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大学需要家长群吗_大学还有家长群?

2024-02-01 16:10 来源:网络

大学需要家长群吗_大学还有家长群?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需要家长群吗_大学还有家长群?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大学需要家长群吗_大学还有家长群?

大学还有家长群?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杨智杰 发于2024年1月29日 总第1127期

大学建家长群的消息突如其来的降临。2023年12月,湖南一所重点高校的大一学生许燃所在班级群出现了这样一则消息:为了方便学校宣传活动,学院决定建立家长群,请学生们通知家长添加辅导员的微信。这一天,没有老师的班级群就像炸开了锅,刚刚步入大学校园不足半年的学生们,第一次感到学校对他们有所“背叛”。

许燃听说,学院辅导员对此也无可奈何,但必须遵守学院的规定。得知此事后,许燃的父母表示赞同,他们希望能了解女儿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也可以适时提醒她需要注意的事情。当时正值期末考试前夕,辅导员向家长们发送了考试安排,不久后,许燃就收到了父母的提醒:“好好准备考试”。这让她感觉自己似乎回到了高中时代,父母始终关注着她的学习成绩,甚至能够记住她在高中时期大多数同学的成绩起伏。许燃高考的最大动力之一就是逃离父母的束缚,考取一所远离家乡的大学。但是,家长群的存在令她有种被打回原点的感觉。

最近,有关“大学也有家长群”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一般来说,家长群仅存在于中小学生之中,而成年的大学生和学校之间的交往通常是家长送孩子上学或参加毕业典礼。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学建家长群的现象正在逐渐蔓延。大学是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者、独立解决问题的关键阶段,但家长们的急于接近孩子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那么,大学是否有必要建立家长群?家长、学生和学校之间的界限又该如何界定?

家长群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由大学的某个学院建立,辅导员作为群主,主要发布学校的通知、成绩等信息,以便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另一种是由家长自发组织,以学校、年级、学院或班级为单位,群内没有学校的老师,家长们互相交流与孩子学业、生活相关的信息。

上海财经大学的大二学生周可在入学前就已经加入了学院的家长群。2022年暑假,她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还未开学,辅导员就已经添加了她父母的微信并将他们拉入家长群。周可这一届的学院新生共有200多人,而家长群则有300多位家长。

周可预见到了父母和老师的合作将会限制她的自由,这种担忧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大学期间,各类比赛通知、奖学金获奖名单、贫困生补助申请等信息会同时发给学生和家长。周可的父亲关心她的成绩,当他看到群里的奖学金名单时,就会问她为何没有获得高等奖学金,并询问她是否认识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同学,建议她与优秀的同学建立良好关系。周可的母亲则关注各类比赛,她认为辅导员把信息发到群内,就是为了促使家长监督孩子们。于是,周可经常会收到母亲一系列的问题:“你参加了这次比赛了吗?为什么没有参加?别的同学有没有参加?如果你没参加,那别人为什么会参加呢?”。

家长还会主动向辅导员咨询学校的相关情况。早在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时,武汉大学某重点班的家长群截图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四学生的家长们在群内向校方提出,这个重点班的所有学生都应该保研,并且应该保送到更高的学校。甚至还有一位家长要求,男生和女生应该分开保研,并为工科专业的女生提供更多名额。

林红(化名)是一所位于黑龙江的市属高校的辅导员,她向《中国新闻周刊》自嘲道,近年来她所管理的家长群已经从最初发布学校信息的公告栏,演变成了一个“AI问答机器人”,而这个“AI”实际上就是辅导员本人。家长群在大一第一学期最为活跃,新生家长们急切想要了解他们的孩子是否适应大学生活,他们的需求往往是:“我想知道什么,我想看什么”。林红经常收到来自家长的各种问题,例如有家长想知道孩子军训的具体安排,还有家长没有亲自送孩子上学,希望能够了解到寝室的情况,希望辅导员能够介绍一下并发送图片和视频。

当家长找不到合适的途径了解孩子的情况时,他们会自发组建“民间”的大学家长群。这类家长群并没有老师的加入,但是管理相当严格。中国农业大学一名大四学生的母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的儿子在大一时把她推荐加入了一个农大的家长QQ群。加入时需要经过审核,提交孩子的就读信息进行认证,通过后还需要将群昵称改为网名+生源地省份简称+孩子年级专业。她所在的家长群有2800多人,接近QQ群人数上限3000人,如果人数满员,新想加入的家长就需要排队等待,只有在有人退出的情况下才能够申请加入。

与之相比,大学生的班级群除了一些通知之外,平时基本没有人发言,而“民间”的家长群则更为热闹。这位家长曾在群内看到,有家长询问如何为孩子办理转专业手续,毕业后如何办理户口迁移。还有些家长由于无法联系到自己的孩子,会通过群内的辅导员寻找孩子,并向群内公布学校男女宿舍的电话号码。甚至还有家长在群内为孩子发布恋爱交友信息,“有人会说,他的孩子毕业后要去某个城市工作,群内恰好有当地的家长,他们就会问,能否为孩子介绍对象”。

浙江一所医学院的大四学生阿布在入学不久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她的父亲不知从何处加入了一个“民间”的学校家长群。虽然阿布的父亲很少在群内主动发言,但他会认真阅读群聊内容,并将一些重要的信息转发给阿布。2023年11月,阿布收到了父亲转发的一份学校保研文件,其中包含了学生所选研究生方向、身份证号码、成绩排名等大量个人信息,这份文件是由一位家长发送到家长群的。“他们把这些高度敏感的个人隐私信息发到一个鱼龙混杂的群内,供其他人议论和比较,这是不能容忍的。”阿布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直升机父母”

芦雅洁从2019年开始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的辅导员,每年新生开学典礼结束后,总会有一些家长主动询问学院是否有家长群。芦雅洁和同事们理解家长的心态,但他们明确表示不会建立家长群。她们发现,一些家长自然地沿袭了中学时期的家校交流习惯,认为大学也应该设有家长群。有些外地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而感到“分离焦虑”,因此渴望与学校建立起某种联系。

芦雅洁注意到,主动要求加入家长群的家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孩子有较强的控制欲望,他们担心孩子上大学后会变得不够自律,或者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另一类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特别关注,家长希望通过家长群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状态。

家长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增多的?多位接受采访的高校辅导员都无法给出确切的时间节点,但他们均提到了95后特别是00后这一代大学生与其他世代的不同。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徐岚与多位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就家校沟通和家长群进行了交流。她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道,现在的大学生家长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他们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期望孩子复制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更加自信地认为自己有权对下一代的教育发表意见。相比之下,更早一代大学生的父母通常忙于谋生,或者受教育程度较低,他们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由于自身的经历有限,他们并不会过多干涉。

周可的成长环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的父母都是严格的双职工教师家庭,父亲是大学老师,母亲是高中老师。在中学时期,父母对她的管教非常严厉。那时候,高中班级也有家长群,老师会在群内公布每次考试的成绩和排名,或是通报哪些学生上课迟到。每当周可没有取得好成绩时,她的父母都会责骂她。这种压力在高三时达到了顶峰,她多次与父母发生争执,最终说服他们退出了家长群。

周可的高考成绩不佳,此后,她明显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考试能力和未来的发展失去了信心,认为相比于考研,保研或出国留学对她来说更为可靠。在周可看来,父母始终密切关注着她的每一个举动,从未将学习和升学视为女儿自己的事情。

美国教育界最早使用“直升机父母”来形容那些经常干预或代替子女做出众多选择的大学生家长,因为他们就像直升机一样环绕在孩子周围。这类关心不仅涉及到孩子的饮食起居,而且还十分注重成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副教授鲍威研究过高

以上就是多特软件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需要家长群吗_大学还有家长群?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