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米每秒钟可喷射出亿亿亿个粒子!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大科学团队成功研制了一款名为“赤霄”的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这款装置如同一把性能超强的“激光剑”,为研制“人造太阳”的核心材料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1月14日,经过专家组鉴定,“赤霄”的各项参数达到了设计指标,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主要由等离子体构成,其内部时刻发生着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光和热。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研究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这种大科学装置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机制与太阳类似,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诸多重大挑战。
其中一个关键难题是寻找能够承受巨量等离子体粒子流冲击的超级材料,用于制作“人造太阳”的“炉壁”。未来的“人造太阳”要长时间持续发电,这对壁材料的要求极高,需要具备极强的耐久性和抗冲击能力。为了确保这些材料能够胜任任务,科学家们必须在尖端的模拟实验环境中进行充分测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海山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5年多的努力,成功研制出了“赤霄”装置。该装置长15.5米,重约22.5吨,外形犹如一把流线型的宝剑。“赤霄”这个名字取自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的赤霄剑,象征着它强大的性能和重要意义。
“赤霄”每平方米每秒钟可喷射出10的24次方个(即亿亿亿个)粒子,一次可连续运行超过24小时,为新研制的“人造太阳”壁材料提供全面检测。1月14日,评审专家组对“赤霄”装置进行了鉴定,确认其参数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使中国成为继荷兰之后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
中国的核聚变研究水平已处于国际前列,“赤霄”的问世将进一步为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不仅如此,“赤霄”还将开展开放共享的国际合作研究,服务于全球科学家,共同推进核聚变技术的发展。
通过“赤霄”装置的成功研制,中国在“人造太阳”领域的研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