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发现有毒导师不能总靠学生一腔孤勇_发现“有毒”导师,不能总靠学生“一腔孤勇”

2024-04-11 20:44 来源:网络

发现有毒导师不能总靠学生一腔孤勇_发现“有毒”导师,不能总靠学生“一腔孤勇”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现有毒导师不能总靠学生一腔孤勇_发现“有毒”导师,不能总靠学生“一腔孤勇”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发现有毒导师不能总靠学生一腔孤勇_发现“有毒”导师,不能总靠学生“一腔孤勇”

发现“有毒”导师,不能总靠学生“一腔孤勇”

最近,北京邮电大学的一群研究生集体举报导师郑某在师德方面存在问题。校方随后发布通告,指出郑某未能妥善履行研究生导师职责,疏于学术指导,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且让学生参与与其学业和研究无关的工作,未按规定支付助研补贴。基于这些情况,学校决定撤销郑某的导师资格,暂停其教学任务,并对其实施降级行政处分。

举报材料揭示,郑某对待学生如同对待佣人,伴有侮辱和辱骂,常让学生做家务、充当私人司机,甚至安排代考。如果学生拒绝,就会遭受责备。在这样的压力和困扰下,多数学生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学生进入大学是为了求知,而非成为导师的免费劳力。无视学术指导,任意驱使学生做个人杂务,实际上是将他们视为“免费劳动力”。这种丧失道德底线的行为,让人质疑师德何在,为何师生关系会变得如此紧张?

评论区里,网友们纷纷留言,既有美好师生情谊的分享,也有对某些失德教师行为的震惊。年初,华中农业大学也曾发生类似事件,11名学生因举报导师黄某某的学术不端行为引起广泛关注。这些学生需要极大的勇气,冒着巨大风险公开举报自己的导师。

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和互相促进的。然而,目前一些关系却偏离了这一轨道。一方面,由于地位不平等,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导师握有很大权力,可能导致滥用职权,对学生施加不当影响。另一方面,学术圈的封闭性使得这些问题可能被隐藏,缺乏有效监督,让导师的权力过度膨胀,成为控制学生的工具。

2020年,教育部已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规定导师不得强迫研究生从事非学业活动,不得挪用科研资金,不得侮辱学生尊严等。各高校应严格执行这些规定,限制导师的权力,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学生权益不受侵害,避免等到学生被迫采取集体举报的极端手段。

近期,关于“虐猫考生成绩第一却被淘汰”的事件引发了对教育本质和所需人才的探讨。归根结底,品德始终是首要的,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正如古人所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不具备良好品德的人不应站在教育的讲台上。

因此,高校在选拔和任命教师时,除了考虑学术成就外,更要重视品德。对那些失去师德的人,必须严肃处理,必要时予以解雇。构建平等友善的校园环境和师生关系,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土壤,这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对每一位学子和社会发展的责任。

关于发现有毒导师不能总靠学生一腔孤勇_发现“有毒”导师,不能总靠学生“一腔孤勇”的内容小编就阐述到这里了,希望本篇的信息能够解答大家目前的疑问,想要更多最新的内容记得关注多特软件站哟!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