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从敦煌星图到流浪地球_星图绘制过程复杂,古代没有精密的仪器,古人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2024-05-22 15:17 来源:网络

从敦煌星图到流浪地球_星图绘制过程复杂,古代没有精密的仪器,古人是如何绘制出来的?最近引发大家的关注,相信大家都想知道这件事会有怎么样的发展?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从敦煌星图到流浪地球_星图绘制过程复杂,古代没有精密的仪器,古人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星图绘制过程复杂,古代没有精密的仪器,古人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工匠精神守护传统技艺:从《三体》到《流浪地球》,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想象力从未停歇;从早期的天文望远镜直至现代的太空探测器,对宇宙深处的探寻未曾间断。星辰运行、日月轮回,这些都是神秘起源的展现,无论古今,人们对未知宇宙的好奇心都持续燃烧。在古代,人们并未拥有当今的科技手段,诸如天文望远镜、航天飞船以及严谨的科学理论和精密的仪器设备,他们的宇宙探索完全依赖裸眼观察和对自然规律的洞察。依靠双手与墨水,他们绘制出通往宇宙之门的钥匙——星图。

星图,作为天文学的重要工具,用于定位星空中的星辰位置。与单纯的地理位置图或者手绘天体图片不同,星图详尽准确地描绘出夜空中所有星体的位置、特征,以文字或图像的形式呈现。星图内容丰富且精确,全面揭示了天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分布情况。在制作星图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观测方法繁复,耗时长久,步骤繁多,甚至在十四世纪之前的古老时期,人们就已经运用精密仪器绘制星图。其中,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图手稿就是源自中国敦煌莫高窟《敦煌经卷》中的《全天星图》。

追溯至敦煌星图之前,三国时期的古星图虽曾描绘过一千四百多颗星,但却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失,随着朝代更迭而淹没无踪。然而,《全天星图》得以保存下来,据现有研究显示,该图大约创作于唐朝中期,又称《敦煌星图》,也是现今所知星数最多的古星图,现收藏于英国的大英博物馆。

有人可能会问,为何中国的文物会出现在英国?答案源于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得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消息后,携翻译前往并仅以二百两银子便诱使道士开启藏经洞,掠夺了近万卷敦煌写本经卷、约五百幅绢画和丝织品,动用了四十多头骆驼运走,其中包括《全天星图》在内的敦煌经卷。这一疏忽导致了又一件中华瑰宝流失海外,至今尚未归回。然而,即使身处大英博物馆,每日熙攘的外国参观者面前,《全天星图》仍是中国历史的宝贵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同时也是全世界难得的文化宝藏。或许这只是以另一种方式让历史得以保存,换个角度说,那些“外来者”无意间为我们保留下了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物。

《全天星图》如同一幅长卷轴,尺寸约为长3.94米,宽0.244米,呈卷轴样式,长度较长而宽度较窄,画卷以墨字和黄圈标注图案。图中有单独文字和双词组的记载,旁边还配有文字解释,整体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内容丰富多样,结构流畅思路清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天文智慧。这张图完整地再现了当时从中国大地所能观测到的所有北半球星空景象,画法灵感来源于对太阳位置变化的观察。

整张星图分为十二个长方形板块,称为十二段,其设计源自于以月份为周期,记录太阳位置的变化轨迹,进而将赤道附近的天空区域划分为十二个部分,并分别投影记录在十二段之中,因此形成了十二时角星图,也就是横向星图。图中除了图像外,还有文字注释,文字分为下方注释和穿插其中的注释两种形式。每月下方的文字代表当月二十八星宿的顺序,黄昏和傍晚出现在正南方向的星宿,则在星图之间穿插的注释中注明星宿的起点和终点的度数。这是一幅赤道附近区域的横向星图,而对于北极附近的“紫微垣”,则是以北极为中心投影到一个圆形平面上形成圆形星图,与赤道带星图相区别。这种绘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说是现代星图绘制技术的开创者。全图使用了圆圈、黑点和黄色填充圆圈三种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千三百五十多颗星体。根据后代进行的精确地理坐标测量,绘制者的地理位置大致在北纬35度左右,即现在的西安洛阳一带。

尽管星数众多,而且观察和绘制方式较为原始,但其精度令人惊讶。绘制者还使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了甘、石、巫三个星官,但图中并没有现代测绘必不可少的坐标线和精确数据定点。一些科学家认为由于缺乏科学的坐标线依据,其测量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因而不具备科学价值。然而,后来的研究人员在重新测量时发现,《全天星图》上的每一张星图并非随意绘制,即使是用肉眼观察,图中每颗星的位置误差也非常小,大约在1.5到4度之间。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仅凭肉眼观察和手工描绘就能达到如此精度,堪称惊人。

有人猜测这可能是临摹本,原稿中或许原本是有坐标线的,但在临摹过程中被省略掉了。他们认为,仅靠肉眼观察而不借助任何科学方法不可能绘制出如此精准的星图。当然,这些观点仍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制图者具有卓越的智慧,并采取了一种颇具创新性的测量方法。除了北天图之外,还有25幅云气图,星图旁还绘有生动逼真的电神形象。此外,在云气图旁边还有占文记载。从中可以看出,在唐代中期的社会宗教文化已经兴盛,人们对宗教中的鬼神信仰以及占卜的热爱在这样的科学作品中依然有所体现。璀璨的中华文化和早期文明的智慧,在人们最初探索宇宙星空的努力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永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那些镌刻在人类天文史上的辉煌瞬间令我们无比敬仰。

关于从敦煌星图到流浪地球_星图绘制过程复杂,古代没有精密的仪器,古人是如何绘制出来的?的内容小编就阐述到这里了,希望本篇的信息能够解答大家目前的疑问,想要更多最新的内容记得关注多特软件站哟!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