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北京警方携手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成功侦破一起涉及虚拟货币的连环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0多亿元人民币。该案件手法狡猾且错综复杂,不仅呈现多样化隐蔽性特点,更让人惊诧的是,它竟然形成了一条涵盖暗网交易与非法买卖外汇的“连环套”产业链。
犯罪手段揭秘——虚拟货币成非法洗钱及外汇买卖工具据透露,犯罪团伙巧妙利用“暗网”及虚拟货币进行非法活动,包括贩卖我国公民的各种隐私信息。地下钱庄团伙则先用境内人民币资金购买境内人士手中的虚拟货币,随后通过境外多个不同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将其售予境外买家,借此途径违法换取外汇。
这一表面看似正常的虚拟货币交易流转过程,实则是掩盖着一条洗钱与非法外汇买卖的灰色通道。应当注意的是,在中国境内,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所有业务活动都被视为非法金融活动。凡是以虚拟货币为中介进行跨境外汇与人民币的非法兑换,均属非法买卖外汇范畴。
虚拟货币犯罪趋势加剧及其原因近年来,涉及虚拟货币的各类犯罪活动呈现出高频高发态势,日益猖獗,主要原因在于虚拟货币的隐匿性和匿名性强。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地下钱庄已开始尝试采用平台化和P2P方式的换汇路径,并利用虚拟货币兑换实现外汇转换,这类新兴事物正是国内外汇监管政策下催生的灰色地带。
例如,地下钱庄在收到客户的外汇后,无需动用自己的人民币储备付款,也无需急于寻找需要外汇的交易对象,只需将外汇兑换为虚拟货币,进而转换为自己所需的任意国家货币。这无疑提高了洗钱、非法换汇等犯罪手段的便捷性,同时也加大了执法机构的调查难度。
法律风险警示与公众应对措施因此,我国对虚拟货币交易及外汇交易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强调,按照我国现有法律法规,购买和销售虚拟货币存在着巨大的刑事和民事风险。大规模买卖虚拟货币,尤其是用于转移境内资产的行为,可能涉嫌与洗钱有关的犯罪,面临刑事责任追究。在民事方面,我国法律并不保护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的权益,所有交易风险须由用户自担。
对此,北京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提醒广大公众,境外地下钱庄和洗钱团伙有时会打着某些国家买卖外汇合法的旗号,试图淡化法律责任,诱使国内民众开设银行账户和虚拟货币账户,为其地下钱庄的资金转移交易提供便利。此类行为在我国被视为违法犯罪,涉嫌非法经营或洗钱犯罪,需负法律责任。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长姚力呼吁:“广大市民在办理外汇业务时,务必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远离地下钱庄等非法渠道,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并防止因违反外汇管理法规而受罚。”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进一步指出,无论法人、非法人组织还是自然人,若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并有悖于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相关民事法律行为都将被视为无效,造成的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如果涉嫌破坏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相关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如行为无效、交易冻卡、帮信犯罪等。因此,个人应谨慎对待虚拟货币投资,并严禁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等证件出卖给他人使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