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快速上升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哨点医院的门急诊检测中,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鼻病毒是最常见的阳性病原体;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人偏肺病毒也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门急诊还是住院病例,流感都是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此外,流感病毒阳性率正在快速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型流感(甲流),流行株以A(H1N1)pdm09亚型为主。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最强,变异频率高,几乎每次大流行都由它引发。感染甲流后的主要症状包括突然的高热、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
抗流感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药师孙博洋解释说,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
- 奥司他韦: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扩散。需要每天服用2次,连续服用5天。
- 玛巴洛沙韦: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让体内不再产生新病毒。只需单次给药,但其消除半衰期较长,约为79小时。
适用人群方面,玛巴洛沙韦适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而奥司他韦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则适用于更小的幼儿,具体剂量需根据体重计算。
甲流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有发热等症状,但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 普通感冒: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传染性弱,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症状较轻,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5-7天即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
- 甲流:传染性强,容易大范围流行,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患者常表现为高烧、头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甲流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引发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甲流早期常表现为高热,在幼龄儿童中易诱发热性惊厥。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介绍,热性惊厥是儿童发热的常见合并症,尤其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中更为多见,常在发烧的第一个24小时内发生。发作时,孩子体温超过38.5℃,两眼上翻、四肢僵硬或抽动、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呼叫无反应,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
一旦发生热性惊厥,家长应立即将孩子放在安全、平坦的地方,并注意以下几点:
- 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包括勺子、筷子、手指等;
- 不要喂服退热药或其他食物;
- 不要试图束缚孩子的肢体,以免造成损伤。
儿童感染甲流后,主要采取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目前有专门的儿童可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使用,特别是发病48小时内。对症治疗以退热、缓解不适为主。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并规范使用退热药,还可使用一些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的药物。同时,王荃特别提醒,在给孩子同时服用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和退烧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检查药物成分是否有重叠,以免造成药物过量。
尽管甲流来势汹汹,但公众不必过于紧张,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措施之一。除了接种疫苗,日常防护也不可掉以轻心:
- 保持手卫生和良好的咳嗽礼仪;
- 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 定期清洁通风居所,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消毒;
- 去公共场所或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应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 老年人尽量不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养成戴口罩的习惯。
随着气温下降,春节前后人员流动性增加,呼吸道传染病进入发病高峰期,市民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健康度过寒冬。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