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传来好消息,该院大科学团队成功研制出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这一装置的参数达到了设计指标,使我国成为继荷兰之后国际上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
“赤霄”之名取自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的赤霄剑,象征着其强大的性能。该装置每平方米每秒钟可喷射出10的24次方个粒子,并能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未来,“赤霄”不仅将服务于国内科学家,还将开放共享,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常被称为“人造太阳”,其内部拥有与太阳类似的核聚变反应机制。由于核聚变反应产生的高温和强粒子流等极端条件,对反应堆材料的要求极高。为了实现“人造太阳”的长时间持续发电,必须研制强度足够高的壁材料,而这需要尖端的模拟实验环境进行测试。
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能够模拟“人造太阳”内部的等离子体粒子流冲击环境,科研人员可以借此测试材料在类似实际运行环境下的抗热冲击和抗粒子侵蚀能力,从而筛选和研发出更合适的“人造太阳”壁材料。
核聚变能被视为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具有燃料丰富、清洁、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等显著优点。可控核聚变的目标是实现安全、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随着科研进展的不断推进,该领域的商业化也在加速。
例如,日前OpenAI CEO透露,投资的公司Helion即将“很快”演示净能量增益核聚变。根据核聚变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球聚变行业报告》,预计2030年前将有3台商业堆建成,2030-2035年间将有22台,2036-2040年间将有6台。结合ITER装置及FIRE项目数据,预计2030-2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6万亿元。
中国对于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投入从2022年开始加速,目前主要的商业化可控核聚变公司包括聚变能源、新奥能源、能量奇点、星环聚能等。约70%的商业化聚变公司表示预计在2035年之前完成第一台商业化的示范堆并实现聚变发电并网。
从投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多以某一环节的产品设备供应或技术储备的方式参与产业链。随着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的加速,看好相关环节配套卡位公司。建议关注联创光电、永鼎股份、安泰科技、海陆重工、爱科赛博、精达股份等企业。
通过这些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核聚变能将为人类带来更加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