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运动不适度也可能诱发痛风_运动竟然使痛风又发作了,这到底咋回事?

2024-04-24 22:29 来源:网络

运动不适度也可能诱发痛风_运动竟然使痛风又发作了,这到底咋回事?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运动不适度也可能诱发痛风_运动竟然使痛风又发作了,这到底咋回事?

运动竟然使痛风又发作了,这到底咋回事?

上周一位朋友向我询问,他在痛风病情稳定的阶段遵循医嘱进行了运动锻炼,然而不仅未能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反而关节疼痛更为频繁,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他告诉我他的运动方式就是跑步,每次都会跑到大汗淋漓,感觉很舒畅,不过却遭受了好几次痛风发作的折磨。我对他说,他的运动方法并不适合,如此剧烈的运动只会让他自己更加痛苦。

许多痛风病友或许都曾听从医生建议,在关节不痛时进行运动,以助于降低尿酸水平。然而,仍有一部分患者不清楚该如何正确地运动。今天,我们将为大家揭示其中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痛风的本质:痛风是一种由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尿酸过高,进而引发关节疼痛的疾病,最常见的侵袭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患病部位会出现皮肤温度升高、肿胀及剧烈疼痛等症状,这种程度的疼痛往往让人难以忍受,犹如被吞噬或是火焰灼烧。

通过上述对痛风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尿酸是罪魁祸首,它是体内嘌呤核苷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既来自自身也源于食物中的嘌呤。生物学告诉我们,嘌呤核苷酸是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然而,当人体内与尿酸代谢相关的酶出现问题、短时间内食用过多肉类或患有肾脏疾病时,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超出其饱和值420μmol/L,尿酸容易在关节处沉淀,形成尿酸晶体,随后免疫细胞会吞噬这些晶体,进而破坏免疫细胞的溶酶体,触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从而引发局部关节疼痛。因此,通过降低尿酸水平,痛风患者可以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

那么医生为何建议痛风患者在稳定期进行运动呢?医生提出这样的建议主要是因为运动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这一点许多人可能都能想到,但恐怕鲜有人知晓其中的具体原因。

人体内尿酸的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其次是肠道和胆道。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全身供血状况,自然而然地也会增强肾脏、肠道以及胆道的血液供应,促使这些器官更好地运作,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此外,运动还有助于患者维持理想的体重,降低肥胖发生率。相较于正常人群,肥胖者更容易出现嘌呤代谢异常,因为尽管单位体积内产生的尿酸量大致相仿,但由于肥胖者的体积增大,整体产生的尿酸量也会相应增加。

既然运动对降低尿酸有利,为什么我的那位朋友在运动之后痛风发作反而更频繁了呢?事实上,这主要是由于他的运动方式不当——过于激烈并且出汗过多。对此,有些细心的朋友也许会有疑问,剧烈运动和大量出汗为什么会加重痛风的症状?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剧烈运动时会导致机体相对缺氧,进而体内产生大量乳酸,而乳酸会抑制尿酸的排泄。此外,剧烈运动还会刺激肌肉产生更多尿酸,从而进一步提高尿酸水平。

另外,大量出汗会导致身体内水分减少,影响肾脏供血并使尿酸浓度增高,更容易诱发痛风发作。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何出汗会导致尿酸浓度上升。原因在于,尿酸的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而出汗所排除的尿酸量相比之下则非常有限。据研究表明,出汗1公斤仅能排出约6毫克尿酸,而一次小便排出的尿酸量就远超这个数字。

那么,痛风稳定期应如何正确运动呢?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他们并不适宜进行剧烈运动,因为它容易诱发痛风发作。目前,较为推荐痛风患者的运动方式是有氧运动,如散步、快步走、慢跑、太极拳等。也许有人更倾向于散步,因其强度较小且易于持久,但从运动效果来看,散步的方式并非最佳,因为其运动强度较低。

较好的运动方式是慢跑,不过有的人可能对慢跑和普通跑步之间的区别感到困惑。慢跑的标准是呼吸略显急促、微微出汗但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合并有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情况的患者,慢跑并不适宜。

对于无法承受慢跑强度的人来说,可以选择慢跑与步行相结合的方式,疲劳时转为步行,体力恢复后再进行慢跑。

痛风患者在进行运动时需持之以恒,不宜半途而废。每天至少要运动30分钟,每周不少于5次。运动前应先做一些热身运动,以防肌肉拉伤,并应在餐后30分钟后再进行运动,以免引起腹部不适。若运动期间出现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除坚持正确的运动方式外,痛风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戒烟限酒:酒精会加速ATP的分解和乳酸的合成,而ATP中含有嘌呤成分,因此饮酒会增加尿酸的生成。痛风患者需要戒烟,因为高尿酸本身就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吸烟则会进一步诱发心血管疾病。

2. 低嘌呤饮食: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例如动物内脏(包括大脑、肝脏、肾脏、心脏等)、海鲜、虾类、鹅肉、酵母、黄豆和菠菜等。

3. 增加适量饮水量:痛风患者需要增加每日饮水量,确保每日饮水量不低于2000毫升,首选饮用水,注意不要一次性喝太多水,以免引发电解质紊乱,建议多次少量饮用,每次约130毫升。切记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饮用水,否则也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4. 控制血尿酸水平:痛风患者应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μmol/L,对于伴有痛风石的患者,则需要将血尿酸水平降至≤300μmol/L。

5. 注意保暖:有些人对此可能存在误解,实际上,当局部温度降低时,尿酸的溶解度也随之降低,更容易在当地形成尿酸盐结晶,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以下是关于痛风的几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血尿酸越低越好

许多人误以为血尿酸越低越好,但实际上过低的血尿酸对人体也不利,通常应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180-360μmol/L之间。尿酸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衰老、维护正常智力等。

误区二:痛风急性期服用降尿酸药物

不少人认为痛风发作时除了服用止痛药,还需要进行降尿酸治疗。但实际上,在痛风发作期间进行降尿酸治疗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在痛风发作时,体内的尿酸盐已处于饱和状态,器官和组织内部存在尿酸盐结晶,此时降低尿酸水平会使尿酸盐结晶溶解,血液中的尿酸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误区三:痛风症状好转后无需控制饮食

许多痛风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便认为不再需要控制饮食,仍然大鱼大肉。然而这样做会导致痛风反复发作。

误区四:血尿酸高于正常但无症状无需干预

有的人在检测出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后,由于并无明显症状,故未予重视,未采取相应的血尿酸控制措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虽然血尿酸水平高不一定立即引发痛风发作,但尿酸水平越高,痛风发作的风险也就越高。

总结一下:痛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选择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快步走、慢跑等,并注意低嘌呤饮食、戒烟限酒、增加适量饮水量、注意保暖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疾病治疗,请务必咨询相关专科医生。

以上就是多特软件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运动不适度也可能诱发痛风_运动竟然使痛风又发作了,这到底咋回事?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