编是有风险的,谁烂谁尴尬。电视剧版《三大队》最大的问题是对其原型进行了过度修改,既然用了《三大队》这个名字,沿用了程兵的故事,为何不能尊重一下原型的真实事迹呢?原型中程兵为了追凶与妻子离婚,但最终复婚,不像剧集中佟丽娅饰演的角色那样天天吵着离婚,最后甚至还再婚,孩子也不认亲生父亲,只认继父。
原型中小女孩的亲属曾跪在检察院门口为程兵求情,并非像剧集里那样指责程兵;原型中的程兵是源于内心的动力、自发地千里追凶,而并非剧中所展示的颓废沮丧,依靠七叔的开导、受害者父亲的责骂和女儿的排斥等外部因素激发的追凶动力。
此外,剧集还将王大勇塑造成了持枪抢劫、“察邦”黑老大原石的悍匪形象,这种超级英雄式的设定过于夸张,而原型中王二勇之所以难以捉拿,恰恰在于他的平凡,他在作案后小心翼翼地躲藏起来,所以才一直没有被捕。再者,剧集中的编剧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编写,毫无逻辑,如持枪抢劫多年的案件未能破解,很难想象在中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而程兵到了“察邦”之后就像是开启了外挂,怎么都死不了。
剧集在女性角色塑造上的刻板印象以及对其他三大队成员形象的扁平化处理,他们不是在吃饭就是在喝酒,仿佛把原型中那位“孤勇者”拍成了“中年失意老人的无病呻吟”。同样是同一个题材,同样是根据现实改编,现在真是烂得尴尬无比。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完剧版三大队释怀了_同样是《三大队》,把电影版和电视剧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了解情况!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