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艾滋病为何老龄化_艾滋病为何“老龄化”?绝大多数老人通过非婚异性性行为感染

2024-02-02 04:22 来源:网络

近日艾滋病为何老龄化_艾滋病为何“老龄化”?绝大多数老人通过非婚异性性行为感染消息关注度非常高,想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最新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出有关这方面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深入了解!

艾滋病为何老龄化_艾滋病为何“老龄化”?绝大多数老人通过非婚异性性行为感染

艾滋病为何“老龄化”?绝大多数老人通过非婚异性性行为感染

12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艾滋病日。最新数据显示,截止至今年10月底,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了114万例,整体疫情维持在低流行水平。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艾防中心)于2021年7月发布的信息,每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HIV/AIDS)中,50岁及以上病人的比例显着提升。从十年前的22%升至去年的44%。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新报告病例中,60岁以上男性老年人口的比例由2010年的7.4%跃升至2020年的18.2%。

12月1日,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休闲广场,工作人员向市民分发防艾宣传资料。当日为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各地举行各类主题活动,提高公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识。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大部分老年人通过异性性行为染病

为什么老年人在新报告HIV感染者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实际上,老年男性HIV感染人数快速增长是中国艾滋病疫情的一大特点。而老年男性的主要感染途径是非婚的异性性传播。

早在几年前,某些省份就已经注意到老年男性群体感染人数上升的趋势。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50岁以上的新增感染者占比高达37.23%,到了2015年,这个年龄段的人士占据了新报告感染者的半数以上。

中国的“老年人”定义通常指“≥60岁的人群”,但在艾滋病研究领域,通常将“≥50岁”作为人群划分的标准,以便与常规的性活跃人群(15-49岁年龄组)相区分。

多地报告的新病例中,老年病例占据超过60%的比例。广东省云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21年4月发表在《中国艾滋病性病》期刊的研究报告显示,从2015年至2019年,广东省云浮市共报告了1491例新的HIV/AIDS患者,其中5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占总数的66.6%。

在这993名老年感染者中,859人通过非婚的异性性行为感染,121人通过夫妻间的异性性行为感染。因此,通过异性性行为感染的占总数的98.7%。通过同性性行为感染的老年人仅占8%。

艾滋病感染者为何呈现“老龄化”趋势?

为什么老年病例在新报告的感染者中的比例增加?

一些研究认为,老年群体对HIV的知晓程度相对较低,在婚外性行为中未能采取正确防护措施,导致感染发生。这部分人群的婚外性行为多为商业性行为,也就是常说的“卖淫”。

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疾控中心2017年发表在《中国艾滋病性病》上的研究表明,2006年至2015年间,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HIV/AIDS病例中具有商业异性性行为史的比例从66.3%攀升至73.7%,高于男性新报告病例的平均比例。

另外,有些老年病例可能是新发现的感染,而非新发生的感染。所谓新发现的感染者是指国家扩大检测范围后新检测出的感染者,其中包括过去已经感染但最近才被检测出来的感染者。

一部分老年病例可能是由于早年感染而未及时检测和治疗,随着病情发展成为艾滋病,然后在医院治疗其他疾病期间检查时才被发现。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中老年人群的HIV潜伏期较短,发病后更易通过医院或诊所检测出来。

广东省疾控中心2018年在《华南预防医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广东省2011-2016年新报告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发现,从2011年至2016年,新报告的老年HIV/AIDS病例主要在医院系统筛查检测中发现。其中48.2%的人在接受非性病科的其他科室诊疗时发现了感染,另有18.3%的人在术前检查中发现了感染。

疾控系统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门诊)或医院性病科发现的老年感染合计仅占20.9%。

在广东疾控的这项研究中,约三分之二的老年感染者并非主动检测发现感染,而是在被动情况下检查发现感染。2011年至2016年,广东省老年病例的晚发现率为54.5%,高于新报告感染者的总晚发现率(36.5%)。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就医次数增多,容易在医疗机构检测中发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控中心一篇文章指出,晚发现的病例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效果不如早发现早治疗。

“早期感染的病人在慢慢变老”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至今年10月底,中国报告现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了114万例。

中国疾控艾防中心在2021年7月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中国报告的50岁以上存活感染者数量达到33万,占所有感染者及病例的34%,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且这一比例的增长趋势与艾滋病早期流行的欧美国家相似。

据了解,美国2016年的这一比例已经超过50%。“由于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增大,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早期感染的病人在慢慢变老。”

实际上,我国目前已经实行了“治疗即预防”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有治疗意愿的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都能获得免费抗病毒治疗。而国际研究已经证明,HIV感染者按规定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若连续6个月以上无法检测到HIV病毒量,则表明病毒已被有效抑制,且能一直保持检测不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HIV感染者通过性行为方式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阴性伴侣的风险为零,即“不具传染力”。对于感染者来说,HIV/AIDS越来越像一种慢性病。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老年HIV/AIDS病人的养老问题将会变得愈发严峻。部分地区颁布的法规明确禁止养老机构接纳传染病病人(包括艾滋病病人),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养老模式来解决老年HIV/AIDS病人的养老问题。

来源:南方都市报记者 吴斌 北京报道

以上就是多特软件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艾滋病为何老龄化_艾滋病为何“老龄化”?绝大多数老人通过非婚异性性行为感染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news.duote.com)。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