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2月25日,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实现了西藏公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在建设和养护过程中,一代代奋斗者缔造了“两路”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这种精神不仅凝聚了各族人民的力量,也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新时代以来,“两路”经历了多次提质改造,通行效率和安全保障得到了极大提升。西藏加速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两路”沿线地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四川成都邛崃的一户人家中,珍藏着一张照片翻制的瓷板画,画中的主人公杨星春于1967年8月29日在西藏通麦光荣牺牲。杨林是杨星春的儿子,父亲牺牲时他只有4岁。尽管记忆模糊,但父亲的英勇事迹在杨林心中种下了忠诚与担当的种子。
1982年,杨林参军入伍,来到父亲生前所在的部队,成为一名川藏运输线上的汽车兵。“到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去”,是他朴素而坚定的想法。1984年,杨林首次执行川藏线运输任务,当车队行至通麦大桥桥头时,他看到“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泪如雨下。
退伍后,杨林精心搜集保存与父亲有关的遗存,将川藏公路上的故事讲给子侄们听。2019年,他再次踏上看望父亲的路,发现路况已经大大改善,双车道、柏油路使“天险”变通途。望着平整的路面和飞驰的车流,杨林感慨万千,很想把这些变化告诉父亲。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技术总监汪双杰,近40年的职业生涯都投身于冻土科研。他带领团队突破了冻土地区不能修筑沥青路面的难题,将青藏公路变成世界首条多年冻土区全天候通车二级公路。
由于缺乏冻土保护技术,青藏公路40多年来病害频发,冻土路基融沉问题难以根治。上世纪90年代,冻土公路病害率已达30%。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武憼民为代表的第一代冻土科研团队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鬼门关”五道梁开始了冰上筑路的征程。
汪双杰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带领团队克服高原恶劣环境,摸索出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得益于此,2017年8月,世界首条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共玉高速建成通车,西宁至玉树的通行时间缩短至8小时。
唐古拉山寒风呼啸,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气候恶劣,年平均气温零下8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0%,一年有120天以上刮着8级大风。这里是青藏公路事业发展和应急保障中心安多养护段109养护保通点工区长地嘎的工作地点。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养护道班,109养护保通点被誉为“天下第一道班”。地嘎的父亲也是一名养路工,当他接过父亲手中的十字镐时,深知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守护“两路”的责任和使命。
每年,109养护保通点救助超过300人次,保障6万余辆车安全通行。遇到降雪和降温,道路易打滑,导致拥堵。去年5月,唐古拉山迎来连续七天六夜的大雪,地嘎带领工人们除雪除冰、疏通涵洞,饿了吃糌粑,困了就在车上打盹,最终确保车辆恢复通行。
70年来,109养护保通点一代代职工接力驻守,为青藏公路保通保畅作出了巨大贡献。
晚上10点半,京东拉萨公共物流配送中心灯火通明,上百台智能搬运机器人与自动分拣设备协同配合,超7万种货物被精准分拣至指定区域。货运司机薛科迅速装货,3000多件包裹将大货车塞得满满当当,准备运往400多公里外的西藏林芝市。
薛科跑长途货运多年,明显感觉到进出西藏的物流时效不断提升,快递单量也越来越大。“现在几乎每个月都要跑上万公里。”他说,10年前,货物经川藏公路从拉萨运往成都需要将近一周,如今只需3天。
近年来,我国对“两路”进行了大规模修整改建,川藏公路历经10余次改造,“通麦天险”等路段得到根治。目前,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33万公里,初步构建起“四纵三横八通道”的公路网主骨架。
薛科深感这些年川藏、青藏公路的变化:“路宽了,路况好了,快递更多更快。”他将继续奔走在青藏高原上,为西藏的物流事业贡献力量。
走进位于西藏拉萨市的“两路”精神纪念馆大厅,义务讲解员李桥梁向参观者讲述“两路”建设和养护中的动人故事。2018年7月26日,该馆正式揭牌开馆,500多平方米的展馆中展示了丰富的文物实物和历史照片,生动记录了西藏交通事业的发展历程。
今年45岁的李桥梁2003年来到西藏,参与公路养护相关工作。日常工作中,他听到许多关于“两路”建设的感人故事,逐渐体会到“两路”精神的鲜活与感人。他开始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史料,并利用节假日进行志愿讲解。
不少参观者给李桥梁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老人曾站在墨脱公路的老照片前,久久凝视。李桥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铭记“两路”精神,让这些动人的故事永远传唱下去。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